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新产品居然落后给福星电器,甚至电子元件也滞销被新业电子抢了生意。
最关键的是,华国便宜的原材料合作商,彻底被斩断。没了原材料,只能从自家国内空运过来,造成了成本损失。
好不容易等来原材料赶工完成产品,又误了合约期,赔偿了损失等待销售,又发现原本合作的经销代理纷纷下架自家商品,倒头选择福星产品。
气得新部长当场喘不过气,只能在自己的开设的店里售卖。
然后福星大卖场已经开业半个月,人流量彻底被吸引了过去。
他不信邪继续开始促销,才发现各家维修店已经不收他们的商品,之前进口机售后不方便的原因,导致客户群流失。
哪怕现在多了售后,大家也选择更加方便,省城内多家支持,保养修理福星家电的维修店。
新部长看着清冷的商铺,明白自己错过了最好的时间,已经被挤出省城大半的市场。
眼见资金链断裂,偏偏工厂又到了交租的日子。
叶秋莹这个疯女人,来势汹汹上门说要收购这块地!
新部长气得火冒三丈,这场无声的战斗再打下去,只会便宜了对方。
毕竟不是自己的主场,对方握住了他们工厂的命脉,再打下去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还不如换个城市再继续发展,也比损耗更多的资金强。
叶秋莹没想到对方这么不禁气,灰溜溜搬空了厂房,导致叶秋莹对这块地也没了兴趣。
不过不止高西洋电子,福星大卖场支持国产,扶持中小企业,门面展览的都是新时代新风气新产品。
对于追求时尚的八九十年代来说,再好不过。
不仅如此,还有特色门店非遗展销等,霎时也成了省城的一道风景。
来云贵省城去哪里,当然是去福星大卖场!
云贵省城上哪逛,当然是福星大卖场!
洗脑的广告语一出来,福星大卖场算是在云贵省彻底出了名。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1985年7月,又是一年的盛夏。
叶秋莹住在卖场大厦的顶楼,可以俯瞰大半个城市。
击退高西洋工厂后,叶秋莹清闲不少。
当然在这座高速发展的城市中,她还有不少的事要做。
卖场招商引资,带动了当地发展,光是人口就业岗位就增添了几百上千个,无疑是城市之星。
资金还未回笼,她还不能离开。
投资项目已经步入正轨,都在经营发展中,卖场租金也收了不少,不仅收回了本钱,还赚了一笔。
当然也空着不少场地,不过不影响卖场,仍旧是整个城市最热闹的地方。
再过两年经济发展起来,她收租都能收到手软。
大多时候已经不需要她特地去打理,有石俊在,她省心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陪在她身边的两个保镖——陈海和佳音,跟在她身边学了不少经商的套路。
她发现两人还有挺有天赋,干脆让两人跟在石俊身边帮忙,当个小助理也能全程跟进项目,维持卖场治安。
最关键两人可以信任,她也放心。
为了卖场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的事,她几乎撇了机电技术。
常年与机电打交道,猛然还有些不适用。
福星工厂电器设计稿,早就已经整理成簿交给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