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的冰面,有曾经流动的水纹,还有一朵朵洁白的冰花。孟一苇一袭墨蓝色的长衫,仿佛是这纯洁世界里的异物,就像他手掌心的那只眼睛一样,不知哪天夜里就突然出现了。
又感受到了掌心的灼热,孟一苇无奈的摊开了右手。只见右手掌心正中,有几圈淡淡的纹路,恰似一只半开半合的眼睛,正准备睁开看看这个繁华热闹的世界。
这只眼睛是半个月前出现的。他这段时间都呆在上五府,就是为了研究之前藏在竹杖里的铁棍。这根铁棍黑不溜秋,好像曾经被火烧过。但是当孟一苇握住它的一刹那,就知道这是件什么东西。它不但是整座翼阳城的阵法中枢,还是世间所有神纹的源头。
书院天工府的齐夫子说过,神纹自然存在于天地间。但是人能够读懂神纹,乃至操控神纹,都是从得到这根铁棍开始。
孟一苇这一个月,查遍了书院馆藏,终于将铁棍的前世今生,摸得清楚了些。但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文献上的记载也多数近乎传说。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此物是八百年前煜朝成国之时,由道宗张纸坛带入翼阳城,只是那时的翼阳叫作离火,是为大楚皇都。但是道宗并没有将铁棍,交给即将登基的始帝白煜,而是送给了书院的初代山主,而初代山主就是神纹学的创始者。
在这之前,其实并没有“神纹”这个称谓。但是,道家符文和佛家箴言,已经蕴含了神纹的功效。譬如,符文引雷布雨,箴言镇妖佛魔,就是要调动天地本元,而天地本元就包含了元气和神纹。
但是初代山主提出的神纹理论,则是将神纹摘出来,凌驾于其他天地本元之上,成为独立且完整的体系。孟一苇对神纹理论的理解是,天地本源有三种,分别是实物、元气和神纹。实物就是土壤、水滴、砂砾,是构成世界“静”的基础。元气则是云飘、水流、沙扬,是让世界“动”起来的力量。这两者比较好理解,也与孟一苇记忆深处的那些知识基本吻合。但是剩下的神纹,却有些虚无缥缈了。
初代山主认为,神纹是让土壤凝聚成大地、让水滴汇聚成沧海、让砂砾随风飞扬的源因,是世界诞生之初的胎纹,是让世界“活”起来的本源。
让世界“活”起来?孟一苇有些理解不了!虽然神纹理论中的实物、元气和神纹,基本与武者修炼的体魄、元气和神魂相似。但世界毕竟不是人,人首先是活的,这是前提,然后才能强健体魄、纳气成海、凝聚神魂,反过来则不成立。人如果死去,体魄必将化作枯骨,气海必然干涸崩溃,神魂定然熄灭消散。
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推演,这花花世界如此鲜活,云随风动,雨从云落,大河荡漾入海,小山积土成岳,难道这个世界真的是“活”的,像人一样是活的?
想到这里,纵使孟一苇有超越了这个世界的见识,也不禁一阵恶寒!特别是突然出现在手掌心的那只眼睛,更像是印证了他的猜测,这个天地是活的!
竹杖中已经没有了那根铁棍。铁棍其实是中空的,外壁锈迹斑斑,内壁则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纹路。别人可能拓印出来才能辨认,但是孟一苇双眼特殊,不借助工具,就能放大出来,看的一清二楚。
这跟孟一苇熟悉的神纹不太一样,这些纹路反而更零碎、更规则。虽然不如书院惯用的神纹那般连贯、流畅,但是组合却更复杂、更多变化,像是一朵朵浮刻的铁花。
但是此时,那些铁花都不见了,变成了自己掌心的那只眼睛!
虽然铁棍是翼阳城的大阵中枢,被世人称作“眼”,但此时真正变成了自己手中的眼睛,还是让孟一苇有些莫名其妙。莫名来自于不知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奇妙则是因为,自己现在只要站在翼阳城中,就能感觉一切皆在掌握。
特别是此时身在心湖之上,马上就要登上心岛,这种掌握万物的感觉就越来越强烈。因为,心岛是书院之心,也是大煜都城之心,还是铁棍曾经呆了七百年六十年的地方。
今日来心岛,一是来解惑,二是来辞别。孟一苇想离开帝都出去走走,去看看天地,看看这天地是不是真的存在意志。另外他有感觉,离开翼阳城越远,他手心中的眼睛就会睁开的越慢,在弄清事情之前,他可不想成为翼阳城的活阵心。
书院文献所记载,道祖张纸坛曾说铁棍得自朔方原,而书院初代山主又持铁棍去过宛州大泽,孟一苇准备先北后南,逛完北疆,再去大泽。正好能赶上春暖花开,顺道再看望一下小姑姑。只是,惜朝和铃儿两人就不能带在身边了。
心湖不大,孟一苇已经走上了心岛。他早就看到叔父和公孙夫子正站在露台上,有公孙夫子时常看望,倒让枯守心岛的叔父不那么孤单了。
上了小楼,孟一苇习惯坐在了没有靠背的板凳上。
孟小花看着即使坐下,仍然很高的孟一苇,不禁嘟囔了一句,“我兄长虽然挺拔,也没有这么高的身量,我这个侄儿怎么长的这般高大!”
“跟你一般的矮冬瓜就好了?”公孙小可讥讽道
孟小花怎么会矮,谁不知道当代的书院山长是个身高七尺,胡须炸然的方脸大汉,只是跟孟一苇的身高相比,七尺大汉也有些矮了。
孟小花被挤兑的有些郁闷,吧嗒吧嗒的抽起水烟,又想起公孙小可有伤在身,只好把刚嘬一口的水烟熄掉。
孟一苇也有些尴尬,只好岔开话题,说了来意,“叔父,小可姐,我想出去走一走,这几日就准备出发了!”
“哦?”孟小花和公孙小可都有些诧异。
“这么突然?”公孙小可问道
“我遇到了一些困惑,需要出去寻找答案。”孟一苇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