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令人惊叹!”
庞震华赞叹道。
陈浩谦虚地说道。
“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进。”
陈浩开始大量的测试模型假肢。
他将机械手指连接到一个生物体模拟器上,用来模拟真实的触摸和力度。
在测试过程中,陈浩专注地观察着模型手指的运动,准确判断每个指节的灵活性和指力。
他不断调整各种参数,不断优化机械手指的性能。
而每次调整之后,他都会与王华、杨晓阳和其他研究人员一起讨论结果,并进行改进。
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逐渐掌握了机械手指的控制技巧,并且在触感反馈方面也有了显著突破。
在一次测试中,陈浩将机械手指放在一个小碗里。
随着机械手指轻轻碰触到碗壁,他能明显感受到微弱的反馈信号传递到自己的大脑中。
这给了他无比的喜悦和满足感。
接下来是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让机械手指能够拿起并放下一颗口袋里装着硬币的小水杯。
陈浩集中注意力,在无数次的尝试中,终于成功了。
他眉头微微一皱,意识到机械手指的反应速度还不够理想。
“我们的下一步目标是提高反应速度。”
陈浩说道。
王华点点头。
“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文献中找到了一些相关研究。”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更高频率的信号传输,进一步提高机械手指的响应速度。”
陈浩思考片刻后表示同意。
“好主意!”
“我们立即开始调整参数,并进行新一轮的测试。”
随着调整的进行,机械手指的反应速度逐渐提高。
陈浩能够感受到每次指令发送后,机械手指迅速做出相应动作。
他放在桌上的钢笔被机械手指轻松地拿起和放下,就像真实的手一样灵活自如。
这个突破让陈浩和团队兴奋不已。
然而,在突破性进展之后,他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庞震华担心模型假肢是否能够适用于不同身体状况和残缺程度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