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请爹和娘,”连守信和张氏商量道,“大哥、二哥和三哥也请来吧,这样看着和美。”
契约已经立好了,也不怕谁再呱噪,连蔓儿就没有反对。
连守信和张氏回三十里营子请连老爷子,连蔓儿、五郎和小七依旧留在酒楼里。吴玉贵就住在镇上,因此他的家眷先到了,来的是吴玉贵的媳妇王氏,还带了他们的一儿一女来。
吴家显然家境不错,三个人身上穿的都是潞绸的衣裳,王氏和她闺女的头上、耳朵上和手上都戴着金银的首饰。
大家忙相互见了礼,连蔓儿几个要管王氏叫吴三婶。她带来的儿子名字叫做吴家兴,今年十六岁,比连蔓儿几个要年长。吴玉贵的女儿吴家玉却只有十一岁,比五郎小,却比连蔓儿和小七大。
吴家兴虽然十六岁,却颇为老成,到了后,就和王氏说要去吴玉贵那边。
“你去吧,把你五弟也带上。”王氏就道,“五郎,你去跟你三叔和家兴哥坐着去。你们爷们一处说话,我们娘几个说话。”
“哥,你去吧。”连蔓儿也推了推五郎。五郎听听吴玉贵那些人说话,也能开阔眼界,多长些见识。
五郎就和吴家兴都坐到吴玉贵身边去了。武仲廉、吴玉贵那些人说话,五郎只是倾听,吴家兴偶尔能跟着说上一两句,显然平时吴玉贵是带他出来应酬的。
打发走了吴家兴和五郎,王氏就拉着连蔓儿和小七的手,和她们说话,不过是问她们多大年纪了,在家里都做什么,又询问张氏和周氏等人。吴家玉安安静静地坐着,她长着一张圆圆的脸蛋,皮肤非常白净,两只眼睛很大很漂亮,眼光和连蔓儿对上的时候,就会微笑。
大家交谈了一会,连守信和张氏已经请了连老爷子来了,不只连老爷子、连守仁和连守礼也来了,周氏和连守义没来,连枝儿跟着张氏来了。
众人自是又相互见礼、寒暄了一番。看人都到齐了,武仲廉就吩咐开席。男人坐了一桌,女眷们坐了一桌,他们刚坐下,吴家兴和五郎也坐了过来。
“爹说那桌子太挤,让我和连五弟过来坐。”吴家兴道。
“也好,我还怕你坐在那桌,小小年纪就要喝酒,可怎么了得。”王氏就笑道。
大家都坐下用饭。张氏和王氏坐在一起,自然是有许多话说。
“怎么二姨没来?”王氏就问张氏。王氏是跟着吴玉贵他们称呼周氏为二姨。
“娘她老人家身子不大舒服。”张氏笑着解释。
“我听我们大嫂说,二姨可极少出门。”王氏就道,“改天可要去看看她老人家。”
王氏这是客气的话,张氏也笑着询问吴家的长辈,两个人客套了一番,话题又转到几个孩子身上。
张氏就不住口地夸吴家兴少年老成,以后肯定有出息,吴家玉又漂亮又安静,有大家闺秀的样。
“……就是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也比不上。”
王氏听了自然高兴,也没口子地夸连蔓儿几个。
“……多能干,又有主意,这么大点的小人儿,就能上集来卖东西了。他三叔说过几次,就是不知道是你们家的孩子。”
“还有枝儿,今年十四了?哎呦呦,出落的多水灵。我看着,咱这十里八村的姑娘都比不上她。听我们大哥、大嫂说,枝儿还有一手做菜的绝活,这真是什么样的娘,什么样的闺女,这孩子可是得了你的真传了。”
王氏嘴里的大哥、大嫂指的是吴玉昌夫妻俩,那关于连枝儿做菜的话,自然是才因为上次操办分家的宴席。
吴家兴和吴家玉都抬起头看连枝儿。连枝儿听王氏这样夸她,又见吴家兴兄妹看她,就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脸上染上了一抹红霞。吴家玉还没什么,吴家兴忙转开了视线。
“……可没嫂子你夸的那么好。”张氏就笑道,“不过咱们庄户人家的孩子,屋里屋外的活计,自小就会的。枝儿粗手笨脚的,好在还勤快。”
能做出一桌酒席,怎么可能是粗手笨脚,勤快这却是最好的品质了。
连蔓儿一边吃菜,一边听着王氏和张氏互相夸奖对方的孩子,对自家的孩子似乎谦虚的很,但实际上却都很有技巧地夸耀着,不由得心中暗笑。
“姐,二伯咋没来?”瞅了个空子,连蔓儿小声问连枝儿。
按说有这样吃喝的好事,连守义没道理不来的。
“二伯刚从西村回家去,是让人给送回去的。”连枝儿也小声道。
“他咋啦?”连蔓儿问。
“不知道咋回事,说是把腰给扭了。”连枝儿答道,“爷问他是咋扭的,他说的含含糊糊的。”
连守义怎么会扭了腰,他出去闲逛,又不是去干活了。连蔓儿想到这,心中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