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来就是一种常用的记忆组织方式,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但你对它过于依赖。
你的记忆以这样一种方式组织起来而非按照时间发生顺序排列,多种记忆同时并列存在于你的身体中。
或许是用药和躯体化,长期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许是思维受限亟待突破、自我怀疑、难以理解和整合所经历过的大部分事情,所以放弃理解,放弃一统混乱的记忆。
进一步,你将记忆以“情感”和“情绪”进行分门别类。
分类方式同时也是“调取机制”,你将从记忆库里调取你认为与所处情境关联的情感、情绪、话语、表情等等,进行表演。
你所处的具体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整体情绪氛围、他人的状态表现……俗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变色龙。
但是你,不似我的模仿那样流于表面,你似乎真的能用身体记住你所见过的情感和情绪,感知、体会并模仿。从这个角度来说,你记忆力超群。
每次表演你都很容易调出与“之”相关的所有库存。
或许你的“分类方法”稍显粗糙,毕竟现实庞杂,无法用名词完全概括。
或许你无法很好的收住滔天洪水,一旦被激活,就疯狂地扩散。
或许是你在“偷懒摆烂”,依赖从小习得的本能和生存经验应付生活,因为它十分令人讨厌。只要变得麻木,利益至上生存至上,就可以重新夺回对一切的控制权。
自保,逃避。
逃避过去痛苦的创伤,逃避未来可以预见的危险,逃避“无知”,长此以往,只要你还处在老环境中一天,只要还有人买账,你就绝不会改变。
你用它们获得了太多的好处,以至于你把它们与“胜利的结果”强关联。
我没本事挑衅你的“成功”经验,那是你从小仰赖的全能宝典。
我是个庸人,是个失败者,败在你这个访客手上,现在依靠你的施舍风风光光,过上了比过去更“好”的生活。
我的确从来没有好好承担过你的期望,你期望心理顾问承担的职责。我对心理咨询师应做的工作的确毫无兴趣,连倾听也都是过耳不过心,说话只是鸡汤和书本里的死逻辑,只说该说的话,做应付人的事。像你一样,我通过它获得了很多好处。
以前我总是想——你的出现破坏了我的一切,我的安定、我的工作、我的风轻云淡的生活……如果不是你,我现在还好好的坐在咨询室,继续倾听和安慰,继续喝茶,他们都会感谢我,感谢我的包容和理解、我“伟大”的脸,还有在这个二线城市不算高昂的咨询费。
可你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你就是我的来访者之一。我从一开始就做错了。
失职的同时,我偷偷自恋地进行自我安慰:我对你尽职尽责。或许就是应该用这种长期打法对待你,只有这样的方式、搭配足够的时间,才能使让你放松下来,信任我,不会脱落。
我为何有些惧怕你脱落?我发现我并非出于职业因素害怕你脱落。
我就这样轻易地受到了你的暗示。
这是我最后一次以心理顾问的姿态对你做出解释,很显然我对你来说已难挑大梁。
你总在诱惑我去挑起你的脊梁。
我还从未见过你这样的人,且正好撞上了我未察觉的我自己的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