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后后,在京城耽搁一个月有余,来时一家三口,回时只剩下夫妻二人和随身护卫。不免有些失落,但这是迟早的事,女儿早晚要嫁人,儿子要成家,只要儿女们都有了归宿,二人也就放心了。
回到龙江,又过了四年,龙静已六十四岁,看上去像不到四十岁的人,儿女们又不在身边,觉得很无聊,便不想再为官,决定辞官为民,和素洁一商量,李素洁也很支持,于是龙静便写了辞呈,让人送往京城。
高宗皇帝看了辞呈,深觉龙静不易,老年孤单,当下应允,便派龙情缘回乡接任龙静的位置,继续镇守龙江。
龙情缘领旨,带着妻子刘氏和女儿龙素素,回到龙江,于是一家人团聚。
因为国泰民安,龙江没有什么大事,也很太平,龙静闲来无事,便想起多伦寺的师兄弟们,和莲花庵八十多岁的母亲,他们都在参禅拜佛,觉得自己也应该读些经书,学习佛法。于是便寻了些经书来看。
又过了半年,龙静和李素洁商量,想再去一次多伦寺看看,过青石山,下板城,回李家茂铺,再往河南莲花庵看看八十多岁的老母,虽然静美茹已断了尘缘,不再回复龙静的书信,但龙静知道,母亲仍然健在,身体很好。
李素洁道:“去吧,趁着我现在腿脚还灵活,看一看往日的亲戚朋友,还有娘,再过几年,我的身体说不定不行了。”
于是龙静不带丫鬟奴仆,亲自驾车拉着妻子李素洁,仍由黑龙江出发,往多伦寺而去。
晓行夜宿,十来日便到了多伦镇。
二十多年过去了,多伦镇变化很大,已找不到从前的客栈,龙静便寻了一家安静舒适的客栈住下,安排好车马。
次日吃罢早饭,与素洁同乘一匹马,二人往多伦寺而去。到了多伦寺,住持方丈戒洪热情接待昔日的同门师弟,二人原来就很投机,现在龙静又学会了许多经文佛法,二人坐下论经,更是高兴。
于是戒洪便拿出多伦密真经,让龙静观看,龙静道:“师兄不可,多伦密真经乃是寺中秘本,只有住持方丈可以看,其他人是不能偷看的,当年经书在我手上两个月,都不曾翻看。”
戒洪道:“师弟乃正人君子,无欲无求,当年经书在师弟手上,若是不还给多伦寺或是摘抄一份,谁能知晓,现在我是住持,就破了这个规矩,师弟曾是本寺弟子,又对多伦寺有大恩,又不留在寺中争夺住持之位,有什么不可以看的呢,还有,师弟武道修为高绝,学会书中的武学心法,武功能更上一层楼,不足之处还可以加以改良,让真经更加完善。”
龙静还要推辞,戒洪又道:“师弟啊,不要推辞了,以师兄我的悟性,虽然学会了,也不能加以改良,师弟学会了,说不定能更加发扬光大,你就留在寺中几日,精研心法吧!”
龙静不再推辞,接过经书,戒洪便命小和尚收拾好一间安静的禅房,让龙静住,并告诫寺中弟子,无事不准打扰。
龙静在寺中学习佛法经文,演练武道心法,素洁在身边伺候,一晃就是一个月,龙静便学会了经书上的内家心法,和佛家坐禅神功,并根据自己的见解,融合龙家武学稍加改良,将经书和自己的看法见解交还给戒洪。
戒洪看了,连连点头,认为龙静改良到位,想和龙静切磋一下武功,龙静同意,二人切磋一番,戒洪叹息,自己和龙静师弟相比,还是远远不够,差的太多。
龙静和李素洁告别戒洪,离开多伦寺,往青石山进发,想再去看看龙仙庙。
自从上次离开这里,夫妻二人都很怀念这个地方,一心故地重游。不紧不慢,马车行了两日,这日来到青石山下,在村口,龙静看到村口树立的大青石山刻着:兴隆山。三个大字,知道这里的人为了纪念龙君,将青石山改为兴隆山了。
名副其实,山下的村庄确实增添了不少的房屋,人来人往,很是繁华,将车赶到昔日的杨家客栈,果然还在,只不过房屋焕然一新,店门比当年还大,房屋也增添了很多间。
龙静住在客栈,一打听,店主已不是杨百万,杨百万去年过世,一切由他的长子杨继合接管。
龙静与李素洁吃了点饭,喝了壶茶水,夫妻便出了客栈,往山上庙宇而去,到了庙宇,和当年相比变化很大,增盖了威武雄壮的戏楼,显应宫西侧加盖了三仙庙,东侧多了三间房屋,还挂着牌匾,上写:“忘我居”,三个大字。
二人先进显应宫,仍是烧香不叩头,再看庙内,变化很大,原来的牌位换成了:供奉龙君李老爷之位。东西两侧增塑了四大天公之像,出了庙门,来到三仙庙前,见里面供奉着狐仙长仙黄仙三位仙家,和两个使用童子,二人烧香拜毕,来到东侧的房屋前,看着牌匾上的三个字,龙静心中疑惑,为什么叫“忘我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