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cāo虽然拥有出sè的智慧以及优秀的团队,但是他的出身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制约他在政治上迈上更高一层的拖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下曹cāo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董卓,毕竟当初董卓的军队实力在吞并了洛阳北军后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冠绝天下。
就算是曹cāo的内部,在这些老家伙的遥控下会不会出现内耗呢?毕竟除了曹氏和夏侯氏这两家互相依存的家族之外,曹cāo手下将领的来源之复杂可以说空子实在是很多很多。
毕竟,这个年代“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样的话并非什么笑话,被国家统治阶层压抑的太久的士族实际上对国家的概念已经开始淡漠了,士族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掌握政权。
所以曹cāo应该感谢董卓以及作为董卓继承者的李傕和郭汜,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才将士族一大批jīng英老狐狸彻底拖垮,并最终让士族执掌政权的时间推后了数十年。
也正是这个原因,董卓变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jiān臣之一。实际上以他的所作所为,也不过和宇文化及、安禄山之流相差无几。
而且即使是这样,曹cāo依然多次颁布招贤令,一方面是曹cāo真的求贤若渴,希望能够寻找到足够多的人才以便快速恢复和巩固他治下的领土,但是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希望能够藉此打破士族对于官僚体系的垄断进而打破士族对知识的垄断呢?
顺便说一句,同样的事情其实刘备和孙权也没少做,为了确保皇权的巩固他们势必要剪除那些势力颇大的当地世家豪强,同时也能够借机会腾出更多资源来赏赐忠于他们的手下。
曹cāo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能够成功第二个需要感谢的人绝对是他的好基友袁绍袁闪闪。
这里所说的曹cāo的感谢并非指袁绍放弃了获得皇帝的机会,或者应该说不仅仅是。
袁绍作为一名世家子弟对获得皇帝的利弊应该是考虑得很清楚的,就算他考虑的不够周全以他手下的那群谋士的水准也足够将一件事揉成碎末喂给他并附带各种建议。
最终,袁绍选择了放弃挟天子的机会并最终便宜了曹cāo。
只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么?
只怕是未必,曹cāo和袁绍两位好基友的恩怨纠葛显然不可能那么简单。
遥想历史上的诸侯讨董,曹cāo的兵力是最少的,甚至连诸侯似乎都称不上一路,更多的是跟随着他的另一位好基友张邈一起行动,军需供给也多仰仗其。这种状况其实就好像刘备之于公孙瓒一样,只不过曹cāo的名望到底要比刘备大上太多太多,而且和联军高层又都很熟识。
可就是这样少的一点家底,因为曹cāo年轻时那颗火热的急于立功正名的心结果几乎全陪在了独自追击董卓的战场上,同时赔进去的还有张邈派出帮助曹cāo作战的陈留世家子弟卫兹。
不过曹cāo的倒霉rì子显然没有过去,紧接着他从袁绍那里讨了一封文便带着自己的亲信夏侯惇等人跑到丹阳那里去募兵。时任扬州刺史陈温和周昕都和袁绍关系不错,周昕更是曹cāo从洛阳逃出后能够拉起队伍的赞助人之一,当初就曾经给曹cāo调拨了些许人马,所以曹cāo从丹阳募兵的过程倒是蛮顺利的,最终获得了四千丹阳兵。
可是等到曹cāo领着部队北返的时候出事了。
之前曾经说过,丹阳兵虽然jīng锐,但是崇拜强者且纪律xìng相对一般,曹cāo之前的队伍中就有丹阳兵的身影,结果却被曹cāo一战可报销了个底朝天,所以想必当时曹cāo在丹阳兵中的声望即使不是仇恨也是一个冷淡。估计丹阳兵都觉得曹cāo领他们不是去建功立业而是去送死,结果就在沛国龙亢那里,爆发了一次激烈的叛乱。
或许之前就可能有小撮丹阳兵做了逃兵,所以曹cāo这个法家的推崇者在军营中用了重典,这让本就对他不怎么服气的丹阳兵更是心怀不满,最终才酿成了这次叛乱。
不过或许也是因为知道丹阳兵的情绪不太稳定,曹cāo夜里也不敢好好睡安稳觉,所以他的营帐刚刚着火他就能窜出来杀人并最终平定了此次叛乱。
从这件事或许也能佐证曹cāo那句经典的“吾梦中好杀人”矣(一笑)。
最后不管是《三国志·武帝纪》中的“复收兵得千余人”还是《魏》中的“其不叛者五百余人”,反正可以知道曹cāo此次的损失相当之惨,最后不得不灰溜溜的回到了袁绍驻扎的河内(由此可见河内之于联军是多么的重要——袁绍在北,袁术在南,张邈、鲍信刘岱等人在东,三面夹攻才让董卓不得不迁都以躲避联军锋锐)。
可以说到这里,曹cāo基本上丧失了作为一支dú lì势力的根基——没有地盘也没有多少部队。
于是曹cāo不得不像后来的刘备一样成为袁绍手下的客将,身边跟着几个忠心的手下无所事事。而且还不得不参与到袁绍和韩馥的某些曹cāo所忌惮的举动当中,比如拥戴刘虞为帝。
看看,谁说袁绍不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来着,他其实比谁都清楚天子在手的好处,只不过刘虞当了皇帝没名没分一切都需要仰仗他袁绍,而刘协身边不但有一群“爱国忠臣”更重要的是他身边当时聚集了张扬、董承、杨奉、韩暹等一批杂七杂八的军事“贵族”,袁绍好不容易赶走了吕布而且手底下还有一个同样让他不太舒服的麴义,又怎么可能再请来一堆大爷呢?
好,上面这些先按下不表,我们继续说曹cāo……以及他和袁绍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曹cāo能够在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时候认为天下英雄唯有他与刘备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看到了刘备的能力,毕竟曹cāo嘴里说得震天响,但是面对袁绍、孙策等人还是会露出担忧的样子就证明曹cāo绝对是将这几位当做非常麻烦的对手。他真正感慨的是他与刘备的相似。
同样出身并不好(一个宦官后代,一个是平头百姓),同样善于隐忍(曹cāo屈居袁绍之处,刘备那就更不用说,飘零半生),同样有着别样的人格魅力,同样是腹黑学的宗师级人物。
曹cāo看刘备就好像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所以他称赞刘备的同时也是肯定了自己。
好,原本是要将曹cāo和袁绍的基情故事,结果竟然扯到曹cāo和刘备之间不得不说的秘闻了。
在袁绍那里待了许久的曹cāo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继任被兖州刺史刘岱杀死的东郡太守桥瑁的新任东郡太守王肱面对强悍的黑山军显然没什么太好的办法,被打的落花流水。
也正是从这一刻起,曹cāo的运气重新变得好起来,不,甚至可以说好的有些让人吃惊。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以于毒、白绕为首的这次黑山军入寇事件发生的时间基本上与袁绍和公孙瓒发生界桥之战的时间相差无几,虽然不能说这是公孙瓒和黑山军的默契,毕竟当时还有公孙瓒在渤海一带击破黄巾军的战例,但是这显然表示在争夺冀州的关键时刻,袁绍却不得不面对两线作战甚至是三线作战(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加上平原令刘备所在的东线)的窘况,所以直到此时,曹cāo终于再一次有了领兵的机会。而这时候曹cāo麾下的士兵,估计不是袁绍划给他的便是他在袁绍授意下或者默许下招募的,估计原本属于袁绍但是和袁绍关系相当糟糕的清河人朱灵便是这个时候来到曹cāo麾下的。
于是乎曹cāo破白绕于濮阳,又在初平三年chūn逼走于毒,大破眭固和于夫罗。然后从东郡太守一步步顺利的在陈宫和鲍信的帮助下成为了兖州牧并兼并了已故的鲍信的势力,这样终于算是稳住了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