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谢昀离开,手边的茶还是温热的,眼看着绛朱收拾着桌案,顾砚龄却是静静地坐在那发呆,那一刻她想起了很多,想起了朝堂之上,只有谢昀,才最懂她作为太后的谋划与布局,想起朝堂之下,只有谢昀会起早贪黑,兢兢业业,恨不得住在西苑的值房,不为权,不为利,只为民。
时到至今,她最为悔恨,最为愧疚的,莫过于眼看着谢昀为了国事抛弃了家事,以至于最后伏案死在朝政之上,却是连一个妻妾也没有,连半点谢家的血脉都未能传承下去。
这一世的她不能眼看着这一切发生,无论是为了谢昀,还是谢家长房,她都不能让事情如从前一般走下去,谢昀这样绝世的人,应该有一个足够好,能够彼此相知,相爱的人陪伴,更应该子孙绕膝,享着天伦之乐,却绝不是孑然一身,孤独终老。
无论如何,只要是谢昀所喜欢,所珍视的人,哪怕是以性命,她都愿意去为之保护,为之促成,不能让他们此生,再空留遗憾。
因为从前的谢昀,为了保护她,留下了自己的命。
第二百六十一章 冰释前嫌
“太太,姑娘”
陡然的声音打断了屋内的宁静,谢氏与顾砚龄转头看去,只见徐嬷嬷悄然走进来道:“三太太与四姑娘来了。”
谢氏看了眼身旁的少女,随即点了点头道:“请进来吧。”
话音一落,徐嬷嬷便恭谨地走了出去,随即便有细索的脚步声响起,只见一位朴素而宁静的妇人携着一位温和顺从的少女走了进来。
“大嫂”
“大伯母,长姐。”
顾砚龄起身离开软塌,礼貌地对着妇人反行了一礼:“三婶。”
三太太秦氏见此忙去扶起少女,可当触碰到少女的那一刻,却又不好意思的将手收了几分,一时间手放在那儿,竟显得有几分突兀。
顾砚龄随之看过去,当看到那双晦暗,指间略带几分老茧的手,似乎明白了什么。
“看座吧。”
在谢氏的吩咐下,徐嬷嬷忙应声命人搬了锦杌进来,谢氏琢磨着秦氏此番来必是有话要说,因而命徐嬷嬷将人都呆了下去,屋内再一次陷入宁静,只余下四人来。
“弟媳携朝姐儿前来,是”
话语未说完,秦氏便起了身,身后的顾砚朝也跟着起来,母女二人竟是毫不犹豫地拂裙跪了下去。
“弟妹这是何故?”
其实当秦氏诚恳的跪下之时,谢氏约莫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可当她示意顾砚龄去扶时,秦氏却是婉拒了,只是颇为感激的抬起头来,眸中满是认真。
“从前是弟媳浅薄,多番寻龄姐儿的不好,更是受了二房的挑拨,与心中不服大嫂,争权夺利,弟媳如今先要向大嫂与龄姐儿致歉,从前都是弟媳的不好,虽不知大嫂能否原谅,这份歉疚却是不能不说。”
话一说完,秦氏便携着顾砚朝磕下头来,谢氏不再说什么,只见秦氏再起来时,看着眼前的谢氏,不由多了几分感恩与谢意。
“即便弟媳如此行事,大嫂与龄姐儿不计前嫌,在媳妇儿犯错省悟的这些年,多番照顾朝姐儿,不仅如此,还肯让朝姐儿为龄姐儿的笄礼做赞者,弟媳更是因龄姐儿的求情,才得以提早被免去处罚,大嫂与龄姐儿容人的气度,弟媳无以为报,只得前来致谢。”
眼看着秦氏再次带着顾砚朝磕头,谢氏难得动了身子,亲自起了身,上前搀扶着秦氏道:“过去了,便过去了。”
一句话,虽平淡,却是引得秦氏泪水一滚,便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这将近三年的日子让她悔悟了太多,每日重复着吃斋,念经,抄书的日子,从最开始的愤怒与不甘,渐渐变为害怕,最后落入了绝望,可渐渐的,她却又从绝望中寻到了那份宁静。
她从未想过,在她离开的日子里,大房并未磋磨朝姐儿,而至于她,原本要到年底,才算是受满了三年的处罚,只因龄姐儿以婚礼为由,才得以让老太爷提前发了放令。
出来的那一刻,她总算看到了那一方天地之外的景色,三年的时光,却是恍若千年。
一切都变了,二房没了,三房已经是生下儿子的月姨娘管事,当那个她曾经恨透了的人上门来向她执妾礼,递交管事令牌时,她放弃了,因为似乎这三年来已经让她想通了一切。
从前的她,是咎由自取,无论是权还是利,都只是身外之物而已,是她执着于这些,对自己苦苦相逼,对丈夫苦苦相逼,才会走到夫妻险些决裂的那一步。
如今的她不想再过从前那般日子,还是眼看着月姨娘打理一切,每日仍旧吃她的斋,念她的经,只要丈夫不再以恨对她,只要女儿安好的在她身边,旁的又有什么关系?
此刻的谢氏与顾砚龄透过灯光,看着眼前明明不过刚过三十的秦氏,却已是磨去了从前一切凌厉的棱角,变成了一个一心向道,不求权利,只求安好的普通妇人,可见这三年,的确是改变了太多。
如此,也好。
……
当顾砚龄与顾砚朝第一次携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