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成寺出来,苏玉珍边走边说,“小荷,方才那道士的胡言乱语,你不必放在心上。”
“嗯,姐姐放心,我不会如此轻易被别人的只言片语牵着鼻子走的。”李墨荷笑笑。
方才玄真道士给她批语,说“李墨荷”这个人的祸福气运在今年发生了改变,那一瞬间李墨荷是有些惊疑不定,仿佛自己这缕来自异时空的孤魂附身大周朝农女“李墨荷”后重活一世的真相被人道破天机了。但是,兴许是因为之前经历过来自祝柳河的惊吓,她竟然很快镇定下来。
气运改变又如何,前后不同又如何,在这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时空,她现在就是李墨荷,李墨荷就是她,附身重活这种事,谁能想到,谁又能证明?与其战战兢兢,不如顺其自然,只要她继续扮演好自己的性格人设,继续经营好自己的社会生活,谁也无法把她从“李墨荷”这个身份上剥离开去。
因此,面对苏玉珍半真半假的试探,李墨荷也不惧分毫,还道,“等咱们忙完正事儿,还真可以抽空去玄真师父说的飞云观瞧个新鲜。”
苏玉珍自然道“正事要紧”,她们此行来昌明县,游览天成寺本就只是顺带,选定地址开工修建工坊,才是重头戏。
接下来的几天彻底忙碌起来,李墨荷陪着苏玉珍早出晚归,先是找了牙人打听附近占地面积、地理位置合适的土地价值几何,买卖条件,有了大致目标范围以后,实地考察情况——考虑附近是否靠近商街、居民住所,为的是将来好招聘纺织女工;考虑周围是否有宽敞便利的大路通衢,到时候原料与商品方便来往运输;考虑附近是否靠近官府哨所,为的是保证治安;当然也要考虑土地出卖的价格,衡量是租是买。
跑了大约五六处地方,李墨荷觉得天成寺附近的一所前后二进的宅院不错,首先就是地理条件极好,在游人香客离开天成寺的必经之路上,将来修成工坊再打个招牌,必定吸引人;二则靠近佛寺,周围百姓信佛者居多,笃信与人为善,不爱惹是生非,将来招聘一群女工也能更安心些;三则虽然此处地价贵一些,但是主人家原有的旧宅还可以加以改造利用,不用全部推倒重建,到时候装修时间又能缩短大半,要知道早一日开工就能早一日赚钱。
李墨荷说的这处地方,苏玉珍也觉得不错,但这处民居连土地带宅子并不便宜,主人开价近千两,因此苏玉珍倒不急于做决定,另有两处备选。又一日,苏玉珍领着李墨荷出门见人,却不是什么牙人,而是地方保甲长。赴宴的路上,苏玉珍给她解释,“地保虽然不专事买卖,但他们身为官府与百姓的中间人,平日里协助衙门维持一方治安,调解邻里矛盾,对这一带地区的真实情况再熟悉不过。今日我托人请到的这位名叫‘康有达’,待会儿见到人你称他‘康保长’便是。听他给咱们介绍介绍这里头的情况,再定买哪里的地也不迟……”
两人先到达继明楼,好酒好菜点上,等了好一会儿苏玉珍口中的“康保长”才姗姗来迟——康有达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面容瘦长,小眼睛里一副精明相,见约他相见的人是两个年岁不大的小姑娘,摸摸两撇小胡须,咳嗽一声,态度傲慢道,“你们两个,哪位是苏小姐啊?”
“我是。”苏玉珍被他如此轻慢对待,面上却并没有一点儿怨怼之色,反倒笑盈盈地邀人落座,“久闻康保长大名,今日终于得见,果然气度不凡。”又拍了拍掌心,银阙适时送上见面礼,苏玉珍将锦袋推到康有达面前,含笑道,“小小薄礼,不成敬意。”又举杯,“康保长,我敬您一杯。”
康有达捻开绳袢,只见里面装着二十余颗硕大圆润的东珠,在日光照耀下光彩夺目,按照市价这样成色极好的东珠最少也要卖到二三百文一颗,整整一袋就要……
康有达的脸上这才浮现真切的笑意,举杯轻轻与苏玉珍相碰,“苏小姐客气了,出手便如此阔绰,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苏玉珍:“哪里哪里,不过仰仗祖上留下的一点薄业混口饭吃。如今的年头,生意不好做,所以我才找上您,只盼能在昌明县开拓市场呢……”
康有达闻言只是微微一笑,“我只是小小一个地保,能帮上什么?”并没有多说什么,“吃菜,吃菜。”
苏玉珍见状,又把酒满上,“我再敬您一杯……”
酒过三巡,苏玉珍说起自己与昌明县柴家——也就是今日把康有达介绍来的中间人——的交情,康有达的口风才和软了些,“柴家早年帮过我不少忙,他家的人情,我是认的。”
苏玉珍借机说明自己的来意,“……我想在昌明县建一座绣坊,如今看了这三处地方,还请康保长帮我们掌掌眼,不知哪处地界更合算呢?”
“那要看你想怎样个合算法儿?”康有达转动手上的酒杯,面上已经现出几薄薄的酒意,“单论价格,自然是成安巷那处更省钱,占地位置也不错。不过若是别的方面的合算的话……”
苏玉珍听他话里有话,笑问,“看来还有别的隐情?还请保长替我们解惑。”
康有达呵呵笑了,“小姑娘,我告诉你,真要买地皮,还是天成寺那处好。你可知,那里如今住的人家是谁?”
“不知。”
“那是赵大人的外室。赵如笙知道吗?”康有达说完,又自顾自摇摇头,“我观你如今的年纪,恐怕也不能知晓,那是五六年头的事啦,我们昌明县里出了个武举人赵如笙,考取功名以后又被京官女儿榜下捉婿。这本该是一段郎才女貌的佳话,只是赵如笙在家乡还有个父母双亡后寄人篱下、青梅竹马的表妹秦小姐,虽然没有正式拜堂,但也是定了亲、在父母长辈面前过了明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