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韵宜乘车回府了。
众人聚在大厅里迎候。
韵宜从外面进来,身上已经不是走时的衣裳。
淡紫色绉纱滚边银丝折枝花窄袖丝褙子,素白撒花杭绸长裙,头发梳成流苏髻,斜别了一簇指甲盖大小镶彩色宝石的五瓣金梅,另一边扣着一朵巴掌大的嵌绿松石的金孔雀,走动时雀尾轻摇,栩栩如生。
一张素净的脸略施轻粉,淡扫胭脂,不娇不媚,清雅如兰,笑容中多了几分自信几分骄傲。
花溪站在众人身后,微笑着看韵宜走进来,得偿所愿了,着人感觉就是不一样。
韵琳面无表情,手里的帕子扭成了一团。
韵欣嘴角噙着笑,眼中却无半点喜意。
韵宁得眼睛盯着韵宜发愣,咬着唇瓣又妒又羡。
韵宜进门给众人行了礼,老夫人招呼她坐在自己身边,拉着手问了宫里选秀的情况。
韵宜轻描淡写地一一答了,又道:“承蒙太后恩典,还赐了两幅头面。各宫的娘娘也赐了不少珠宝首饰。等明日我选几样送与妹妹们。”
“进了宫来,这说话行事就是不一样。咱们四姑娘如今都是世子侧妃了,还顾念着妹妹们,真真难得!”三夫人笑着,眼睛还不忘往老夫人那边瞟。
老夫人说:“那都是宫里的娘娘们赐下来的,都是的的嫁妆,哪能随便送人呢。”
韵宜笑应到:“东西多,我自个也用不完,分给妹妹们几件也是应当的。”
“嗯!”老夫人点点头,“难为你这孩子有心。来,你们几个还不过来恭喜你们四姐。”
韵欣三人依次进前行礼道贺,花溪也跟着上去了。
韵宜忙起身虚扶了一把,“快别,自家姐妹无需这些虚礼。”
老夫人又道:“估摸着几日洛东王府那边就会派人来议亲,你也要开始准备嫁妆了,少不得要忙些日子。这十来日你也累了,早些回去歇着吧。有什么需用只管给你大婶婶说。你们几个没事多去看看你们四姐姐,看看有什么需用帮手的。”
韵宁笑着应说:“这是自然。四姐这亲事一定,在家的住的日子都得掰指头算,我们还不得好好陪陪四姐。谁知道四姐嫁了以后,还能不能见着了。”
韵宜嗔了韵宁一眼,“瞧你说的,你四姐我又不是进宫,洛东王府就在京里,哪能见不着呢。”
韵宜扫了韵琳一眼,见她瘦了一圈,精神头也不如以前,像换了个人似的,倒让韵宜有些尴尬。
见时辰有些晚了,韵宜起身告退。众人才纷纷起身离开了。
第六十三章 蛰伏
第二天一早,韵宜让素馨给花溪送来了一只木盒。
花溪打开来一看,颇有些意外。
盒内装着是一件白玉流云纹觯式炉和一件同款枝节香筒,线条柔和细腻,造型古朴典雅,一看就不是凡品。
“这是宫里贤妃娘娘赏下的。我家姑娘说她不是个懂香的,留在她那里是暴殄天物,倒不如给您这样爱香的人,也算是物尽其用。”
这礼物正和她心意,花溪也不推辞,笑着谢过。
素馨走了,花溪又拿出那件觯式炉把玩。
觯式炉敞口,颈部内收,下腹鼓,一手可握。
上几次出门,花溪也在街上看过。因为大华多是直接焚烧,所以都是敞口不加盖的高足杯、耳式类香炉。只有那些大富大贵的人家才有在炭火上置隔片直接熏蒸的习惯,便有了类似塔式、敦式等封闭的香炉、熏笼,价格也要贵上一些。而这些香炉都需要双手托起才能移动,材质多是金、银、铜、陶、瓷。
鲜少见到可握的豆式炉和觯式炉。像时兴于两汉时期的博山炉属于豆式炉演化的产物,花溪在这里竟然一次都未曾见过,也不只是从未有过还是只有皇宫王府才能见到。至于花溪惯常用的隔火熏蒸的方法在这里更没有流行开来。
不过花溪还是佩服那位贤妃娘娘,连赐人的礼物都是香具、香品,可见她真如传闻所说一般是个嗜香之人。
花溪唤了当值的翠茗,“把屋里的香炉换换。今日用这个,红柳惯用我制的那莆烧灰,虽然色如雪看着好,却不比干松花灰干净。宫里赐下的东西可得好好爱护。”
翠茗笑着接过来看了看,啧啧地赞了两句,“这炉子倒是小巧,再用上姑娘养炭的那个法子,出门带着更方便些。”
花溪点点头,“嗯,拿炉子下去换了吧。”
翠茗下去换了炉子,垫好香灰放了炭火,加了隔片,搁上后庭花香加盖,才从耳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