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鸿的眉头微微蹙了一下。他与邓仲和固然商量了对策奈何人家也不是省油的灯。看来这一回想要“获胜……”还得按照他们商定的策略走最后一步棋。
刘伟鸿心意既定,正准备开口,一直都在旁听的李学智忽然开。了,说道:“龙华同志的能力如何,我和他打jiāo道不多暂时不好评价。不过我们县里的两会刚刚开过,任命了新的政fǔ班子和组成部mén的一把手,现在不到一个月马上就调整县直局委办的一把手,不是那么好吧?不然,是不是显得人大的任命,太儿戏了?”
他是县委副书记兼县人大主任如此说,正合适他的身份。一则给予了刘伟鸿有力声援二来也是维护他自己的权威。李学智可不是别文阁,担任人大主任也不是退二线,四套班子的正职领导人之一,适当的时候,自然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
慕新民不忧地说道:“学智同志,正常的工作调整,还是可以的嘛。谁也不是要将人大的任命当儿戏。”
李学智笑了笑,也反驳,却说道:“慕书记,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也不是反对调整干部。不过我认为,现在组织部都还没有开始干部考察,是不是等刘部长他们把这个流程完成之后,根据干部考察的结果,再来研究谁去谁留?这样更加符合规定嘛。”
一缕极淡的笑意自刘伟鸿的脸上掠过,李学智的配合还是很默契的,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了,而且完全合乎组织规定,无懈可击。
慕新民和周云舟米贤华顿时都被憋住了,作声不得。
谁都没考虑这个问题。
事实上,以前的所谓干部考察就是个过场,先在书记办公会议上定下了调子,然后走完这个干部考察的流程就行了。组织部长要分一杯羹,也先就在会上分了。
可是大家都忘了,如今的县委组织部长,不是周云舟,而是刘伟鸿。
足足憋了几秒钟,慕新民才极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ps:第三更,为聆听您的心声盟主贺!凌晨无更,明天白天更新!
第473章 大家都紧张了
县委组织部随即展开干部考察评议,整得动静特别大。组织部的所有干部,除了办公室主任张俊玲等少数几个留守人员,其余俱皆派了出去。县政fǔ给组织部买的新车已经到了,刘伟鸿又从县人事局借了一台车”自己和三位副部长倾巢而出,一人带一个小组,一台车,分赴各个乡镇和县直局委办,开始进行干部考察评议。
组织部有关干部考察评议制度的草案,徐文浩已经签字同意,认为可以试行。却一直压在慕新民的办公桌上,绝无动静。刘伟鸿亲自登mén,向慕新民做了解释,慕新民只说还要好好考虑一下,便没了下文。刘伟鸿等了两天,索xìng不理了”自己召开了组织部部务会议,要求此番干部考察,就按照组织部拟定的制度草案执行。
刘伟鸿做出这个决定,李刚林格许彪等三位副部长面面相觑,都有点忐忑不安。早知道刘伟鸿和慕新民不对路,也知道刘伟鸿是个牛脾气,但这样子“擅自行事”,是不是有点过了?须知以前刘伟鸿的跋扈,只是个人行为,这个干部考察评议,却是组织行为,xìng质完全不一样。
刘伟鸿大手一挥,毫不在意地说道:,“干部考察评议,本就是组织部的正常工作范畴,上级文件有明文规定的”大家照此执行吧。有问题我负责!但工作干不好,该批评就得批评”该处分还得处分!”,
一把手说了这样的话,李刚等人自是不好多言。因为他们从刘伟鸿看似平淡的言辞之中,听到了暗藏的“杀气”。上面追究下来”我去顶”你们只要对我刘伟鸿负责就走了。谁要是不配合我的工作,那可就对不起了!
现今整个林庆县的干部都知道,林庆县有一个人”是惹不得的,那就是刘伟鸿。
不管你是县委〖书〗记也好,雷〖书〗记也好,纪委〖书〗记也好,惹了刘伟鸿,下场绝对堪忧。米克良米克林兄弟下狱,陈文东降职调离”貌似现在慕新民的日子也特别难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扛不住了。
其他同志”如果自认没有比这些人更加牛皮的本钱,还是乖乖配合的好。
再说,刘伟鸿讲得也确实有道理。这本就是组织部的正常工作”
向县委〖书〗记和分管副〖书〗记汇报”只走出于官场礼节。一般来说”〖书〗记和分管副〖书〗记,都会支持的。林庆县原本就是基层党建工作全国典型,加上县委组织部这个干部考察评议制度和干部教育办法,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党建工作架构。好好加工一下,搞不好又能上报纸”捞咋,
好政绩。县委〖书〗记和副〖书〗记,凭什么不支持?
慕新民这样犹豫不决,在下边的干部看来,就是脑子搭错了线。
人家办事”你出成绩,还不好吗?
其间内情”只有慕新民和刘伟鸿自己心知肚明。慕新民前来林庆县,可不是为了出成绩的,“任务”没完成”出再多的成绩也枉然。
而且慕新民很清楚刘伟鸿就是想通过这个方式,名正言顺地“争权……”
又哪里肯轻易同意了?
刘伟鸿直接就撇开了他”自己先干了起来。
这么雷厉风行地一考察,下面的干部便都紧张起来了。瞧这个架势,刘部长“玩真的了”,绝不是以前组织部那种走过场的干部考察。
刘伟鸿每到一地,不管是调整名单上有没有名字,只要是副科级实职干部,都要招找来谈话”详细了解他们负责的工作进度,听取他们的汇报。除此之外,还要召开〖民〗主评议会,请所有的干部都参加,一起对领导同志进行全面的〖民〗主评议。当然这种〖民〗主评议,有两种方式”
一种就是公开开大会,一种则是单独谈话。不但刘部长亲自谈,随行的组织部干部也会与基层干部谈话,基本上一个不落。
虽然说,基层干部有很多老官油子,对于刘部长这一手颇有应对之策,但毕竟也有一些是心存正义的干部,还有一些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干部,经验方面就不是那么丰富,往往谈着谈着,就会说漏了嘴,谈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来。
刘伟鸿这种考察评议的模式,已经有点类似后来的〖中〗央巡视制度了。深入基层”了解最一线的情况,也走了解最全面的情况。一到晚上,刘伟鸿的住所便灯火通明”刘部长召集下属开会,总结一天的考察结果,jiāo流经验,力求完善考察评议制度。
刘伟鸿很惊喜地发现,这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开始一两天,组织部的干部们还有点不大适应这种新模式,放不开手脚。但是很快,大家便活跃起来,很认真地投入到工作之中。究其原因”第一个当然是刘伟鸿以身作则起的表率作用。第二个,则是,大权在握的良好感觉在支撑。
以往对组织部的干部,其他干部也很是客气,不过多数走出于礼节所需。尤其是一些不急着提拔的干部,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