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郭广昌如何起家的 > 第7部分(第2页)

第7部分(第2页)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走遍河山可饱览历史。中国领先了世界2 000年,落后世界只有100多年。在这片土地上,有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遗产,但人们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距离曾经的世界巅峰如此之近,却总是无心去了解它们。

郭广昌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记住了课文中描绘的那条“京杭大运河”,这条举世闻名的运河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河道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其长度为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当再次面对这些难以置信的数字时,郭广昌那颗渴望燃烧的心火烧火燎起来。

大学课堂上,听老师讲中国应该怎样发展的时候;大多是空谈理论;对于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到底怎么样却不知道。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郭广昌吃得起苦;唯一的缺点是阅历比较浅。书本毕竟存在偏颇,读再多的书,还是不明白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

1987年暑假,郭广昌一个人沿大运河考察到了北京。青春像一堆柴;在冒烟就是没有燃烧。于是;郭广昌带着200块钱;骑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踏上了“触摸”京杭大运河的旅程。正如郭广昌所言:“只要轮子在转;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大运河北起北京通州,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大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 794公里。

郭广昌每到一地,就拿出地图,仔细搜寻图纸上标示的地理位置,然后和眼前看到的实物进行比照。时不时地还拿出纸笔,把感想随时记录下来。每次他在抄录标志性建筑物的官方说明时,总会联想起千百年前的一幅幅历史图景。

大约2 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由此诞生。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前后共持续了1 779年。

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相媲美。

在领略京杭大运河宏伟奇景的同时,郭广昌也为历史的匆匆脚步黯然神伤。他看着斑驳的河岸长满了绿苔,看到古老的石桥上彩练不再,一股历史的悲凉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那天晚上,他借宿在当地一位老乡家里,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郭广昌了解到运河两岸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景。

当时,运河整改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旅游业在国内还不像今天这么红火。普通人家还没有从改革中富有起来,但对于运河,他们有着很深的感情。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京杭大运河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母亲河。郭广昌细细体味着他们的心情,他心想,如果大运河也能像长城那么有名,来这儿旅游的人就会多起来,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也能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第35节:复旦求学:在“知本”的田野上(7)

但是,如何提升大运河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呢?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呢?如果大运河也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名望值必定成几何式增长。

郭广昌没想到,当时的这个想法在今天终于被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相关部门已经从战略高度,启动了对京杭大运河的整改工作,有关专家、沿岸政府参加并鼎力支持的研究机构正在全面摸清大运河“家底”,尽快制定大运河整体保护规划,并将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20天之后,带着厚厚的考察笔记,郭广昌终于抵达了运河的终点——北京通州。

通州自古以“通天下”得名,是大运河的起点。在通州逗留一日之后,郭广昌蹬着自行车向八达岭长城进发了。16个小时在郭广昌不断踩动的双脚下一点点地过去。近了,更近了,在望到八达岭雄关的那一刻,郭广昌忘掉了浑身的疲惫,加劲骑着自行车。也许是他太心急,也许是好事多磨,这时候,车胎突然没气了。郭广昌看一眼瘪瘪的车胎,再看一眼不远处巍峨的八达岭,不由得苦笑了一下。既然不能骑车了,那就徒步,20天都过来了,难道在最后一天止步吗?他推着自行车,一步一步地朝着长城入口处走去,回头看看,身后是一串和着汗水和泥土的脚印,他突然想到了一个词:历史的足迹。

想到这儿,他笑了,这笑容里带着一路风尘,而更多的是欣慰和幸福。

经济的脉络:黄金海岸3 000里

阅读了大量的哲学著作之后,郭广昌发现相对于作为上层建筑的哲学而言,经济基础才是人类生活最根本的东西;而哲学更多的是去影响和引导人类的走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谁都无法找到一种办法让中国一夜之间追上发达国家;还是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去做比较现实。于是,郭广昌开始对经济学越来越感兴趣。

1988年,恰逢海南建省,郭广昌对改革开放前沿的海南岛产生了向往。这年暑假,他组织了十几个同学搞了个“黄金海岸3 000里”的活动。他们自上海出发,豪情满怀地骑着自行车,一路南行奔向海南。郭广昌选择了沿东南海岸线骑行,他说因为当时国家的5个经济特区都在这条线上。从东海到南海,他们一路走、一路调查、一路思考,既感受了这些经济特区火热的发展势头,也看到了不少社会问题。

到了海南,他们停留了六七天。郭广昌印象最深的就是十万人才下海南接受市场经济洗礼的情景,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在街上卖馄饨、摆地摊。同时,文昌鸡的香味至今让他不能忘怀。

大学毕业时,郭广昌当时在一位海南籍同学的毕业留言簿上自信地写下一句话:“海南太令人神往了,总有一天,我会在海南拥有自己的一片土地。”已经在海南盘下位于海口金贸区中化大厦的郭广昌,目前正积极筹划参与海南钢铁公司的改制重组。当年在海南籍同学留言簿上写下的那句话,已经变成了现实。

第36节:复旦求学:在“知本”的田野上(8)

郭广昌如今常常飞去海南,除了生意上的事,休闲度假海南也是他的首选。三亚的亚龙湾、文昌的东郊椰林都是他流连忘返的地方。

2003年开始,郭广昌开始在产业上关注海南,并决定投资海南。几年前,当他忙于创业时,正是海南遭受房地产泡沫最严重的时期。到了2003年,他认为前一轮发展所产生的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已经基本消除,海南的后发优势正在显现。经过近几年的恢复发展,海南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而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正使得海南的特色矿藏、丰富的海洋石油天然气等各类资源的重大战略价值日益显现出来。特别是海南的优质铁矿、金矿等,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开采上,一定要与海南的现代工业结合起来。这也是郭广昌打算收购海南钢铁之前的一个想法。

此外,中国经济的增长使旅游变成了全中国的热点,从而对海南的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也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

大三时对海南的经济考察让郭广昌对海南自身发展作了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海南的优势是发展有特色的旅游业、旅游房地产业、矿产资源深加工和现代化农业等,而且可以通过吸引其他地方的资金。例如上海,沪琼两地可以实现互补,上海有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优势,海南有后发优势。海南的劣势在于与内陆的交通还不够便利,阻碍经济发展、没有大型工业、劳动力成本也较高。海南的机遇则是中国旅游业和度假地产的迅速发展,可以加快发展具有热带风情的旅游度假经济。SWOT分析中的最后一项,威胁与竞争基本上很小,由于海南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国内没有一个省份可以与之匹敌。

在郭广昌看来,海南哪里都靠不着,但同样也是哪里都靠得着,就连俄罗斯的游客现在也同样不远万里到三亚去晒太阳。所以,海南不能因为现在的经济总量还小、社会经济还不够发达就禁锢自己,而是要高起点做好开发规划工作。眼光狭隘永远没有机会,只有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要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