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赵长安把马家的事情给上午出去的人讲了一遍。
贺苏桐叹口气,“造孽啊,还是个未出嫁的姑娘。”
本来还没嫁人就大了肚子,已经是一件丑闻了。
现在还闹得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姑娘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而且跟着她来的两个姐姐,一会影响到她们的婚事。
估计就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搏一搏。
年都要过了,雪这才停了几天,通了路,这会各家各户都开始走动了。
虽然经历了山洪,但是现在也因祸得福住上了新房子,还有好心的京城小姐资助。
乡亲们路上遇到还是高高兴兴的互道一句新年好。
下大雪封在家里过年,也适应了新房子。
这会儿都忙着添置差的家具,或者哪里住的不习惯,请人来调整调整。
天天都有人去村长家借牛车要去县上。
梨花村就村长家和马家有牛车。
村里人宁愿自己走也不愿意去借马家的牛车。
村长的牛车就排着队借,牛都累瘦了,每天跑好几趟。
之前村民搭棚子的聚集地成了新的村里妇女们闲聊的地方。
赵老太抓了几把炒的南瓜子,去老姐妹聊天去了。
牛婶子吐了南瓜子,“这几天你们家要去县上不?”
周婶子揣着手,被冷风吹得抖了抖。
“我家打算去县上买些种子什么的,新房子还有些缺的东西。”
“但是村长家的牛被借走了,都排到五天后了。”
“这会正纠结着等牛车还是直接去买
了搬回来。”
其他几个婶子、婆子也纷纷点头。
“是啊,我去的时候,都没排上号。”
“村长说牛得休息一阵,暂时不借了。”
已经借到牛或者已经排上号的就高兴多了。
“还好我去问得早,明天就轮到我家了。”
“哈哈哈哈,我就知道肯定很多人去借,路一通我就去借牛车了,今天我男人和儿子就去了县上买东西了。”
说着说着就开始说起为了方便,还是有牛车好。
但是买头牛太贵,好多都是买小牛犊,慢慢养大。
而且牛还要去地里干活,牛拉车还要单独训练,太瘦的牛还不行。
正说着这个问题,赵老太也起了买牛的心思。
上去去一趟县上是用的陈景之的马车。
马车快是快,就是人一多就不好坐,而且一匹马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