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如今工农兵大学主要是半“工”半读,主要培养能动手的技术性人才,确实几乎没可能一毕业就能任职厂长。
三是他从谢玉瑶的行为中嗅到了一些端倪。她和杨淑梅暗中督促众知青看书学习,又有赵建斌和于文江自学高中知识,貌似在为未来做准备。
而自她省城回来后,有一天刘支书来到知青院后院,走时带走了不少书籍,更是佐证了他的猜测。也许用不了多久,他会有更好的深造机会。
同为工厂管理层的杨淑梅第二个表态:“我也不想报名了,与其举荐入学,我更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未来某一天考上大学。”
她早已跟谢玉瑶有了未来之约,在这关系到知青队成员未来人生走向的岔路口,她不再藏着掖着,直接点名了考大学之事。
谢玉瑶看她那么坦诚,也干脆道:“我经常听收音机和看报纸,猜测未来很大可能会恢复高考,你们认真考虑清楚,是再坚持一段时间通过高考进入名校,还是现在报名竞争工农兵大学。”
“我更想选择前者,因此我也不报名了。”吴丽红紧接着道。
年初她从老家回来,就已经得到谢玉瑶的提示,从此,高考就成了她的学习动力和人生目标。
跟谢玉瑶走得比较近的陈凯和于文江也出言放弃这次机会,于文江是早已把目标定位在高考上,而陈凯则是相信李卫东和谢玉瑶等人,做出和他们一样的选择。
向文山和贝晓两人到一旁商量之后,也表示不报名了。既然谢玉瑶对未来高考恢复那么有信心,他们没理由不相信,与其现在一人去工农兵大学,导致两人分居两地,不如约定一起考大学。
最后就剩下何文耀和于文波两人,众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他们。
何文耀咬牙道:“我年纪不小了,与其指望不确定的未来,我更想试一试。”
剩余于文波一人,他说想跟父母商量一下。
一夜之后,于文江决心报名。
他觉得自己在青山屯就像个废人,就算未来能恢复高考,以他的资质也上不了好大学。而若是进了工农兵大学,学校每月都会发生活补贴,他就能养活自己了。
报名截止之后,红旗公社曹主任看到名单,微微皱眉:“为何青山屯只有两个知青报名?”
要知道,其他生产大队几乎所有知青都报了名,青山屯却只有寥寥两人。明明往年青山屯也有不少人报名的啊!
“我再三跟刘支书确认了,他明确表示就两个知青。”传送名单的干事解释,他想到一个违和之处,“主任,说起刘支书,他的侄儿也没参与这次举荐,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曹主任听了沉默好一会,才道:“就按名单去筛选,先去收集他们的背景和下乡以来的表现。”
几天后,曹主任就收到厚厚一叠调查报告,青山屯的两位知青的资料放在最上面。
曹主任拿起于文波的资料扫视一遍,转到左手拿着后,右手又拿起何文耀的资料看。
由于青山屯谢玉瑶、李卫东等知青表现得很优秀,他私心里想给青山屯知青队一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