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大名鼎鼎的淝水之战也是在这里,草木皆兵的典故就出自寿州城北的八公山。
到了唐代,由于江南经济发展,长安、洛阳构成的王朝统治核心区越来越依靠江南地区的财米税赋,寿州因为位处黄金水道,地位进一步凸显。
五代时期,随着军阀割据,寿州的军事地位和城墙防御被提高到新高度,南唐的前身杨吴政权一代目杨行密,就是靠着寿州保卫战的胜利在五代初期抵挡了朱温对东南的侵袭,这才有了后来东南数十年的半壁偏安。
正因为寿州如此之坚固,所以当年柴荣久攻不下,不得已采取了围点打援、分兵征伐的策略,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靠着战斗力的碾压优势,以少数部队震慑寿州,分兵攻击。
饶是如此,也亏了赵匡胤等人的军事奇才,才能打的南唐一败再败、丢盔弃甲。
讲完了寿州,我们在对比的来看太原。一样的套路,先说历史。
太原古称晋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赵国(赵氏)龙兴之地,两汉时期,晋阳是天下大州(相当于省)并州之首府,三国时司马氏被封为晋公、封地在并州,这才有了西晋、东晋王朝的名字。
前秦苻坚在晋阳称帝,北魏后期、东魏、北齐,晋阳是实质上的国家权力中心。
到了隋唐就更不得了了,先后出了两位晋阳公子,第一个是隋炀帝杨广,做皇子被封为晋王。隋末唐太祖李渊担任晋阳留守,在此起兵建立大唐,李世民风头无双,亦号称太原公子。
唐王朝时期,晋阳是为“北都”,与“东都”长安、“西都”洛阳三足鼎立。
到了五代,后唐李克用定都晋阳,在中原与后梁朱温争雄,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也都是以晋阳为基地称霸中原,郭威、刘崇先后镇守太原,这才有了如今的北汉。
再来看地理位置,整个山西省南接中原、北通塞外,西边以黄河为界与陕西相邻,东边以天险太行与河北隔山相望,整体地形可看做“两山夹一川”:
两山便是西边的吕梁山与东边的太行山,一川就是母亲河汾河。
此外沿着汾河还依次耸立着中条山、太岳山、云中山、五台山、恒山,这样的地势便形成了一个个的盆地,如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太原盆地、忻州盆地、大同盆地等,而首府太原所在的盆地则尽揽整个山西的精华。
至于太原城,则在唐朝之前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营建。
最早是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即后来的战国七雄中的赵国)在此处建立把本应,叫做春秋晋阳城;
后来在西晋时期太原作为并州治所,又重新修建一番,是为西晋并州城。
到了北魏后期、东西魏时期,太原作为后来的北齐政权实际开创者高欢的霸府所在地,又得到了高家几代人的数次扩建,广规模进一步扩大。
总体而言,这三个时期的太原城虽然具体位置不尽相同,但大体是在今天的晋阳湖以南,蒙山及龙山的东边,汾河以西。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古时汾河在太原的河道与今天有所不同,具体差别就是以今天的汾河为例,自晋阳湖东侧汾河与龙城大街交汇处为界点,在此以北新旧河道基本相同,往南的汾河故道要比今天的河道偏向西南,更靠近蒙山、龙山一侧。
到了唐朝李世民时期,负责主持山西事务的是唐初3级别的著名将领、时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的李勣,他在北齐时期汾河西岸的晋阳城基础上,又跨过汾河在东岸另外修建了一座新城,是为东城。
此城南北长85里,东西宽6里。但由于汾河东岸取水不便,李勣便跨过汾河修建了渡槽,因晋水(晋水发源于晋祠所在的悬瓮山)入东城。
由于太原是唐朝的龙兴之地,历代皇帝都对此处极为重视。
到了武则天时期,因为瞾姐老家是山西的,自然是更加稀罕太原,于是又在汾河上建中城,将此前隔河相望的东城、西城联为一个整体。
至此太原城由汾河东西两岸的两座城池变成了一座横跨汾河的超大城池,规模达到了东西12里、南北8里多,周长42里,共有24座城门。
此时的太原城就是和同时期的长安和洛阳相比,都毫不逊色甚至略有超出。
今天我们可以见到的太原古城(太原市老城区)是后来赵光义时期、潘美主持西北疆防务时重新修建的,此中缘由后续我们再细说。
到了北宋之前,太原城的城墙大体位置处于现在的悬翁山山脚之下、西山东南侧与汾河西侧,位于山间的河谷谷地之中,晋水穿城而过,距离现在的太原市区西南30公里处。
说完了太原的历史、山西的整体地形和太原古城的规模,相信大家已经咋舌不已了。
若拿前面的寿州和它相比,感觉就如同初次品读《射雕英雄传》,最开始发现江南七怪简直是不得了的高手,后来才知道跟五绝相比这就是个渣渣。
别急,这还不算完。
我们说了当年柴荣打不下寿州还可以分兵,反正寿州后面的部队也都是南唐其他没有差别的菜菜子。
可是现在赵匡胤进攻太原会面对什么呢,太原的援军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契丹,赵匡胤有本事围城打援甚至是分兵前出打服契丹吗?
现在,当我们以寿州为基础,延伸的分析了太原攻城战的内外形势后,就会理解赵匡胤之所以此前踌躇,又在出兵之后经过潞州还整整待了18天,这期间该是有怎样的纠结和闹心了。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