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旧五代史原文及翻译 > 第3章 韩建三(第1页)

第3章 韩建三(第1页)

昭宗东迁之际,韩建被赋予了佑国军节度使、京兆尹的重任,负责守护京师及周边地区的安全。这一任命不仅体现了朝廷对韩建的信任,也预示着他将在未来的政治风云中扮演关键角色。

当昭宗的车驾抵达陕州时,一场精心安排的宴会悄然上演。这场宴会不仅是对太祖(此处指后梁太祖朱温)与韩建功绩的认可,更是一次暗流涌动的政治博弈。宫中的妓女们轻歌曼舞,乐声悠扬,营造出一种看似祥和的氛围。然而,在觥筹交错之间,何皇后举杯赐酒给太祖,这一举动似乎蕴含着深意。韩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瞬间,他不动声色地向太祖使了个眼色,暗示其应有所行动。

太祖心领神会,他深知此刻的微妙与危险。于是,他急忙起身,以“臣醉了不胜酒力”为由,假装跌倒,借此机会离开了宴会。这一举动既避免了可能的尴尬与冲突,又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思考时间。韩建见状,私下里对太祖坦言相告:“皇上与宫女窃窃私语,幕下有兵器声响,恐怕是要图谋您啊。”这番话如同晴天霹雳,让太祖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凶险。

天佑三年(公元906年),韩建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的转折。他被改任为青州节度使,离开了京兆这个权力中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影响力有所减弱。相反,在太祖受禅称帝后,韩建被征召为司徒、平章事,并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这一职务让他在经济领域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后梁政权的稳固,韩建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开平二年(公元908年),他被加封为侍中,并充任建昌宫使,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次年(开平三年),洛阳举行郊祀大典,韩建被任命为大礼使,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在朝廷中地位的肯定。

韩建身为上宰,每次谒见太祖时都直言不讳,毫不畏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太祖性情刚严,对部下要求严格,常常让部下们应接不暇。然而,对于韩建这位老臣,太祖却表现出了少有的宽容与耐心。这或许是因为韩建的忠诚与正直,也或许是因为太祖深知韩建在朝廷中的分量与影响。

开平三年(公元909年)九月,韩建被册封为太保,并罢免了知政事的职务。这一变动看似是对他权力的削弱,实则是朝廷对他多年辛劳与贡献的肯定与回报。同时,《五代会要》记载,同年十月,朝廷还特意下诏称:太保韩建每月初一、十五入阁称贺后,即可去朝参,其他时间不用入见,以示优礼。这一特殊待遇不仅体现了朝廷对韩建的尊重与厚爱,也彰显了他在朝廷中的特殊地位。

然而,政治的风云总是变幻莫测。开平四年(公元910年)三月,韩建被任命为匡国军节度使、陈许蔡观察使,并下令中书省不讨论其替代者。这一任命看似是对他权力的再次调整,实则是将他推向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陈许蔡地区地处要冲,是朝廷与藩镇势力争夺的焦点。韩建的到来无疑为这一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好景不长。乾化元年(公元911年)正月,朝廷再次下敕令称:许昌是重要军镇,太保韩建在此实施政令有方,百姓耕田而盗贼停止,长期担任此职或许可以制服残暴。因此,应让中书门下不论年月,不要讨论替代他的人。这道敕令看似是对韩建功绩的肯定与赞赏,却也透露出朝廷对他的依赖与无奈。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内部的矛盾与斗争愈发激烈。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六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内乱打破了原有的平静。在这场内乱中,人心惶惶,局势动荡不安。部将张厚趁机作乱,在官署中杀害了韩建这位功勋卓着的老臣。当时他年仅五十八岁,正值壮年之际,却不幸陨落于这场政治风暴之中。

韩建的离世不仅让朝廷失去了一位栋梁之材,也让他的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他的儿子韩从训在昭宗在华州时就被授予太子侍学之职,并赐名文礼。不久之后,他又被拜为屯田员外郎。后梁初年,韩从训更是被任命为都官郎中,并赐紫衣。然而,这位年轻有为的官员却并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

当时朝廷命令韩从训到陈、许两地宣告国丧,他怀着沉痛的心情踏上了这段旅程。然而,到达后的第二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军乱却将他与父亲韩建同时推向了死亡的深渊。在这场军乱中,韩从训与韩建一同被杀,年纪轻轻便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乾化三年(公元913年),朝廷为了表彰韩建生前的功绩与贡献,追赠他为太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