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唐朝那些事免费阅读 > 第二章 强征河朔(第1页)

第二章 强征河朔(第1页)

最终决定

自建中三年(782年)成德招讨使王武俊诛杀李惟岳自任节度使后,成德曾一度归服朝廷,后来因德宗李适处置不当,导致王武俊与魏博、平卢、幽州联合,形成了四王并立的局面。兴元元年(784年)德宗李适大赦天下后,王武俊又重新归降朝廷,并在巨鹿打败幽州刺史朱滔,受到了李适的嘉奖。贞元十七年(801年)王武俊去世,李适任命其子王士真为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此后对朝廷颇为恭敬,因此,李纯即位后加封王士真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王士真去世后,其子王承宗上表要求袭任成德节度使。长期以来河朔三镇在节度使职位上,一直实行父子兄弟世袭制,朝廷的任命完全流于形式。当年德宗李适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而兴兵征讨河朔藩镇,但最终也被迫以承认这种世袭制而告终。所以李纯接到王承宗的表文后,没有立即批复,而是让朝臣们进行讨论。

当时朝臣们意见不统一,有的人主张贯彻以法度制裁藩镇的策略。而以宰相裴垍为代表的部分朝臣则认为,德宗李适在平卢节度使李纳去世后,允许其子李师古袭任节度使之职。元和元年(806年)李师古去世,皇帝李纯又批准其异母弟李师道为节度使,而现在却不允许王承宗袭任父位,这样会失信于天下,更会让藩镇找到借口生事。

由于意见不统一,李纯没有贸然作出决策,他转而向翰林学士们征求意见。当时翰林学士之一的李绛为此四次上疏,不仅坚决反对对成德镇采取强硬态度,而且更反对在目前局势下对成德镇用兵。

李绛认为,朝廷目前征讨成德的时机尚不成熟,一是成德镇割据多年,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二是王承宗实际已经掌握成德的军政大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固执地改任他人,即使到任也很难取得成功。三是一旦现在用兵,会加重刚刚恢复些元气的帝国的负担。

李绛的上疏让李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其时,李纯并不想再次向王承宗妥协,因为当时魏博镇节度使田季安、幽州节度使刘济都身染重病,都面临着朝廷要承认其后代承袭父位的局面。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那每个藩镇岂不成了和大唐平起平坐的国家?

李绛看出了李纯心里极不平衡的状态,他更看出了李纯由于平定西川、夏绥、镇海三镇叛乱的成功,而轻视了征讨河朔藩镇的困难程度。为此,李绛专门为李纯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李绛指出:西川、夏绥、镇海三镇从地理位置来看都是孤立的,周围处于忠于大唐的州县包围之中,而且发动叛乱的人其根基在当地并不牢固。但河朔藩镇则不同,他们在当地经营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其辖地的人甚至只知道有节度使而不知有皇帝,几十年来其内部十分统一,将士与节度使关系深厚。虽然藩镇之间存在矛盾,但在针对朝廷的事务上,河朔藩镇从来都是一致对外,朝廷如果轻易用兵,河朔藩镇一定会联合起来对抗朝廷。

此外,李绛还指出,大唐的边境并不太平,吐蕃、回纥全都虎视眈眈,如果贸然征讨河朔藩镇,它们恐怕会趁机侵扰边境。

李绛对朝廷与藩镇情况的分析,指出了不可马上对河朔用兵的原因,逐渐让李纯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虽然他对征讨河朔藩镇还处在犹豫之中,但李纯和他的祖父不同,是绝不肯轻易承认王承宗世袭节度使之位的。李纯坚持认为,即使王承宗的节度使之位不经过朝廷任命,朝廷也必须要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让王承宗对朝廷的权威表示尊重并作出让步。

带着这样一种想法,李纯暂时放弃了征讨成德。他提出,王承宗必须向李师道那样承诺向朝廷缴纳两税,同时将德州(今山东陵县)、棣州(今山东惠民)归还给朝廷。

八月九日,李纯派京兆尹裴武前往成德镇治所真定(今河北正定)宣慰。裴武到达真定后,王承宗给予了热情款待。裴武向王承宗宣读了皇帝陛下的诏书,王承宗随后上表检讨自己擅自接任成德节度使的过失,并表示愿意归还德、棣二州给朝廷。

李纯得到王承宗的上表后大喜过望,于九月二十七日发布诏令正式任命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兼恒、冀、深、赵观察使,同时任命德州刺史薛昌期为保信军节度使兼德、棣二州观察使。

从结果来看,这本来是双方皆大欢喜的结果,但很多事情往往越到最终将要尘埃落定时,越会节外生枝。当李纯的诏书已经拟定,但尚未发至德州时,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得到了消息。在他看来,如果成德镇和朝廷关系好起来,那么魏博镇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于是,他立即派使者前往真定,开始了一番挑拨离间。

田季安让使者告诉王承宗,薛昌期暗中与朝廷勾结,因此朝廷才让薛昌期担任信保军节度使。王承宗听完后大怒,在没有认真思考的情况下,立即派出数百名亲兵火速前往德州,将薛昌期拘捕,押回真定,关进大牢。

王承宗态度的突然转变让李纯极为震怒。他认为,王承宗这样做是早有预谋,明显是根本不想归还德、棣二州,而且薛昌期已经被朝廷任命,算是朝廷命官,王承宗擅自拘捕朝廷命官,性质极为严重,这是对朝廷和皇帝的公然藐视。如果就此听之任之,朝廷刚刚树立起来的些许权威,今后恐怕就会荡然无存,眼下唯一的一条路似乎只有用武力解决。

但是在裴垍、李绛等朝臣的极力劝说下,李纯依然做着最后的努力。九月二十日他克制自己即将临界爆发的脾气,依然派出使者前往成德,诏令王承宗释放薛昌期,但遭到王承宗的拒绝,于是最后一线避免战争的希望终于破灭。

元和四年(809年)十月十一日,李纯颁布《削夺王承宗官爵诏》,决定讨伐王承宗。就是从这封诏令开始,李纯就此踏上了征讨河朔藩镇的漫漫长路,同时也拉开了他平服藩镇,实现帝国中兴之治的序幕。

夹攻成德

在李纯颁布讨伐王承宗诏令的同时,任命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为左、右神策、河中、河阳、浙西、宣歙等道行营兵马使、招讨处置使;任命龙武将军赵万敌为神策先锋将;任命内常侍宋惟岳为河南、陕州、河阳馆驿使;任命内侍曹进玉、刘国珍、马江潮等分别担任河北行营粮料馆驿使。

李纯挑选的讨伐王承宗的人选大部分都是宦官,这就遭到了以裴垍、李绛为首的朝臣们的反对。他们认为让宦官监军就已经很不合适,现在又让宦官担当讨伐藩镇的重任,这完全乱了祖宗的法度,而且让藩镇们知道了,会笑话朝廷实在无人可派,进而损害皇帝的威严。

但李纯的内心显然不这么想,半年以来在王承宗的问题上,支持李纯进兵讨伐的一是掌握神策军的宦官;二是部分地方藩镇,而反对动武的则是朝廷的那些文臣。所以这次李纯不顾朝臣的反对,坚决起用宦官为统帅,也是表达出对朝臣反对用兵的无声抗议,更是对朝臣经常对自己形成掣肘的一次抗拒。

十月二十七日,吐突承璀率领神策军从长安出发。李纯亲自在通化门城楼上召见吐突承璀,一再给予勉励,希望他早日平定成德凯旋。虽然此前因为朝臣反对的巨大压力,李纯被迫去掉了吐突承璀河中、河阳、浙西、宣歙等道行营兵马使的头衔,但其进讨成德的统帅地位丝毫没有动摇。吐突承璀流着眼泪表示,一定不会辜负皇帝陛下的重托,然而直到他亲临战场时才知道,打仗这件事儿真不是他这种一直处在深宫之中的人能干的事儿。

战争已经拉开序幕,无论是朝廷还是成德镇都在制定自己的作战方略,成德周围的藩镇此时也在考虑自己的对策。由于成德镇紧靠太行山,东部毗邻渤海湾,因此李纯决定从南北两个方向夹攻成德,所以朝廷进攻成德的军队除了吐突承璀率领的中央神策军之外,另外依靠的就是成德镇周围的藩镇。

当时与成德镇接壤的藩镇中,正北方向是幽州卢龙镇;北方偏西的是义武镇;正南方是魏博镇;南部偏西的是昭义镇;南方偏东的是平卢镇;正东方向的是横海镇;这其中最为担心的当属魏博镇的田季安。

田季安虽然和王承宗始终保持友好关系,但当听到朝廷决定征讨王承宗时,田季安还是表现出了一丝惊恐。他召集部下说:自从德宗李适征讨魏博没有成功以来,朝廷已经25年没有踏上魏博镇的地界。如果现在朝廷大军一旦渡黄河经过魏博讨伐成德,成德失败了,魏博镇也很快就会灭亡。田季安话音刚落,他的一个部将就信誓旦旦地表示愿意带领五千人马对抗朝廷大军。于是田季安决定以武力对抗朝廷,拒不奉诏。

可是田季安的想法却被正在出使魏博镇的卢龙节度使牙将谭忠所否定。

谭忠认为,如果官军一旦在魏博镇受挫,皇帝李纯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举天下精兵进攻魏博镇。到那个时候魏博镇纵使再强大,也是难以抵御的。现在最好的办法是等官军进入魏博后犒劳官军,并以自己的精兵逼近成德镇声称讨伐。同时派人告诉王承宗,魏博镇现在夹在朝廷与成德镇之间进退两难,请他能割出一个城为魏博镇所有,这样魏博镇可以向皇帝报捷,即无反君之名,又可以继续保持两镇之间的良好关系。

谭忠的一席话让田季安豁然开朗,于是他立即派人前往成德说明此意。王承宗欣然同意,下令将堂阳县(今河北新河)、枣强县(今河北枣强)先后让给魏博。然后田季安向朝廷报捷,此后便按兵不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