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那天上午,听说要让我俩兄弟去吃酒,我和二娃高兴得不得了,而霜妹在地上打着滚儿的也要跟着去!奶奶哄了好久:“说路太远,你太小了,走不去的。留在家里奶奶给你炒腊肉吃”,她才熄火。我和二娃穿上了自认为最好看的衣服,脚上换上了新买的泡沫凉鞋去老房子等冬洋叔,不一会儿只见冬洋叔穿上了一套90年代年青人流行的灰格子的西装,西裤,脚上的皮鞋还用了鞋油擦的锃亮!头上居然还打了摩丝。再看我浩弟,短袖加背带裤,脚穿一双黄色胶鞋,一副乖娃娃的形象,本是学生头的发型却被他爸硬是梳了个中分,还抹了点摩斯,勃子上居然戴着个红领巾,呃………好吧,确实够乖的(òωó?)!这也太夸张了吧!!由于今天晚上就是道席(川东地区办酒,正席的前晚上,距离比较远的新戚朋友先来报道开的酒席),冬洋叔给胡幺婶子交待了几句后就出发了,就这样我们这奇葩四人组在冬洋叔的带领下出了村子,踏上了征程。
听冬洋叔说从窑沟村到木桥乡,要先到咱们普岭乡场,然后经过双流镇子,再到木桥乡。要走大半天的路程,我以前听过木桥,但从来没有去过,我知道路比较远。没想到这么远。不过也没太在意,乡里的小孩子混身都是劲,没那么矫情。那时候的马路都是土路,路上很少有车辆的,偶尔会遇到拉砖石的南骏货车和拖拉机,一经过就会扬起一片尘土,每每都引起我们一顿的叫骂。刚开始到普岭的那一段路,我们走得还是比较轻快,冬洋叔偶尔讲几个笑话,都会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不过当过了普岭,行程在到双河的马路上后,孩子们都有点走不动了,六月的太阳毒辣的很,我们几个小孩是又累又渴,已经没有刚开始的新鲜劲,最小的浩弟一个劲的嚷嚷着要他爸背。走不动了。我和二娃也好不到哪去,衣服头发早已被汗水打湿,泡沫胶鞋里也全是路上的沙土,冬洋叔就更别说了,大热天的穿着个西服,早就受不了,把西服脱了让我拿着,自己背起浩弟走,其实那时是有一辆营山至双河老式客车路过的,但到双河每人要两块钱,四个人就八块,幺爸想了想还是舍不得。于是边走边给我们打气,“快了,快了,马上就要到双河镇上了,到了那里我们歇息一下,给你们买草莓冰糕吃,走的最快的那一个我给他买雪糕吃”。那时候我们一般能吃到的都是一毛钱一个的冰糕,二毛钱一个的草莓糕,五毛的雪糕哪可是奢侈品啊。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拿着西服就和二娃较起劲来,比起了脚力。约么又走了一个小时,望着前面的看不到尽头的土马路,听着路边村上吵杂的鸡拉子(蝉)声,我们终于是坚持不住了,停了下来洒起了泼来。嚷嚷到道:“幺叔!你不是说快了吗,都走了这么久了,还没有到?,我不去了,我要回切!”,冬洋叔也停了下来,放下背上的浩弟,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说道:“这下是真的快到了,前面过了二沟子湾就到了,二沟子湾里有个泉眼,我们去喝点水,而且湾里还有好多刺泡儿,这段时节应该都黑了。”刺泡儿就是山莓,是一种带刺的灌木结的果子,一般6月成熟,未成熟时是青红色,成熟后是黑色,味道清甜,汁水多。我们一听,也就半信半疑的往前走,果然不久,看到马路旁的山湾处有一个泉眼,一条小路连接着马路,应该是喝水的行人踩出来的,而更让我们兴奋的是,泉眼旁有着几棵刺泡树,上面结了很多刺泡儿,好多都已经黑了。农村人没那么多讲就,我们吃了刺泡,用桐子叶叠成漏斗勺舀泉水喝了后,歇了一会儿就上路了,不过现在整个四人组没有刚开始的意气风发,都不说话,疲惫不堪的走着,好在这次冬洋叔没骗我们,不一会儿到了双河(双流镇街道),给我们每人买了个草莓冰糕后,我们啃着冰糕又马不停蹄的上路了,因为时候已经不早了,都下午三点多了。离晚上道席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但屋漏又遭连夜雨,双河至木桥的土路更烂,而且夏天的天说变就变,突然就下起了大雨来,找不到躲雨地方的我们,瞬间淋成个落汤鸡。雨中泥泞的土马路一点都不好走,全是被车压了后形成的深深浅浅的坑,每人身上的衣服全是泥浆,冬洋叔和浩弟的发型早已不在,散乱的耷拉下来,一个二个瓜兮兮的,那时候,我连哭的心都有了,心想着,这都是什么事儿啊!吃酒的好心情早已荡然无存。后面我们脱了鞋打着赤脚如打了败仗的残兵无力的在雨中走着。
也不知到走了多久,身后马路上摇摇晃晃开来一辆车尾有蓬的烂货车,司机见到我们四人的衰样,好心的停了下来叫到“我是去木桥的,顺路的话,你们上我车尾蓬里去躲雨,我捎你们一程”。冬洋叔道了声谢,也不含糊,一个一个把我们抱上车尾蓬,自己爬上副驾驶位,拿出藏好的攀西烟,和司机聊起了天。由于路烂不好走,货车摇的利害,我们几兄弟在车尾站都站不稳,不时还漏点雨水进来,后来也不管货箱里脏不脏。一屁股坐了下来,只见浩弟的红领巾也不再鲜艳,缩水后像一条绳子斜斜的套在勃子上,二娃正在拔弄他那在泥土里扯掉了扣的泡沫胶鞋,我们几爷子是大眼瞪小眼,看着彼此的邋遢样,没心没肺的笑了起来。
虽然淋了一下雨,但是坐到了车啊,这就是我们这几个小孩当时的想法,还是值得的。六月的天就如孩子的脸,雨是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当我们到达木桥乡场后,雨早已停了,但天也已经快要黑了。东洋幺爸给司机又递了支烟,道了谢后就带着我们告别了司机,继续赶路了。听幺爸说还要走半个小时山路就到他三姑家了。由于路上还是泥泞,我们也没穿鞋,各自拎着自己的鞋子就往山上爬。
我记得当我们到姑婆家的时候,见院坝上已搭起了雨棚,雨棚下的几张桌子上,宾客都已落坐,支客司都在嚷着上菜了,搞笑的是,主人家的表叔看到我们几个,硬是没认出来,还以为是讨口子(乞丐)拖家带口的过来讨喜呢,正要给点吃的打发我们走。后来还是冬洋叔拔了拔耷拉下来的头发,挺不好意思的叫了声喜中表哥,他才认出我们来。这时已坐在席中早就到了的永州大爸也跑过来,看到我们几个娃儿这般模样,是又好气又好笑,忙带着我们去找衣服换。我只记得我那时唯一想的是:唉!这一路的奔波劳累,终于是到头了,可算是找着组织了……,真尼玛……太难了……。
说的是那天上午,听说要让我俩兄弟去吃酒,我和二娃高兴得不得了,而霜妹在地上打着滚儿的也要跟着去!奶奶哄了好久:“说路太远,你太小了,走不去的。留在家里奶奶给你炒腊肉吃”,她才熄火。我和二娃穿上了自认为最好看的衣服,脚上换上了新买的泡沫凉鞋去老房子等冬洋叔,不一会儿只见冬洋叔穿上了一套90年代年青人流行的灰格子的西装,西裤,脚上的皮鞋还用了鞋油擦的锃亮!头上居然还打了摩丝。再看我浩弟,短袖加背带裤,脚穿一双黄色胶鞋,一副乖娃娃的形象,本是学生头的发型却被他爸硬是梳了个中分,还抹了点摩斯,勃子上居然戴着个红领巾,呃………好吧,确实够乖的(òωó?)!这也太夸张了吧!!由于今天晚上就是道席(川东地区办酒,正席的前晚上,距离比较远的新戚朋友先来报道开的酒席),冬洋叔给胡幺婶子交待了几句后就出发了,就这样我们这奇葩四人组在冬洋叔的带领下出了村子,踏上了征程。
听冬洋叔说从窑沟村到木桥乡,要先到咱们普岭乡场,然后经过双流镇子,再到木桥乡。要走大半天的路程,我以前听过木桥,但从来没有去过,我知道路比较远。没想到这么远。不过也没太在意,乡里的小孩子混身都是劲,没那么矫情。那时候的马路都是土路,路上很少有车辆的,偶尔会遇到拉砖石的南骏货车和拖拉机,一经过就会扬起一片尘土,每每都引起我们一顿的叫骂。刚开始到普岭的那一段路,我们走得还是比较轻快,冬洋叔偶尔讲几个笑话,都会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不过当过了普岭,行程在到双河的马路上后,孩子们都有点走不动了,六月的太阳毒辣的很,我们几个小孩是又累又渴,已经没有刚开始的新鲜劲,最小的浩弟一个劲的嚷嚷着要他爸背。走不动了。我和二娃也好不到哪去,衣服头发早已被汗水打湿,泡沫胶鞋里也全是路上的沙土,冬洋叔就更别说了,大热天的穿着个西服,早就受不了,把西服脱了让我拿着,自己背起浩弟走,其实那时是有一辆营山至双河老式客车路过的,但到双河每人要两块钱,四个人就八块,幺爸想了想还是舍不得。于是边走边给我们打气,“快了,快了,马上就要到双河镇上了,到了那里我们歇息一下,给你们买草莓冰糕吃,走的最快的那一个我给他买雪糕吃”。那时候我们一般能吃到的都是一毛钱一个的冰糕,二毛钱一个的草莓糕,五毛的雪糕哪可是奢侈品啊。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拿着西服就和二娃较起劲来,比起了脚力。约么又走了一个小时,望着前面的看不到尽头的土马路,听着路边村上吵杂的鸡拉子(蝉)声,我们终于是坚持不住了,停了下来洒起了泼来。嚷嚷到道:“幺叔!你不是说快了吗,都走了这么久了,还没有到?,我不去了,我要回切!”,冬洋叔也停了下来,放下背上的浩弟,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说道:“这下是真的快到了,前面过了二沟子湾就到了,二沟子湾里有个泉眼,我们去喝点水,而且湾里还有好多刺泡儿,这段时节应该都黑了。”刺泡儿就是山莓,是一种带刺的灌木结的果子,一般6月成熟,未成熟时是青红色,成熟后是黑色,味道清甜,汁水多。我们一听,也就半信半疑的往前走,果然不久,看到马路旁的山湾处有一个泉眼,一条小路连接着马路,应该是喝水的行人踩出来的,而更让我们兴奋的是,泉眼旁有着几棵刺泡树,上面结了很多刺泡儿,好多都已经黑了。农村人没那么多讲就,我们吃了刺泡,用桐子叶叠成漏斗勺舀泉水喝了后,歇了一会儿就上路了,不过现在整个四人组没有刚开始的意气风发,都不说话,疲惫不堪的走着,好在这次冬洋叔没骗我们,不一会儿到了双河(双流镇街道),给我们每人买了个草莓冰糕后,我们啃着冰糕又马不停蹄的上路了,因为时候已经不早了,都下午三点多了。离晚上道席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但屋漏又遭连夜雨,双河至木桥的土路更烂,而且夏天的天说变就变,突然就下起了大雨来,找不到躲雨地方的我们,瞬间淋成个落汤鸡。雨中泥泞的土马路一点都不好走,全是被车压了后形成的深深浅浅的坑,每人身上的衣服全是泥浆,冬洋叔和浩弟的发型早已不在,散乱的耷拉下来,一个二个瓜兮兮的,那时候,我连哭的心都有了,心想着,这都是什么事儿啊!吃酒的好心情早已荡然无存。后面我们脱了鞋打着赤脚如打了败仗的残兵无力的在雨中走着。
也不知到走了多久,身后马路上摇摇晃晃开来一辆车尾有蓬的烂货车,司机见到我们四人的衰样,好心的停了下来叫到“我是去木桥的,顺路的话,你们上我车尾蓬里去躲雨,我捎你们一程”。冬洋叔道了声谢,也不含糊,一个一个把我们抱上车尾蓬,自己爬上副驾驶位,拿出藏好的攀西烟,和司机聊起了天。由于路烂不好走,货车摇的利害,我们几兄弟在车尾站都站不稳,不时还漏点雨水进来,后来也不管货箱里脏不脏。一屁股坐了下来,只见浩弟的红领巾也不再鲜艳,缩水后像一条绳子斜斜的套在勃子上,二娃正在拔弄他那在泥土里扯掉了扣的泡沫胶鞋,我们几爷子是大眼瞪小眼,看着彼此的邋遢样,没心没肺的笑了起来。
虽然淋了一下雨,但是坐到了车啊,这就是我们这几个小孩当时的想法,还是值得的。六月的天就如孩子的脸,雨是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当我们到达木桥乡场后,雨早已停了,但天也已经快要黑了。东洋幺爸给司机又递了支烟,道了谢后就带着我们告别了司机,继续赶路了。听幺爸说还要走半个小时山路就到他三姑家了。由于路上还是泥泞,我们也没穿鞋,各自拎着自己的鞋子就往山上爬。
我记得当我们到姑婆家的时候,见院坝上已搭起了雨棚,雨棚下的几张桌子上,宾客都已落坐,支客司都在嚷着上菜了,搞笑的是,主人家的表叔看到我们几个,硬是没认出来,还以为是讨口子(乞丐)拖家带口的过来讨喜呢,正要给点吃的打发我们走。后来还是冬洋叔拔了拔耷拉下来的头发,挺不好意思的叫了声喜中表哥,他才认出我们来。这时已坐在席中早就到了的永州大爸也跑过来,看到我们几个娃儿这般模样,是又好气又好笑,忙带着我们去找衣服换。我只记得我那时唯一想的是:唉!这一路的奔波劳累,终于是到头了,可算是找着组织了……,真尼玛……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