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出苗率不是百分百,但按照赵老爷子的话说是:
“基本五粒种子能活三粒,出三颗苗,这算好的了。按照这长势,十一月份指定能熟。”
赵老爷子对玉米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狗剩,现在他每日大部分时间都蹲在老宅后院里,那的一亩三分地从来没受过这等高档待遇,赵老爷子基本上三天一浇水,五天一翻陇,七天一除草。
看到第一颗小苗冒出来时,赵老爷子当天晚上还喝了点小酒,高兴地手舞足蹈的,比看到狗剩高兴多了。
同时,白常文来时也告知他说,赵岳已经带着种子到了闽地,并得了闽地守备的支持,找到了几个老庄稼把式,将那些玉米种子种了下去。
淳县侯那倒是一走就没了动静,京城水深,他们是去赴鸿门宴的,不能轻举妄动。
密水这边又没有什么重要的长辈需要随时汇报情况,因此不论是白常文还是赵小山都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
赵小山这两天已经把作坊上下打点妥当,该吩咐的吩咐,该安排的安排,他马上要远行了——给李伯玉当书童,跟着他一起去青州府参加秋闱。
这次出行多则两月少则一月,算是他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出远门。
为了解决后顾之忧,赵小山掂量了一圈还有什么没做的:没实验制作琉璃;没实验活字印刷术;村里学堂还没分班,第二个夫子始终没招到人;没和他娘说二姐的婚事。
前两件事一时半会也没有时间实践了,第三件事他决定求助白常文,并承诺如若有秀才愿意到古仙村学堂教书,他可以负责对方以后科考的所有经费!
第四件事倒是可以立马解决,不然他娘看着娇娘始终没定下来心里该着急了。
毕竟再过几个月,赵娇娘就十八了。
这年龄在乡下确实算是大龄待嫁女了,哪怕他家再有钱也很难找到合适的。
对比一下李安家,被赵小山拒绝后又将目标对准了村里的教书先生马恭回,打听清楚情况后,李安已经托人和马恭回透话了。
当时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赵小山也不清楚,当时正好赶上小刘氏和狗剩这件大事,那时候他人仰马翻的,也没顾得上问。
只听说马恭回没立刻拒绝,说要回老家问问爹娘的意见。
这倒很出乎赵小山的意料,他以为按照马恭回的性格会第一时间拒绝的,谁知道他这回话竟是透着要同意的意思。
李小翠毕竟是村里一枝花,马恭回少年慕艾也算正常。
只不过,李小翠今年才十五!
女儿刚满十五李安就急成这样,可想而知刘氏对赵娇娘有多急了。
因此,当刘氏从小儿子嘴里听说他竟打算将娇娘配给李球这件事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她愣愣的站在地上,眼睛嘴巴瞪得老大,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半晌后,却像突然上了发条的机器人般,迅速后退冲出房门。
赵小山还以为他娘咋的了,急忙跟了上去,还没走两步就见刘氏又折了回来,手里举着一根藤条,劈头盖脸的朝赵小山冲来,嘴里大声骂道:
“赵小山,你个缺心眼子的瘪犊子,我他娘的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