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骨头》上市第二天,新书销售持续火爆。
同时,几家媒体刊登了新书的评论,而且大多是由影响力比较大的评论员撰稿。
《纽约时报》上刊登的是雷欧·特力德的长评,足足给了四分之一个版面,雷欧对这本新书推崇备至,认为它“用平凡的笔触,写出了伟大的故事。”
《今日美国》的罗杰姆·杰克逊则是说道:“这是一本充满了矛盾的小说,温暖中带着心酸,甜美夹杂着剧痛,种种情绪纠结,正如苏西一家人的解脱之旅……”
《出版商周刊》则称赞道:“非常让人高兴地是,我们有了一本真正的家庭创伤小说,这在美国图书市场上是不多见的,作者许安用一个14岁少女的口吻,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家庭,什么家人,什么是爱!”
也有一些媒体还没有给出评论,但同样的,媒体的评论并不全都是赞美,当大多数人喜欢它的时候,总会有些人跳出来唱唱反调。
比如《华盛顿邮报》的书评人帕特里克·比尔,他的字里行间都表现出对这本新书的厌恶:“我不知道这个社会是怎么了,纽约凶杀案的阴影刚刚过去,遇难者尚未安息,竟然有人以这桩惨祸为卖点写书骗钱?巨石兰登出版公司已经走了歪路,或许贝塔斯曼集团应该重新考虑一下他们的收购提案!”
兰斯把手中的报纸扔在一边,不屑地撇了撇嘴,报纸上总是有些哗众取宠的家伙,骗钱?歪路?哼!
他把这些报纸的评论,好的,坏的,都整理了起来,准备留给许安,毕竟是第一本书,那家伙错过了新书期,肯定不想错过这些评论。
另外兰斯还注意到在一些读书网站上,这本书的评价越来越多,当然有好评,也少不了差评,最有意思的是对作者本人的猜测,因为没有采访到作者本人,兰斯又没透露任何信息,所以现在有人猜测作者就是兰斯本人,还有人猜测是某个有过被侵犯经历的女孩儿。
看到这些兰斯就忍不住笑了起来,真不知道许安看到这些猜测之后会是什么表情。
而此时的许安,则正在牢房里写作,他跟狱警要了纸和笔,开始继续写《暮光之城》的第二部,《新月》。
布莱恩无所事事地在一旁溜达,时不时地看看许安,无聊得要死。
“安,把笔放下吧,陪我说说话?嗯?”布莱恩像是个得了多动症的小孩儿,一刻也停不下来,“我知道你是个作者,但你现在是囚犯!”
“嗯,有不少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狱中完成的!”许安头也不抬地说道。
“哦,拜托,我都快疯了,这个该死的地方是在是太无聊了!”
“这是对你做错事的惩罚,你必须忍受。”许安调侃道,“或许你可以看看我写的这本书,打一下时间?”
“不,你写的太慢了!”布莱恩拒绝道,眼看着许安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叹了口气,又从床底抽出那根铁条,开始在墙上扣弄了起来。
悉悉索索的声音响起,许安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而是继续低头写了起来。
布莱恩继续在和墙较劲,那面墙已经被他扣出了一个小洞,他想这样也不错,扣个洞还可以和旁边牢房的人说说话,而不是整日里面对着一个闷声无趣的作家。
渐渐的,他的动作慢了下来,眼前的景象一阵模糊,然后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该死的!”布莱恩低声骂了一句,又动了几下,却感觉脑海中有“嗡嗡嗡”的声音响起,声音从小变大,最终变成一片轰鸣,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血管里不断挤压,想要跑出来一般。
他打了个冷战,把手中的铁条扔在一边,回到床上躺了下来,顺手抓过毯子卷在自己身上,却又受不了那种束缚的感觉,皮肤上像是起了一片小鸡皮疙瘩,他忍不住挠了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