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瞻看石虎陷入了沉思,便低声说道:“父皇如是没有吩咐,那儿臣先行告退了。”
石虎抬起头,说道:“你先别走,朕还有事跟你商量。”
石瞻疑惑的说道:“陛下您说。”
“朕看这次鲜卑人虽然送来了降表,那个慕容儁似乎也处处表现的很低调,朕总觉得鲜卑的安分只是暂时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儿臣从来就没有相信鲜卑会真的臣服我们赵国,眼下不过是他们想要一个喘息的机会而已。”
“既然你也这么想,朕看不如直接派兵灭了鲜卑,省得夜长梦多。”
石瞻摇摇头,说道:“鲜卑虽然被重创,但是以赵国现在的状况,还不足以支撑这样一场大战。”
“这是为何?独孤南信的六万大军皆是鲜卑精锐,现在鲜卑兵力不过数万,撑死了就是十万,我们赵国拥兵二十余万,怕什么?”
“这不是兵力的问题,若但看兵力,鲜卑绝无胜算,但是咱们赵国周围,北边有匈奴虎视眈眈,南边有晋国蠢蠢欲动,若我们倾全国兵力去攻打鲜卑,必定让匈奴和晋国有机可乘。但是如果留大部分兵马镇守后方,那这远征辽东,仅凭这区区几万人马,怕是有些不够。”
“鲜卑精锐所剩无几,即使他们有十万兵马,也未必是你的对手吧?你何时变得这么小心翼翼了?”石虎皱着眉头问道。
“儿臣并非胆小,也不是怀疑我军将士的战斗力。”石瞻解释道。
“那是什么?”
“当年秦国兵攻打楚国,嬴政问李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开口说二十万足够,而王翦却说非六十万不可。结果李信被嬴政派去攻打楚国,一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最终却并没有成功,还葬送了二十万大军,原因不在于李信的二十万兵马战力不够或者李信无能,而是楚国幅员辽阔,区区二十万兵马能够根本不能把一路攻占的城池全部留兵把守住,反而会被楚国步步蚕食,消耗殆尽。后来王翦凭六十万大军才拿下楚国,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鲜卑地界从辽东直达漠北,靠近北海,若想完全征服鲜卑,非三十万大军不可,这才是儿臣不愿打鲜卑的真实原因。”石瞻一本正经的说道。
“难不成要朕坐看慕容皝喘过气再来找咱们的麻烦?”石虎有些不快的问道。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现在咱们不用急于一时,那样反而会给匈奴人机会。当务之急应该是展生产,壮大人口,有了充足的粮草和兵员,鲜卑再怎么喘过气也是没有用的,到了那时,再打鲜卑也不迟。”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石虎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说道。
“不过为保万一,儿臣有个建议,不知道当不当说。”石瞻对石虎作揖说道。
“你说说看。”石虎抬抬手,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依儿臣看,这鲜卑的慕容皝浑浑噩噩,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但是他这两个儿子,都不简单。”石瞻顿了顿。
“怎么个不简单?”
“慕容儁处世极有耐心,深藏不露,一言一行皆有王气,称得上足智多谋。慕容恪年纪虽小,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假以时日,怕是比独孤南信还要难对付。现在的鲜卑虽然暂时臣服于陛下,但是这两兄弟若是回了鲜卑,那等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石虎一听,脸色顿时变了,睁大眼睛看着石瞻,问道:“那依你的看法,是把这两个人杀掉?”
石虎说着,还做了一个“咔嚓”的动作。
石瞻摇摇头,说道:“不能杀。”
“这是为何?”石虎似乎是搞不明白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鲜卑人这次是送降表的,将这兄弟二人斩杀很容易,但是如此的话便堵不住天下人的攸攸之口了,这势必会让陛下失信于天下,于陛下之圣名无益。另外,若是杀了这两兄弟,说不定鲜卑人会因此与赵国拼命,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鲜卑人都是硬骨头。若是单单与鲜卑开战,现在还是不用过于担心的,怕就怕匈奴和晋国会趁火打劫。所以这两个人不能杀,至少现在不能!”
“杀又不能杀,放又不能放,那怎么办?难不成把他们关起来?”石虎皱着眉头问。
“陛下圣明,不过确切的说,不是关,是软禁!咱们可以找无数个理由把他们留在邺城,只需好吃好饿供着,这样一来,鲜卑人有两个世子在赵国手上,必定不敢轻举妄动,起码可保赵国蓟城一带十余年无兵祸之忧,陛下也不用担心放虎归山留有后患,此乃一箭双雕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