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名利场 np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是一件集艺术性和视觉性于一体的精品,无怪乎后人评价为“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据说老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也是相当相当的满意,曾经反复重写了好几遍,但总是达不到自己第一次的水平。对此,他本人也不无感叹地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对于这件神仙馈赠的礼物,老王视为传家宝,留给了自己的子孙。

后来他的七代孙智永出家做了和尚,临死前将《兰亭序》传给自己的弟子辩才。中国人普遍对书画珍品都有独占心理,自己欣赏是可以的,拿出共享是没门的。占有了不行,还要让自己的名字随着这些宝贝流传百世,所以今天我们在看到很多书画古董的时候,总能见到上面盖满了大大小小、有圆有方的戳子。辩才和尚也不例外,他把《兰亭序》看成自己的命根子,为了长久地占有,就在卧室房梁上凿了一个洞,藏入其中。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来独自欣赏一番。

唐太宗平定天下后,拿刀的机会少了,拿纸笔的机会就多了。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他尤其崇拜王羲之。当玄奘取经回国后,他特意造了一座大雁塔,想用王羲之的字体刻在塔上,于是想尽各种办法从民间搜集了一千三百余帖老王的真迹。既然是收藏,就一定要收到最好的藏品,找到《兰亭序》就成了唐太宗的终极梦想。皇帝想打听东西自然不是难事,很快他就知道了《兰亭序》的下落。此后,他多次派人去和辩才和尚谈判,每谈一次,价格抬高一次,估计除了江山、老婆,他什么都可以给。

作为一个出家人,辩才的愿望除了早点成仙,就是多占两天《兰亭序》。对于第一个要求,唐太宗当然满足不了,所以生意终于谈崩了,辩才和尚总是以不知真迹下落为回应手段。唐太宗号称“天可汗”,名声好得要命,对于死不合作的辩才当然不能明抢。明的不行,他就来阴的。他想到了一个人——御史萧翼。这人平时点子多,曾为自己立下不少功劳,做这种事是手到擒来。萧翼也不推辞,和唐太宗要了几幅王羲之的真迹就上路了。

萧翼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抛砖引玉”,所谓砖,就是他手中的几幅真迹。他化装成一介书生,坐船来到辩才所在的湘潭永欣寺游玩。辩才懂书法,他也懂书法,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话友。

曾经有一次,辩才和他做抽字赋诗的游戏。辩才抽到了“来”,随口吟道:

初醞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把云同落莫,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

萧翼则抽到了“招”,毫不示弱地回道:

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仪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汎,心猿躁自调。谁怜失群翼,长苦业风飘。

两人打了个平手。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两人如此投机,很快就从话友升级成了莫逆之交。萧翼经常出入辩才房中,其他小和尚也见怪不怪了。

眼见时机成熟,萧翼终于亮出了手里的“砖头”。一天,两人聊来聊去就聊到了书法上,萧翼说自己有几幅祖上传下来的王羲之杂帖,不知道是真是假,希望辩才鉴别一下。辩才看了看,得意扬扬地告诉他,真迹是真迹,可惜不是老王最好的作品,我有《兰亭序》,你有吗?看到鱼上钩了,萧翼故意装出不信的样子,说什么此帖历经二百年,说不定是赝品。辩才火了,让他明天来看。

第二天,萧翼按时赴约,辩才蠢老头子当着他的面从房梁上取下铁匣子,拿出《兰亭序》给萧翼过过眼。萧翼记下了藏帖的位置,趁某天辩才离开的机会,骗看门的小和尚说辩才忘了带净巾,让自己来取,然后混进卧室中,手脚麻利地偷走了老和尚的命根子,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唐太宗手里。皇帝大人龙颜大阅,提升萧翼做了员外郎。对于丢了宝贝的辩才和尚,他装着心胸宽大的样子,赦免了欺君之罪,额外赏赐了绸缎三千匹,稻谷三千石。没了命根子,要一堆钱有什么用?过了一年多,老和尚就气死了。

虽说手段不厚道,但毕竟得到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唐太宗心中的喜悦早已淹没了愧疚。剩下的生命里,他一直占有着《兰亭序》,死后又下诏带进自己的棺材里。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温韬掘开了唐太宗的昭陵,从此《兰亭序》下落不明。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唐中宗为什么心甘情愿戴绿帽子(1)

如果问一百个男人什么事最难容忍,估计一百个都会回答戴绿帽子。寻常百姓尚且如此,古代贵为天下之主的皇帝就更别提了,让皇帝认个错都是件很难的事,何况戴绿帽子。然而,中国历史上的怪事无奇不有,比如晋惠帝就戴了许多年的绿帽子,但却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当然这全都因为他的老婆贾后太强势,他本人也存在智商问题,说到底他还是极不情愿的。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就比较特殊了,他不但戴了绿帽子,而且还戴得心甘情愿,公然容忍老婆的情人坐在自己床上,还笑嘻嘻地看着。这样的皇帝古今无人能出其右,堪称历史之最。

李显原本不叫李显,而叫李哲,是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第三子,李显是后来改的名字。他原本与皇位是无缘的,因为排在他前面的大哥李弘和二哥李贤都是要能力有能力,要声望有声望。尤其是李弘,他以太子身份监国期间颇有一番作为,受武则天挤压的大臣们都极力拥戴他。可惜,武则天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合格到了眼中只有敌人和仆人,没有亲人,包括自己的子女。她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成为化石,先是于公元六七五年毒死李弘,然后又于公元八六○将二儿子李贤废黜,发配到四川。这种情况下,李治只能将时为英王的李显立为皇太子。李显不像两个哥哥那样既有能力又有志向,是个不折不扣的享乐主义者,所以能在太子位上平平安安走到天子。当了三年太子后,老爹唐高宗撇下他们孤儿寡母离去。为了便于他们母子相依,李治让李显在前台当皇帝,武则天在后台当皇太后,皇帝遇到军国大事要奏请皇太后裁决。

这看上去是一个不错的安排,母子连心,一定齐力断金。可惜权力从来都不是可以共享的东西,即便他们是母子。李显刚刚当上皇帝不到一个月,就给自己的岳父连连加官,一直加到宰相,跟老娘连声招呼都不打。其实这倒还是次要的,李显疼老婆而冷落了母亲,长此以往武则天这个婆婆还不得受媳妇气呀。但这件事不属于军国大事,按规定武则天想管也管不着。这个时候,宰相裴炎不干了,他刚劝阻了两句,就被李显当面羞辱了一番。裴炎一气之下,跑去找武则天申冤。两个人合计了一下,在李显上朝的时候,派兵包围大殿,废其帝位,降为庐陵王。

作为前任皇帝,留在京城是不合适的。于是李显先是被撵到均州,然后又赶到房陵。堂堂一个皇帝,龙袍还没穿出褶子,就这么像狗一样被撵来撵去,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这里举一个例子,赶往房陵的途中,他的妻子韦氏生了个女孩,当时连块像样的布都找不下,只好用夫妻俩的衣服把女孩裹起来,这就是日后的安乐公主。不久前还锦衣玉食,现在竟如此潦倒,李显的情绪不是一般的低落。物质条件差也就算了,武则天还把她的这个宝贝儿子划分成阶级敌人,总怕他心存报复,在房陵密谋造反,于是隔三差五地派人去看看这两口子是不是还算老实。

而就在不久前,他的二哥李贤在巴州被迫自杀。有了这个榜样,加上眼前的情形,李显心里别提多恐惧了,生怕和妻子哪天不明不白地人间蒸发。在囚徒一样的生活重压下,李显没有了当初给老丈人封官的豪气,取而代之的是一身晦气和满腔哀气。也许,重压压不了多久他就会自杀,幸好他有一个在当时看来很不错的老婆——韦氏。据《资治通鉴》记载:上(指李显)在房陵与后同幽闭,备尝艰危,情爱甚笃。上每闻敕使至,辄惶恐欲自杀,后止之曰:“祸福无常,宁失一死,何遽如是!”上常与后私誓曰:“异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御。”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房陵的时候,李显一听到老娘的特使来看自己,就害怕得要自杀,韦氏就鼓励他看开些,说不定哪天还会时来运转。李显一感动,就跟韦氏约定:一旦真的重见天日,你想干吗干吗,我一概不管(也包括戴绿帽子)。

唐中宗为什么心甘情愿戴绿帽子(2)

绝境中,如果没有韦氏,李显肯定会提早驾崩,而如果没有李显,韦氏将永远不会翻身。他们是彼此唯一的依靠,所以这种看似荒唐的誓言却是他们最幸福时刻的见证。也许是运气使然,也许是韦氏提前算过卦,总之,李显后来真的重见天日了。在度过了十八年的流放生活后,圣历元年(公元六九八)他被武则天重新立为太子。两年后,即公元七○○年,宰相张柬之联合羽林军发动政变,逼武则天禅位给李显。就这样,李显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两度称帝的皇帝。

二十年畏首畏尾的缩头乌龟生活,一朝一飞冲天,李显疯狂了。他疯狂地享受,疯狂地玩乐,拉着韦氏贪婪地用权力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譬如李显复位的当年十一月,他们两口子就穿着毛皮大衣,到洛阳城观看泼寒胡战。所谓泼寒胡战有点类似于泼水节,不过被泼者要浑身*,不停地手舞足蹈。这种游戏如果在夏天举行还可以消消暑,但当时正值寒冬时节,天气冷得要命,被一盆接一盆的冷水泼打的胡人们简直生不如死。李显和韦皇后却乐得合不拢嘴,整整看了一天一夜。

李显最喜欢的还是打马球,经常在宫里举办马球比赛。为了在有生之年多过过眼瘾,他特意组织了一支实力强大的马球队。在把养女金城公主远嫁吐蕃的时候,他还不忘和吐蕃使团组织一场友谊赛。最初双方各派十人应战,李显派出的是一支二三流的球队,结果连续败了好几场。他觉得好没面子,就派出了自己的王牌球队,只用四个人就把对方打败了。

神龙四年(公元七○八年)的元宵节期间,李显和韦后又玩出了新花样。他们穿上平民装束,混到百姓中赏灯看焰火。大概韦后想趁机多消灭些情敌,就唆使李显给宫里的数千宫女放假,准许她们去宫外看灯,结果一多半宫女出去后就再没回来。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们两口子不是看拔河,就是赏樱花,一年四季,他们就像驴友一样四处游玩,生怕死的时候还有没玩过的东西。

享乐的同时,李显信守自己的承诺,任韦后胡作非为。当年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刚封了没几天宰相,就随着李显的倒台丢了官。韦后为了给老爹讨还公道,就逼着老公封老爹为王。而唐朝的祖制是不封异姓为王,几位大臣为此加以劝谏。李显根本不听,完全照着韦后的话做了。

封王的还只是小事,韦后明目张胆地偷情就是大事了。李显复位,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善于见风使舵,他通过情人上官婉儿的关系,不仅没丢官,反而官拜左散骑常,封郡王。之后又与韦后通奸,给李显戴绿帽子。韦后这人很诚实,偷情就是偷了,也不瞒着老公,还经常叫武三思入宫下棋。李显呢,戴了绿帽子还乐呵呵的,人家两人下棋,他就站在一旁观看。更有甚者,武三思和韦后一起坐在龙床上做游戏,他还给出主意,帮着人家娱乐。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比较清楚了。先是神龙三年七月十一日,不满韦后和武三思的太子李重俊率领三百名羽林军冲入武三思府中,杀死了武三思父子。随后,又带兵冲入宫中,想一举再干掉上官婉儿和韦后。匆忙中,李显带领韦后和上官婉儿登上玄武门避祸。不久大将刘景仁调动了右羽林军解围,李重俊寡不敌众,出逃鄠部县(今陕西卢县)后,被部下谋害。这次事变后,韦后更加肆无忌惮,竟做起了女皇帝的美梦。她和女儿安乐公主于神龙四年(公元七一○年),用有毒的甜饼杀死李显,这个武则天的宝贝儿子死时五十五岁。戴绿帽子最终给李显带来的是杀身之祸。

。 想看书来

挽救大唐帝国的一份检讨书(1)

古代中国的皇帝们都爱乱认亲戚,明明姓王姓刘,偏偏说自己和姓张的玉皇大帝是一家,美其名曰“天子”。既然是天的儿子,继承了神的基因,自然就不会犯错,所以皇帝们一般从不认错,即使是杀了亲爹的大错。但是,个别皇帝偶尔也会认错,写个检讨书,这倒不是因为他们诚实,否认自己和玉皇大帝有血缘关系,而是他们被逼到了墙角的自救行为。这种检讨书有个官方的说法——罪己诏。据说历史最早的罪己诏是商朝开国国君商汤同志写的,比较出名的说法是“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那么,罪己诏的作用有多大呢?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的一份罪己诏,正是这一份百十号字的检讨书挽救了行将灭亡的大唐帝国。

故事的主角叫李适,他的曾爷爷是大名鼎鼎的唐明皇,他的爷爷是斩杀杨国忠、收复长安城的唐肃宗李亨,他的母亲是历史上被假冒次数最多的太后——唐代宗睿真沈皇后,算起来他也是出身名人家庭。然而名人家庭的光环却没有带给他多少幸福,相反,他的人生一直被造反者的阴影笼罩着。

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四月十九日,李适出生于长安的皇宫中。他不仅是父亲的长子,还是爷爷、时为太子的李亨的长孙,而父亲又是爷爷的长子,这意味着他一出生就注定了自己是大唐帝国未来的皇帝。李适的童年正处于唐朝最最繁荣昌盛的时期,当时全国人口一路高涨到六千万,达到了以前朝代从未有过的高峰。在这种背景下,李适的童年还是很幸福的。然而,他的人生刚刚踏入青春发育期,少年时代还没走完第一步,公元七五五年,把大唐搅成一锅大汤的安史之乱爆发了,那一年他才十四岁。叛军先破潼关,再破长安,仓皇出逃的唐明皇老爷子十分狼狈,走时连自己曾经的最爱梅妃都没带,只带了杨贵妃一个老婆就一路南奔了。当时撇在长安的一干李姓宗室和女眷十分众多,其中就包括李适的生母沈氏。从此,他们一个原本幸福的双亲家庭变成了单亲家庭,再也没能团圆过。

李适跟着父亲、爷爷一路颠沛,多年间辗转许多地方,直到父亲唐代宗继位,安史之乱还未平息。战火中接受洗礼的李适迅速成长,曾被父亲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同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并肩与史思明父子展开最后的大决战,并最终取胜。此后他官拜为尚书令,受赐铁券。而他的父亲唐代宗也不是省油的灯,巧妙借助宦官之间的矛盾,铲除了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李辅国。外乱平定,宦官集团又被压制,唐朝貌似迎来了安史之乱后重新崛起的千载良机,但只是貌似而已。

大历十四年(公元七七九年)五月,唐代宗病逝,李适以皇太子身份接任皇位,是为唐德宗。初登大宝的李适回想自己失去的母爱、少年时期的颠沛之苦,决心大干一场,重整大唐帝国的雄风。他在政治上实施多项改革,雷厉风行,大有老祖宗唐太宗的风骨。然而,这时的唐朝早已阴阳失调多年,是唐明皇、李林辅、杨国忠、安禄山、李辅国等多位破坏天才呕心沥血的结果,一两盒救心丸也就治治标,根本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李适的措施看似果敢,但也只是下了一两盒救心丸而已。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