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闹,衣服没一天做出来,那些衣服只给书生穿的名头倒是宣传出去了。
原本不好奇的也好奇上了,啥样啊,不读书还不给穿?
他们跑去一瞧,别说,还真挺文雅!
这下,城中百姓谁再路过县学,或者走在路上,一看衣服就能认出:哦,这是个读书郎!!
元蔓娘赶着赶着衣服,登门看热闹的客人络绎不绝。
连东街、西街的成衣铺子,还有进出有钱人家的绣娘、裁缝也纷纷来看。
她的模特衣架,试衣间自然又成了重点。这东西好啊!他们怎么没想到呢?
瞧这架子,衣服挂上去不跟穿在身上效果一样吗?好像还比人穿在身上更好看一些。
这大铜镜也不错,一下就能把整身照出来……
元蔓娘分不清谁是客人谁是同行,别人问什么她都老实说,诸如这架子是怎么做的呀,镜子是从哪儿定的呀,她都说。
一时间,继观阳铁锅后,大号铜镜又风靡起来。
撑衣服的模特不是人人需要,镜子可是有钱人家的必备新宠。
家里女眷多的,更是一家就要好几个。
这些热闹与成衣铺无关,真正给元蔓娘带来生意的,还是她们新挂出来的绣品、绣片。
刚开始人乌泱泱来,乌泱泱走,这看看那看看却什么都不买,元蔓娘和颜母还有点着急上火,焦躁不安,是不是别人瞧不上,是不是她们手艺不够好。
两人还商量着又到别人店里看了看,逛了一圈,她们渐渐也想开了,不是她们不好,是做衣服又不像吃饭,哪能天天买呢?
管他有没有客人呢,爱看就看吧,人多不买也比没人上门好。
果然,没多久就有人注意到了她们的绣片,这位还是同行——是专门给观阳几户人家登门做衣服的裁缝。
裁缝问:“你们这绣片好像和西街绣坊那家一样?”
颜母:“是,原先我们往那边卖,现在自己开店,就自己卖啦。”
裁缝又问:“你们绣的?”
元蔓娘:“是呀。”
裁缝点头问起价格,随后就翻看起花样来,没一会儿,对方像进货似的收走大小不一五十多片。
元蔓娘晕乎乎地收钱,裁缝又问:“能不能定做?”
元蔓娘连忙道:“能能能,您要什么图,要多大?”
裁缝:“要个两尺半的大松树,做寿袍用,图样明儿个我给你们拿来,你们按着你们这样的绣法绣,要是能做,我先付你们些定金。”
颜母和元蔓娘欢欢喜喜把这位财大气粗的客人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