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第三帝国的最后秘密 > 第一章 大战揭开序幕(第1页)

第一章 大战揭开序幕(第1页)

三点整,几颗照明弹升上了夜空,把库斯特林的桥头阵地映得一片通红。几秒钟令人窒息的寂静过后,突然间山呼海啸,奥得河畔的凹地延伸至法兰克福的地方都被震得抖动起来。像一个幽灵伸出了它的手那样,从一些地方直到柏林,警报声尖叫起来,电话发出尖锐刺耳的铃声,书籍纷纷从书架滚落到地上。红军于一九四五年四月十六日,集结了二十个军的二百五十万士兵,四万多门迫击炮和重型火炮,以及一字排开的数百门喀秋莎多管火箭炮和三百门自行火炮,发起了这场总攻击。莱岑、泽洛夫、弗里德斯多夫和多尔格林这些地方,处处是冲天的巨大火柱,由炮火构成的火墙,泥土四溅,碎片横飞。成片的森林都燃起了熊熊大火,有几个幸存者事后曾回忆起这炽烈的风暴,说它席卷着整个大地,把一切都变成了冲天大火和烟尘,风暴过后,留下的是成片的废墟。

半小时后,这震耳欲聋的轰炸声戛然而止,又出现了几秒钟令人窒息的寂静,听到的只是火焰的劈啪作响和风的号叫声。随后,在苏军的阵地上,一道探照灯的光束直刺夜空,给其他一百四十三盏探照灯发出了打开的信号,它们各相距二百米,分布在开始厮杀的阵地上。这令人头晕目眩的光带首先照到的地方,是一片满目凄凉的土地,再往前几公里,就将泽洛夫高地照得如同白昼,这就是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格奥尔奇?K。朱可夫元帅当天的作战目标。开始这场战役的命令是这样的:“抄近路把敌人打回柏林去,占领法西斯德国的首都,在它的上空升起胜利的旗帜!”

这像戏剧舞台上的聚焦灯光,是在苏军作战处作为朱可夫的“秘密武器”讨论通过的,被证明是带来惨重牺牲的失算。面对某些人的反对,元帅坚持认为,先期升腾起来的大火,会令敌人晕头转向,会把已毫无斗志的敌人“烤得”完全丧失战斗能力,这样,就能在第一波冲击中一举占领他们身后那约三十米高的由洼地和山坡构筑起来的高地。可是由烟雾和因猛烈炮击散发在阵地上的蒸气所形成的厚厚烟障,不仅挡住了探照灯的灯光,而且让进攻的士兵们在乳白色的昏暗中手足无措,越发迷惘。此外还表明,苏军的最高指挥官完全错误地估计了这个沟渠交错、潮湿泥泞的沼泽,和排水渠横贯其中,在那个季节恰好是春天发水、难以行走的复杂地形。运兵车、牵引车以及各种各样的辎重和装备,都陷在了泥地里,而且越陷越深,最后只得放弃。

但最为糟糕的,是熟悉苏军带兵作战军官作战方法的维斯瓦军团的司令,戈特哈德?海因里希大将,在战役开始之前不久,他刚刚收复了前面的防御阵地,这样一来,炮火攻击基本上是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当随后而至的步兵在密集的坦克的带领和伴随下,挥着旗帜,尖声叫喊着从烟雾中冲出来时,远远处于劣势,由精疲力竭的部队拼凑起来的防御士兵,只是耐心地等候着,直到他们冲到够近的地方,方才对着蜂拥而至的士兵胡乱扫射一气。与此同时,数百门高射炮低垂的炮膛里炮弹齐发,不一会儿,成群结队开动着的坦克车,只留下影影绰绰的轮廓。天色放亮时,进攻者损失惨重,这次冲锋被击溃了。

第一次进攻失利后,朱可夫命令发起第二次冲锋。他对失败懊恼不已,几乎陷入绝望,再加上明显地表现出恼怒的斯大林的催逼,他对原先的进攻计划做了修改,命令在后方阵地的两个坦克兵团提前投入战斗。本来是想用它们在德军防御屏障上撕开一个大口子的,现在它们挺进到了战斗现场,使得原本就乱成一团的身后战斗部队更加混乱不堪。它们行驶在阻塞的公路上,拼命地穿越迷失了方向的部队,因而阻止了炮兵们转换阵地,切断了给养和供应的运输通道。再者,因为它们与其他部队没有任何配合就进入了战斗阵地,因此引发了一场不可救药的混乱,并马上导致苏军军事行动的全面瘫痪。朱可夫集团军中一名高级军官,大将瓦西里?I。崔可夫在四月十六日晚记录道,苏军未能完成他们的计划,在某些地方“没有前进一步”。在大战开始后的第五天,占领柏林的计划落空了。

设于帝国总理府地下避弹室的希特勒大本营,几天来就在不安、焦躁和近乎麻木的屈从等混杂的心态中,等待着攻击的到来。第一批有关暂时取得阻击胜利的报道,再次燃起了纷乱的、像吐火女神那样渴求胜利的希望。希特勒毕竟还在布置着,让政府机构所在地,尤其是总理府的周边地区做好抵抗的准备,部署反坦克大炮和掷弹筒,并到处设置射击孔。中午时分,他发布了《给东线士兵的日令》,该命令发誓要把“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这个死敌”斩尽杀绝,并坚信来自亚洲的攻击“这次也会在德意志帝国的首都前碰得头破血流”。“你们在东方的士兵都知道,”命令继续说道,“什么样的命运会特别威胁着德国的女人和孩子。老人、男人和孩子将惨遭杀害,而女人和姑娘则可耻地沦为军营里的妓女。剩下来的人将被押往西伯利亚。”

在早先发起的一月进攻中,红军就已抵达了奥得河畔,在离开法兰克福三十多公里的北方城市库斯特林的多个地方跨过了这条河流。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它成功地建起了长约四十公里,有些地段纵深达十公里的桥头阵地,形成了对直至尼斯河的整个“尼伯龙根阵地”的巨大威胁。直到三月初,德军方面才开始在柏林城里和城市的外围构筑工事,设置阻挡坦克前进的路障和加固原有的阵地。但在苏军起初停止前进时,这一既是应急也是一直在构筑的防御体系的建设,却莫名其妙地停了下来。工程的停工主要还是希特勒自己的原因,他越发顽固地认为,必须守住奥得河畔的首都,部队决不可以离开指派给它们的前线阵地。“要么挺住,要么灭亡!”这是在无数个命令和坚持到底的呼吁中反复出现的口号。

与苏军对峙的,是赫尔穆特?魏特林上将的第十六坦克师,稍向南一点,主要是特奥多尔?布塞上将指挥的第九军。海因里希大将向属于他指挥的这两支军队指出,朱可夫的部队一旦突破取得成功,他们就有被合围的危险。他还反复警告说,抵抗只能坚持很短的一段时间,然后会缺少经过步兵训练的作战力量,缺少武器弹药,没有足够的给养,尤其是士兵们筋疲力尽,最终导致失败,但是这一切都是白费劲。可希特勒认为意志会弥补任何物质上的劣势,这一坚定的信念,与戈林、邓尼茨和希姆莱等人某些傲慢的、从来没有兑现的允诺一起——至少在眼前——把长时间内被忘却的,只是被希特勒自己人为地维持着的信心又捡了回来。最后,用汽车把新组建的几个人民冲锋队送上了前线,以阻挡朱可夫的军团和摩托化部队。还在电台播报“几千名柏林人随着他们的部队前往前线”的消息时,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没投入战斗就已命归黄泉。控制着整个城市上空的苏军战斗机,发现了已在半路上的长长车队的几辆车,几次俯冲扫射,就把它们给消灭了。

海因里希的预言确实是一言不差。朱可夫在重新集结他的部队后,命令他们在黄昏时分再次发起攻击,不顾一切地把他们投入战斗,而此时也传来了他的竞争对手,在南方战线作战的伊万?S。科涅夫元帅显然已经取得了成功的消息。科涅夫不仅成功地在流经劳齐茨山地的尼斯河上的一百三十多处渡过了该河,为进攻撕开了决定性的缺口,更重要的是他从此认为,他有足够的理由,重复他提出的参加攻打柏林的要求,在最后一刻从朱可夫的手中夺去渴望已久的胜利奖杯。一场因斯大林奸诈地暗示其对现在的朱可夫已不感兴趣而挑起的竞赛不露声色地开始了。在与这位独裁者的一次谈话中,科涅夫请求他同意让自己的右翼部队经吕本和卢肯瓦尔德向北方迂回,抵达那儿后,他可以在短短几天内在措森处逼近柏林的城界。谈到这儿时,斯大林插话问,元帅是否知道,措森是“德国国防军的大本营”。在科涅夫简短地回答“知道”后,斯大林说:“好,我同意。让您的两支坦克兵团向柏林进发。”

在北面远处,在奥得河战线的中段,朱可夫的部队在午夜时分终于到达了泽洛夫的第一排房屋前。为夺取马蹄形高地,你来我回,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在某些地段力量只有对手十分之一,而且多是由这儿和那儿的预备役军人所拼凑起来的德国国防军终于招架不住,陷入了绝望之中,防线眨眼间就土崩瓦解了。此外,海因里希越来越担心科涅夫势如破竹向前推进的部队会突然间出现在他的身后,从而形成对第九军的包围。当他第二天获悉,他的一支精锐部队,那支驻守在泽洛夫高地山脊上的空降兵师,已如惊弓之鸟四散逃跑了,就马上命令与元首所在的地下避弹室取得联系。

但就像许多其他的建议一样,他十万火急的请求也根本无人理会。把部队撤出法兰克福奥得河一带的工事,然后投入到数公里长的被拉开的防御口子上去,这一建议被断然拒绝。后来,即使他打电话给刚被任命为总参谋长的克莱勃斯上将,请求他允许让自己的部队后撤,从电话另一头清晰传来的也只是惊慌失措的喘气声。喘息稍定后,克莱勃斯才说:“希特勒是根本不会同意这样做的,您给我死守住所有的阵地!”

四月十九日,从泽洛夫往上至符里岑的整个丘陵地带,都落入苏军手中。它们之间的狭长地带,曾让一位旅行者回忆起“远方神奇的国土”,这是不到一百年的事,就像他写的那样,“一切都是那么的和煦,色彩斑斓,遍地飘香”,现在却面目全非,成了凹凸不平的累累弹坑。从此时起,残留下来的德军防御阵线,在伤亡惨重的阵地战中,一段一段地支离破碎了。按照苏军方面的说法,这场大战夺去了三万多名进攻者的生命。根据比较可信的计算,阵亡者有七万人之多,德国方面死亡一万二千人。但从这时起,离开柏林已不足七十公里,在通往首都的路上,已没有连成一体的防御阵线了,有的只是好些个防御据点和零星部队守卫的村庄、小片森林和小山丘。两天后,从匆忙往前开拔的远程火炮发射出的第一批炮弹,就落到了柏林的赫尔曼广场上。它们落在了毫无所知的行人和排在卡尔施泰特商场门口等待购物的人群中,制造了一场惨不忍睹的血腥屠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