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平时也不是没有过和姐妹们穿着睡衣在夜市摊儿上吆五喝六的喝啤酒,偏偏那天就莫名觉得委屈,闷头吃完,提起包就自顾自的往家走,男孩子从身后追上来,急切询问原因,我倔的很,拗着脖子不说话。其实我心里清楚,就是因为他看起来没有认真准备约会,被重视感寥寥,可我又不愿让自己显得挑剔,所以不肯开口,越想越委屈。
他最大程度的耐心问我,一遍遍道歉,在浓稠的夜色里几乎以一种卑躬屈膝的姿态说好话。
我不是没谈过恋爱,这样的场景更不是第一次经历,女生一言不发,男生低声下气,情境经典的仿佛电影天生就该这么演。全天下的女孩子们都是同样的女主角,享受同样的剧本和情绪。
我突然觉得羞耻,身体一点点从剧本里抽离,就看到了真实的自己。
习惯于男生单方面的,主动的,迎合的,低下的姿态,陷入自我编织的恋爱常规里自以为然,“这时候要生气,不能说话,时间还没到,他得再道会儿歉,无论如何不能主动开口。”
情绪早已消解,身体还在剧本里僵持。我就站在那里,突如其来的陷入了困惑。
“我并没有那么生气,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继续表演我的委屈,挥霍他的歉意。”
忽然觉得,成年人恋爱真难啊。
大多数人都着急,着急在一起,着急宣告关系,然后相处有矛盾,就着急分手。
归根结底还是没那么喜欢。一开始拥有的一点点喜欢,在漫长的相处里,很快就被磨合得所剩无几。就算跌跌撞撞,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真心喜欢的人。但真心也不一定能交换真心,单方面付出也不足以维系一段感情。
而运气好一点,像我朋友这样的,在一起五六年,彼此喜欢。走到最后还要考虑更多的现实问题。
学生时代在一起没想那么多,但现在就得考虑:对方家庭怎么样,没房没车怎么办,父母不同意怎么办。而大部分人还没到面临这些问题的程度,甚至连真心喜欢的人都还没遇到。大家不会花很长时间去了解一个人,花很长时间去靠近一个人。
而且慢慢去了解一个人太累了。就算你有足够的耐心,也要看别人愿不愿意,我们都过了那种朦朦胧胧喜欢一个人,只需要对方给一点点回应就很满足的年纪了。
青春期爆发的荷尔蒙如潮水般,哗啦啦退去,怦然心动的感觉也随之被带走了。
反正爱情那么难得,遇不到的话,也不算奇怪吧。
有点难过。
我觉得两个人合不合适,重要的是要看他吃不吃你那一套。
你明明就是那种一哄就好的人,他不会在你生气的时候不管不顾,你偶尔撒个娇任性一下,他不会说你矫情无理取闹,你喜欢粘着他,他不会觉得你很烦,你看电视感动得哭,他会一把把你搂在怀里,你需要听到他说晚安才能安心入睡,他会一天不差得说给你。
好的爱情,往往使一个大人变成小孩子,而不好的爱情才会逼着我们长大。
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说我想吃西瓜后就真的有西瓜吃,我开心的不是有西瓜可以吃,而是知道有人在宠我。”
被人宠着真的是一件很甜很幸福的事,心里知道有个人始终愿意宠爱着自己,愿意做那个保护自己的壳,才可以肆无忌惮的做自己,才有更多的底气一起面对生活的各种难题。
我到底在矛盾什么。
那也是我第一次对于女生在恋爱关系中饰演的角色有了初步的质疑。
我似乎习惯于做一个被保护者,被偏爱者,而从未想过我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平等的,可以被正常交流的个体。
我几乎是仗着他的紧张和在意,堂而皇之的关闭了自己的沟通渠道。把自己从一个语言没有障碍的正常人,变成了一个情绪操控的机器。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把表达情绪的义务推给了别人。我就是一个主动放弃沟通主权的,愚蠢的,短视的,残缺的,虚假的人。我像一个孱弱而娇气的动物,大火压境不肯自救,硬要等人寻着路过来找我。
这个发现让我惊觉起来,焦虑和不安接踵而来。
我必须跳出剧本,直面自己,掐灭那些表演性的,自我高潮性的,夸大性的情绪。
这只是零星小事,真的大火来了,只有我自己可以救我自己。
他那边儿还在道歉,我这边突然开口说对不起。
“我应该主动告诉你我的不满,我希望你可以像我一样有所准备,考虑到我的心情带我去一家有氛围的餐厅,我不是不喜欢夜市,我只是希望被重视。
我一直不说话,让你这么着急,真的对不起。”
男孩子呆了一会儿,说没关系,他只是没想那么多,以后一定会注意。我能道歉他很意外,也很感激我能说出来。
我突然就在十几岁的当口儿,隐隐约约摸索出了恋爱道理的毛皮。
很多女孩子都是太墨守成规的演员了,长期融入角色,我们习惯做一个被保护的,被拯救的弱者,我们享受弱者的权利,享受男生的卑微,在理性和感性的交界来回踱步,不肯踏出去。
可这样一点都不酷。我们不想被称作弱者,却在弱者的世界自得其乐,我们永远被动,也就永远无法自己掌控自己的感情。
我们相爱,不是为了被人照顾,被人偏爱。被人宠到生活不能自理。
我们相爱,是因为我们被对方吸引,我们互相探索,努力融合,互相取暖,互相依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