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逢吉不但没有打倒政敌,反而自己快被打的爬不起来了。
他这个第一波申请出战的选手,率先退出了辅政班子一线。
但凡事都是有得必有失,尽管苏逢吉遭人厌恶,但没有了他的对立和掣肘,杨邠、史弘肇等人开始出现权力越界。
先说史弘肇,本来就性格偏激,瞧不上那些个文人和“小人”。这下更是忘乎所以,越发肆无忌惮的羞辱同僚,哪怕这些人中有不少是皇帝的近臣和亲信。
再看杨邠,自打身兼枢密院和政事堂两项重权后,也开始了放飞自我,被他得罪的人数开始呈指数增长。
比如杨邠认为当前干部队伍臃肿、能力素质底下,准备搞改革。但他的办法不是建章立制、考核评定,而是一刀切的把干部工作强行冻结,所有人不升不降、不动不退。
这一下子几乎把整个后汉官僚队伍都推到了对立面。
你杨邠已经位极人臣、升无可升了,可人大家伙还都有三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的人生追求呢,你这么搞谁能说你好?
到此还不算完,随着时间推移,杨大人的尿性也与日俱升,连皇帝都开始不放在眼里:
比如开御前会议,杨邠等人议定大政方针之后,全程当吉祥物不说话的刘承祐象征性的讲两句意见:“大家说的我都同意,就这么办,注意抓好落实。”
这话没毛病吧。
可是杨邠他们的反应呢?
“小刘你不懂,憋说话”…
刘承祐把决策权都已经完全让出去了,只是最后交待一句话,刷刷存在而已,连这都不行?
毕竟人家才是皇帝啊,杨邠你们想干啥?
皇帝不好使了,那李太后那里,杨邠你们总该摆正位置、予以尊重些吧。
不好意思,不仅是皇帝,就连李太后也不好使。
李太后的弟弟想当宣徽使,老太太顾忌法制和体面,托人给杨邠带话,谁料连续几次杨邠都是丝毫不松口。
史弘肇更猛,李太后有一个老朋友的儿子在禁军服役,找到太后想给自家儿子提拔提拔。
按说这不是个什么大不了的事,可史弘肇呢,不但不办,还因此极为气愤,特意找了个由头把那名军官给处决了。
这不是妥妥的打李太后的脸吗?
你们几个眼里还有国家尊卑吗?
即便是论私情,李太后也是你们的老嫂子,而且还刚刚救过你们的命。
做人、做臣、做朋友,你们哪样够格?
物极必反,月盈则亏。
杨邠、史弘肇如此嚣张跋扈,之后的结果也就不难推断了:
不是推翻后汉取而代之,就是自己身首异处。
总之,刘知远留下的辅政格局,要开始溃坝了。
而后汉,也即将走向未知的可怕。
ps:宣徽使论排位低于枢密副使,差不多等同于三司使,但主管的却是宫廷杂务、礼仪祭祀这些闲务,属于典型的位高权轻,一般都是作为兼职来嘉奖重臣、提高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