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干男子微眯双眼,遥遥地看着张贴在墙上的微之曰,一字一句地念头起来。
他的目力似是极好,隔了这样远的距离,那告示上的字他仍是念的一字不差。而那文士则更是了得,提笔沾墨,一笔端劲的篆字犹如刀刻一般,其下笔之速,几乎与那男子念的速度一致。待他念完,文士也恰好写完了最后一字。
“完了?”文士将笔搁回一旁精致的檀木架上,抬眸问道。
那精干男子点了点头。
“甚好。”文士微笑着道,拿起纸来吹着上头的墨迹。
便在此时,那精干男子忽地“咦”了一声,道了声:“先生且慢。”
“怎么了?”那文士抬起头来,有些不解地看着他。
那精干男子聚力于眼,纵目看去,复又沉声道:“告示底下还有几个小字,我方才漏看了。”
文士闻言便抚须笑了起来,调侃地道:“李侍卫名隼,果然目光如炬。”
那个叫李隼的侍卫仍旧面无表情,一字一字将告示最下方的六个小字念了出来:“蝴蝶耶,顽石耶。”
那文士一面提笔疾书,一面便露出了几许讶然,待写罢后,他便凝目看着自己记下的内容,面上讶色更甚,喃喃自语地道:“奇怪。”(未完待续。)
第203章 广陵客
李隼关上了窗子,回身便见文士满脸的沉思,便问:“白先生觉得不对?”
那白姓文士被他一言惊醒,摇头笑道:“并无,只是好奇而已。”
李隼点了点头,几步便走到了门前,推门向外看了看,回首道:“无人,走罢。”
白先生点头应是,将抄录好的纸收进袖中,便与李隼一同下了楼,自后堂转了出去,又穿过一所小小的院子,那院门处守着水仙居的掌柜,此时的他再不复方才笑眯眯的模样,而是肃容垂手,笔直地立在门前。
“去忙罢,一会便要开门进客了。”白先生温和地笑道,向掌柜的点了点头,李隼却是一言不发,推门便走了出去。
门外系着两匹骏马,马儿毛色油亮,一看便知乃是富贵人家养出来的坐骑。
二人到了此处便不再说话,分别上了马,驱马疾驰,自这条人迹稀少的小巷中穿了出来,直奔城东而去。
约莫一炷香之后,位于上京城东的薛府别院,一张新鲜记下的微之曰,便出现在了薛允衡的书案上。
薛允衡负手立于案边,凝目看着案上的纸。
他今日依旧是一身胜雪的白袍,腰间松松地挽了一根牙白暗云纹锦带,宽大的衣袖垂落两侧,发上不曾束冠,仅以一根通体如雪的羊脂玉长簪贯住,越显得沈腰潘鬓、长身玉立。
他一目十行地扫过纸页,负着的两手便握紧了一些,眉宇间掠过了一丝不耐。
“又是些风花雪月之事。”他将纸页往旁推开,在案上挪出一小块空地,将一旁的铜仙鹤水注拿了过来,端详着那上头的精致的纹路,面上带了几分百无聊赖。
自从预言了落雷之事后,接下来的几次微之曰,所言皆是些小事,不是落花砸面成妆痕,又是谁家新伎孕在身等等,虽皆与士族相关,却无关痛痒。在薛允衡看来,很是无趣。
东陵野老踪迹皆无,上京士族皆对这位神秘的术数大手极为好奇,这一切,自来到上京之日起,薛允衡便已尽知了。
他亦没掩了形迹,直接便端出了薛氏名号,令阿堵带着一帮侍卫耀武扬威,摆出十足的架势来,将守在垣楼左近的各族眼线着实清掉了不少,也算还了垣楼几分清静。
“侍郎为何不叫人寻那垣楼的东家说话?”陈先生问道。
此时他便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手上亦拿了一份微之曰。
薛允衡闻声挑了挑眉:“东家?广陵来的那对夫妻?”他一面说话,一面便将那铜鹤的翅尖以布巾拭了拭,漫声道:“若真有可问的,只怕早有人去问了,何能待我?”停了停,又道:“不过是明面上的幌子罢了,又不好以势强压,不如不问。”
听了薛允衡的话,陈先生蹙了眉,神情微敛:“广陵三县失据,这夫妻二人偏偏便是那里来的,身份极不好查,侍郎不觉奇怪?”
当今之势,陈、赵、唐三足鼎立,互为牵制,派几个密探潜入敌国探听消息,自是家常便饭。
依陈先生所见,赵国的密探应该不会渗透得这么厉害,但现在广陵战事初歇,很难说赵国会不会派人趁乱混入陈国,做些通风报信之事。
薛允衡却似是一点也不担心,淡笑道:“赵国若真有能为渗透到这般地步,我看国将不国之日也不远了,我查得再细亦无用。”
陈先生想了想,倒也释然了,捻须笑道:“还是侍郎通透。”
薛允衡又专心摆弄了一会水注,方又开了口,懒洋洋的声音似无着力处一般,飘向了一旁:“先生以为,这一次的微之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