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有这个习俗,每到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走百病的传统习俗。
走百病又称‘游百病’‘散百病’,要在元宵节这天进行,而且都是妇女们,盛装打扮,成群结队走出家门,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妇人领着,走桥渡危,登山登城楼,摸钉求子等等………直到午夜,从十五安全的度过十六放可归家。
不过那都是前朝前的习俗了,到了大昭也是废弃了一些繁文缛节,直接改成十五这天,农村的妇女们离开家里村子里去附近的山林或田野,城里的妇女们有条件的去郊外,没条件的也是过桥就行了,一般城里都有专门组织走百病的有桥的地方。
不过农村的就方便了,一群大小女人们,私跟着去那山林里走一圈,就跟郊游踏青似的,一路上说说笑笑的,还能拾些蘑菇野菜之类的,来替代“摸钉”。
“好,好,我你们别急,等我先吃口东西。”宋皎笑着说道。
大家也都是被逗得哈哈大笑,也不知道是笑她们太猴急,还是笑宋皎睡懒觉起太晚。
随后宋皎和她们约好一会儿在祠堂那里见面,于是众人就先行离开了!
正月十五的主食就是元宵,也是宋皎从空间拿出来的。
是那种老式纸盒包装的,方方正正褐色硬质盒子,装了满满的一盒元宵,有黑芝麻馅儿、莲蓉馅儿、红豆馅儿、花生馅儿和糖橘皮流沙馅儿的,足足有二十八个,外面还用麻绳绑着一张菱形的红色掉色儿纸,没写字就只花了一个灯笼。
宋皎记得以前小时候最喜欢把红纸拿走,照着电视上演的新嫁娘一样,故意矫揉造作的翘起兰花指,拿着红纸往嘴上一抿,顿时嘴唇便成红色了!
红艳艳的倒是挺好看,就是不小心舔到嘴唇,嘴巴直发苦。
宋皎也很是怀念,拿出来了不少元宵,也是为了过节,提前攒了半个月多点,等空间刷新了三次,她也攒了不少,寨子里一家发了一盒,朱家更是留了各种馅儿的各两盒。
还有山下的工地上,也发了一些应景儿,不过他们人多,只能一人分个两个元宵尝尝鲜就是了!
不过柳一白等三个病号,还有在那守着照看的妙真,则是和朱大毛还有小子们一起,开了个小灶儿。
好在今早上朱十一传来消息,说是静元师太和妙玉已经醒来了,与妙真也高兴的相认了,宋皎便说傍晚的时候,如果他们身体可以的情况下,就让蔡贵去把他们接上山,来祠堂这里看表演看花灯。
今早上的早餐自然不用说,杨玉娘和石小花俩人,蒸了三合面馒头,再弄了俩腌菜,酸辣竹笋和拌了香油的咸萝卜条,又下了元宵。
宋皎一尝,嚯,这是啥馅儿的都给她下了一点儿,不过她不挑,没有特别爱吃的,也没有不爱吃的,总之是吃了个肚儿饱,就喊家里人准备一下一起出门。
大家都赶紧回去拾掇,好好和小鱼穿上了新裙子,还戴上了新做的同色头花。
好好穿着芽绿色小袄月白的比甲,底下则是嫩黄色百迭裙,上面还绣着几支迎春花。
这颜色还挺搭,不过朱好好珠圆玉润的,倒是一朵同色的喇叭花,藏在迎春花里显得格外出众。
不过自家闺女白白嫩嫩的,穿上这个更加可爱了!
而小鱼则是被十分热衷于粉色的杨玉娘,打扮成了一个小桃花,粉粉嫩嫩的,再加上现在养回来了不少,五官小巧精致,颇有些粉雕玉琢的感觉了。
“好看,我家俩闺女真好看。”宋皎赞叹道,孩子有错要改正,倒是有好的一面的事情,丝毫不要吝啬赞美。
朱好好这厚脸皮,难得的害羞了,拉着小鱼就跑了,留下一众大人在身后,哈哈笑着。
女人们要去山林走百病(踏青玩耍),男人们则是要去祠堂那边,帮忙布置花灯展还有表演各种节目的准备工作,以供随后女人和孩子们能更加快乐的玩耍。
这也是宋皎的规矩之一,别的地方她管不着,但是只要来了寨子里,男人们就应该疼女人,对自己媳妇儿好,因为媳妇儿给他生孩子太难了,也要对老娘好,因为老娘生了他不容易,还要对闺女好,因为闺女是爹爹的贴心小棉袄。
这可不是什么女权主义,而是为了寨子里的气氛更加好。
因为人都是感情动物,除了那心里表态扭曲的人外,正常人,谁的心也是个知冷知热的。
一个男人,对家里的父母孝敬,对妻子宠爱,对孩子疼爱,到头来吃香的还是他,因为他会发现家里的气氛很好,他父母过的舒心了就没那么多事,他媳妇儿被他宠爱,反过来也会对他更加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孩子被疼爱着长大,以后也会是个温暖的人。
这样一来,相信只要不是傻子,就不是觉得男人是单方面的辛苦付出了!
其实大昭的女人地位还行,所以除了一些自己没求本事还总是怨天尤人迁怒与家人的败类外,大多数的男人,还都是对自己媳妇儿挺好的。
当然很多大户人家除外,毕竟有钱的男人都是三妻四妾,家里的几个媳妇儿很少有和谐共处的,所以还是寻常百姓好,一夫一妻,恩恩爱爱的,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
更重要的是,哄好了媳妇儿,他们的夜生活不更加和谐了!
而且也能多多的加入造娃大业,早点儿让寨子里规模扩大。
很快,朱家的其他几个女人们,也都收拾妥当了,金宝儿和小冬宝儿被他们的爹爹带走了,也让自己媳妇儿能轻松的去游玩。
不过银宝儿还是跟着石小花的,但是她过来年已经两岁了,说话利落了不少,走路更是稳当,所以也很好引,再说还有宋皎这个奶奶在,身强体壮的,把她放肩膀上架高高楼也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