山神庙并不大,就是一个小小的庭院,没有多余的建筑物。
正面的山崖石壁,被凿开一个凹洞,里面放置了山神塑像,居然是顶盔掼甲、手执利剑的武将模样。塑像前面有石鼎,上面青苔斑驳,鼎里盛满雨水。
四周的石壁上,倒是刻了不少文字,从落款年号上看,明清两朝的都有。国人都喜欢刻字留念,从古到今倒是一脉相承。
“当初就准备拆除这个山神庙,已经将塑像搬走了。后来听了本地人的劝告,又将塑像搬了回来,还按照本地风俗,请庙祝主持了祭祀,烧香赔礼。”周正军说道。
段章点了点头,看着石雕的塑料,默默无语。
周蓉则是走到塑像前,跪拜磕头,口中默默祈祷。
“你们先出去等我,我要单独在这儿看看。”段章说道。
二人刚才看见段章出手的异象,嘴上不说,心中早已服膺。听见他的话,立刻退出了山神庙,守在外面。
十几分钟后,段章从山神庙走了出来。
“我想去见见那位庙祝。”段章对周正军说道。
“庙祝住在山下的渔村,有两个小时的路程,这时候如果走快一点,太阳下山时,估计能赶到。对了,我忘记了段先生的脚力,应该更快,呵呵。”周正军答道。
“那好,你和我一道去见庙祝,周太太。你就留在山村好了。”段章说道。
周蓉脸上露出焦急,“如果晚上邓健他有事,我该怎么处理?”
“和往常一样,你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问题不是很大。如果能顺利找到庙祝,我们办完事,会连夜赶回来。”段章说道。
三人回到庭院,段章看了看晕迷的邓健,与周正军沿着小路,向山下的渔村而去。
段章这次是放开脚力,周正军在后,开始还能跟上,后来就只有小跑。最后实在是跑不动了,只好叫停,“段先生,你这速度要是去跑马拉松,绝对是冠军。”
段章笑笑,不置可否。两人歇息一会,继续赶路,只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山下的渔村。
渔村建在一道天然的港湾内,全村一百多人,几乎都是四十岁以上年纪,五十岁老人占了一半以上。年轻人守不住渔村的寂寞,都去了城市发展,逢年过节才回家看看。
周正军边走边介绍,领着段章带到庙祝的家。
他上前敲门,没有人回答,“这下糟糕了,不知道人哪儿去了。村里的人一般不会出远门,估计是窜门去了吧?找人问一问,就知道了。”
“你对这个村子好像挺熟悉的。”段章说道。
“来过多次,这个村设有派出所,负责人是我朋友,以前经常来玩,所以比较熟悉。”周正军说道。
他告诉段章,自己的朋友原来也是警局的刑警,可以说是领着自己出道的开手师傅。他在一次任务中,失去了一只胳膊,再加上年纪也大了。局里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就调他来了这儿。这儿事少、清闲,权当养老了。
渔村的派出所,设在一处简单的院落里面。
段章很快就见到了周正军的朋友,五十出头的断臂老头,名叫赵德生,精神矍铄,双眼炯炯有神。整个渔村派出所就只有他一个人,既是所长,又是警员,楼上住家,楼下办公。
大家寒暄几句,周正军说出此行的目的。赵德生想了想,带着两人来到渔村的茶馆,找到了山神庙的庙祝。
“原来你们是想知道山神庙的事情,咱们回家坐下慢慢谈。”
庙祝有七十岁的高龄,思维、说话都还行,没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