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祸已经让百姓处于崩溃的边缘,老天竟然也来插一脚。这一年五月到七月,江南鱼米之乡竟然遭遇几十年不遇的伏旱,致使大片良田干枯开裂,颗粒无收。不只是粮食问题,干旱严重的地方甚至连水都没有,很多人都是被渴死的。
百姓们精神崩溃之下,怨气冲天,不知怎么的,“皇帝宠幸妖妃,天降惩罚”的谣言很快传遍天下。百姓无权无势,实在过不下去了就聚众闹事、哄抢、占山为王,甚至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还有小规模的农民起义。
各地叫苦的奏报如雪花般传到朝廷,云桥仿佛被人当头棒喝,一下子清醒过来。
看看她究竟都做了什么?为了给飞扬报仇,她竟然害得天下动乱,百姓死伤无数。不管她有多大的仇怨,百姓们何其无辜?这样严重的旱情,是上天给她的警告和惩罚么?
她虽然也预想过提高赋税和劳役会加重百姓负担,一举摧毁大秦李氏皇朝的民心基础。可是,她以为后果没有这样严重的,百姓们苦一点,还是能够生活下去的。她以为等天下换了主人,减轻赋税,很快就好了。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天灾,百姓们已经到了生存的临界点,老天再来压一下,叫他们如何承受得住?
怪她!都怪她!
李明道隐约猜到子矜的想法,安慰道:“天气无常,干旱哪朝哪代没有?与你有什么相干?不要将那些无知愚民的话放在心上,朕知道,你是最善良的女人。”
云桥不断摇头,不断哭泣。不是的,她一点都不善良,她是妖女,她是借尸还魂的妖女,她果然是来祸害天下苍生的。
“皇上,不如立即将役法费了吧!”她的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必要再祸及天下百姓了。
()
“不,不行。”李明道摇摇头。“朕知道你的心意,你是可怜那些百姓吧!可是,子矜,新的役法刚刚实施,怎么能轻言废弃?如此,将朝廷威信置于何地?更何况,今年天干,河道枯竭,正是疏通河道的最佳时期。更何况如今天干,很多人没有粮食没有清水只会饿死,朕不如扩大运河开工范围,征集更多的民工抓紧时间抢修河道,民工们有事情做,就有粮食吃,至少不会饿死。”
云桥粗粗听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这就是以工代赈吧!可是……“这么热的天气,躲在房子里都热得心慌,让那些民工顶着烈日赶工,他们怎么受得了?还有,一下子征集那么多的民工,朝廷的粮食够么?”
“你放心,朕会下旨工部督监之人,早上卯时(早上五点)开工,巳时(上午九点)休息,晚上酉时(下午五点)开工,戌时(晚上九点)休息,避开烈日就好。至于粮食么,将这些民工征集之后,朝廷赈灾自然也少了许多负担,将这些赈灾的粮食运到工地,岂不是一举两得?”李明道拍拍云桥的肩,想来早有计较。
“这是谁出的主意?”云桥听出来了,想来李明道早就找人商讨过了。
“这是桑爱卿的意思,朕以为可行。”
“为何以前我没有看到过这些奏折?”
“朕担心你知道了难过,所以事关运河吉灾情的奏折朕都是在勤政典批阅的。”
云桥怔了怔,他竟然扣下了江南灾情的奏折,是怕她伤心难过么?
晚上,云桥与凌夏谈及此事,凌夏轻轻拥着她,说:“这件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今年江南百姓确实辛苦,但很快就好了。如今各地都有乱民暴动,我们在各地的势力正急速膨胀,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云桥明白,凌氏很多人都在地方守备军,官不大,太平年间更是无所事是,被地方的文官压得死死的。但如今有了战事可就大大不同了,乱民暴动需要镇压,文官需要保护,武将的权利势必得到加强。
云桥还想说什么,不想凌夏忽然道:“对了,昨夜兄弟们抓到一个刺客,今天审问的时候他说是你父亲。”
“我爹?”云桥吃了一惊,但随即就明白了。想必爹爹不死心,还是想带她离开吧!
“你要不要过去看看?”如今的皇宫,可说是凌夏的天下了。皇帝也就还有一支暗卫握在手里而已。禁卫军里底细不明的人都被他陆续撤换出宫了。
云桥想了想,摇摇头。
“放了他吧,告诉他,我不会跟他离开的。”
“他想做什么?”之前云桥与父亲见面,凌夏只知道个大概。云桥心里难过,并没有跟凌夏讲太多的事情。
“他知道我们的计划,想带我离开。”
“他怎么知道的?”凌夏不由得紧张起来。想想看,谋逆大事,竟然还有一个知道自己底细的人不在掌握之中,换了谁都要担心的。
“他猜的。”云桥这才讲自己出生前后的事情跟凌夏说了一遍。
“若不是他从中阻挠多事,我们早就团聚了!可恶!”凌夏仍旧愤愤不平。“不行,云儿,你爹不能放。”
云桥细细一想,跟着点了点头,爹爹既然在意李氏江山超过与自己的父女亲情,那么他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