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利润不平均率”体系中弱势的一侧。而体制内的价值判断标准,其实是
对于人才的一种不公平——因为“人才利润不平均率”为害最集中的表现,就
是体制内学术机构给知识分子的报酬。
5,是否还要考博士?“如果在高校待着,读了博士应该比不读有用,起码
将来上职称等是有用的”。考博士,仅仅是为了将来评职称用吗?求求你啦,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会强烈反对。因为你在这里流露的,是对于“职称”的
膜拜,而不是对于“博士”所象征的有价值的东西的追求。你对于商业缺少激
情,但好像你对学术也不感兴趣。
其实,博士及其象征的学术研究,与MBA及其象征的管理实践,根本不存在
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不是大米小米的区别,它们是苹果橘子的关系——橘子
红了,苹果也会甜起来的。无论是搞学术,还是做管理,都有它自身的价值规
律,都有它独特的存在理由。即使在中国这个人才利润不平均的时代,其实二
者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价值。问题不在于你是否应该考博士,问题在于你到底为
什么要考博士!
假如你要考博士,你的思路应该是:通过考博士,进一步研究中外的管理
思想和理论,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题,一辈子深入研究、授课、写论
文、出书、做报告,参加达沃斯特论坛(只是不要陪同牟其中这个骗子),出入
博敖经济峰会(假如见到龙永图请代我向他致敬)。愿意时,就给企业提供一些
管理咨询服务,不愿意时,就在自己家里认真钻研古今中外管理思想和理论,
沿着学术道路,作为一个学者,为了中国管理科学的成熟,前进!
事实上,做到这一步,你的经济收入也不会太少。稿费课酬长流水,企业
讲座金钱雨。因为你的学术名声,说不定会被几个大型企业请去做独立董事,
拿着丰厚的袍金——这是我从香港人那里学来的词汇,好像指的是董事的酬
金——回来一数,一次董事会的收入可能就超过了一年的基本工资!啊啊,人
才利润不平均率,原来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把它一举打碎的!
北大著名教授朱青生(“漆红桂林一座山”和《十九扎》的作者),有一次
()好看的txt电子书
亲口对我说:当一个学者在学术上达到一定的高度,生命所需要的最高财富他
就都会拥有:这个最高财富并不是金钱物质,而是人生最高意义的精神的实
现。我非常深刻理解他的话。当时,作为走出了北大也就走出了学术、进入了
新东方也就进入了市场的我老人家,恨不得找个地洞钻到底下去。因为我知
道,一个人的精神的实现,才是真正的富有与真正的幸福,真正地实现了他自
己——我感到了我自己的苍白!
对不起,我可不是在宣传一种自相矛盾的思想。一会儿崇尚金钱,一会儿
崇尚精神。你可以读一读《图穷对话录》里的第一篇“丹麦公主”,就知道我
的真正思想了。
我的真正的思想是:我们追求精神,但是不蔑视财富;我们追求财富,但
是不背弃精神。有人会在创造财富时成为世界第一,但在精神追求上也成为绝
代佳人——比如在世界各地创办“开放的社会”研究所的索罗斯、创办了汕头
大学和东方商学院的李嘉诚、捐献100亿美元资助人类攻克癌症、艾滋病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