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但丁·阿利基耶罗,我们所知不多,因为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关于他的事迹,都靠史学家的猜测和推理。
他于公元1265年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关于他的早期教育,也无从考证,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从法国与普罗旺斯的诗人那里学习过艺术创作,长大后,终成博学大家。
年轻时,但丁曾在军队服役,并与同龄人分享过自己的经历。32岁前曾经结过几次婚。当时的佛罗伦萨政治活动热烈而危机重重,但丁也参与其中。几年后的公元1302年,但丁被政敌判处死刑。他最终保住了性命,但被流放,再也没能回到佛罗伦萨。流放后,但丁辗转于意大利北部的几座城市,如维罗那、博洛尼亚、比萨以及卢卡,最终定居拉文那,并于1321年在那里去世。但丁被流放期间,有幸遇到一些慷慨的资助者,有维罗那斯卡拉家族的首领、拉文那的达·波伦塔。在博洛尼亚和其他地方,但丁被视为受人尊敬的老师。
公元13世纪早期——但丁出生时,托斯卡纳区的文学语言仍然是拉丁语,但丁最卓越的贡献就是,依靠其影响力,使意大利语成为了意大利的正式文学语言。他本人的拉丁语著作至少有三本:讲演稿《关于水与地的问题》,阐述帝国与天主教会关系的政论文《帝制论》,以及未完成的著作《俗语论》,饱含了自己坚持使用意大利语的主张。更重要的是他使用本地方言撰写的两部著作:一部是运用散文评论语言创作的诗集《新生》,献给他心爱的贝雅特丽齐的,然后就是《神曲》。
贝雅特丽齐,不论是真有其人还是虚构,的确在但丁的诗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薄伽丘说,贝雅特丽齐是一位富裕的佛罗伦萨人福尔科?波尔蒂纳里的女儿,后来嫁给了银行家西蒙尼·巴尔迪。现实中的贝雅特丽齐对于但丁似乎无关紧要,当这段骑士与公主般浪漫的恋爱日子结束后,但丁就把她当作诗歌中的一个理想的对象。她就是为但丁的诗歌而生,尤其是1290年她去世后,贝雅特丽齐更成为但丁后来陆续发表系列诗歌的神秘主角,并成为他神圣启蒙运动的象征。
《神曲》的意大利文原意是《神圣的喜剧》。但丁原来只给自己的作品取名为《喜剧》,后人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而加上“神圣”一词。“喜剧”这个命名仅仅是但丁自己创作方式的综合而已,即一种介于高高在上的悲剧与当时流行的创作方式哀歌与诗歌之间的创作形式。这个词语尽管也暗示着一个幸福的结局,但在当时并无深意。
这部诗歌通过叙事手法描述了一场旅程,一场从地狱向上翻越如山的炼狱,再辗转至旋转的天堂来到上帝面前的旅程。从这个角度上说,《神曲》属于为人所熟知的关于旅途与视野的中世纪文学著作类型;他也是一部寓言故事,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表现了旅程各个阶段与人生的不同经历,是人类从罪恶,历经涤罪,实现幸福的心路历程的写照。关于这部作品,还有很多其他角度的解读,这些解读赋予了这部中世纪的作品三层乃至四层的意义。
相对于当时已有的文学形式,《神曲》仍然不属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格兰金特教授指出,《神曲》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曲妇女的赞歌,也是一部自传著作。他包括但丁所掌握的绝大多数的学科知识,比如神学、哲学、天文学以及宇宙学,还有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片段,因此称其为百科全书名副其实。那个年代,赞美女性是很多诗歌的共同特征,这些诗歌当中,但丁献给贝雅特丽齐的诗歌的成就无出其右者,已经成为里程碑式的象征。最后但丁还把《神曲》写成了自己的传记,但不是自身外在生活故事的描述,而是内心苦恼的写照。
归结起来,运用一种奇特的方式,这部《神曲》描绘了中世纪的文学、哲学、科学以及宗教的画面。但丁竭尽所能,再现了自身的心路历程,彰显了文学才华,深挖思想与哲学的精髓,总结并传承了人类历史长河中整整一个时代。
查尔斯·艾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