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在花街柳巷中受糟蹋。后来,崇祯皇帝削减宫人数量,教坊司中不少的宫女被送到皇家新军担任文工团女兵。
杨蓉芳加入文工团女兵后,参与编写《皇家新军字典》和参与将科技书籍白话文翻译的工作,立下不俗功劳。因为其个人意愿,更愿意参与政府工作,而非军队工作,所以工作被调到国资委。身为国资委秘书小组之一,负责与买办商人打交道。
所谓买办最初并不纯粹是贬义词。从字面上理解,“买办”不外乎是采购、办事。而负责与买办商人打交道,其权利着实不小。
随着特区工商业经济发展狂飙猛进,光是崇祯九年这一年,采购的生产原料和生活用品总值得达到835万两之巨,而对外销售的商品价值则达到了1700多万两白银。
如此庞大的贸易量,靠着官员的力量肯定是办不成的,所以更倚重商人的力量,完成采购和销售任务。
专门为特区采购和销售商品的中间商,被称为“买办商人”。
“买办”这个词,在明朝时期主要指帮宫廷采购商品的商人。北京、南京两座皇宫,生活15万名宦官、宫女,每年需要采购的生活用品达到数百万两。经手采购的太监,并不熟悉商业采购的流程,往往依仗民间的商人帮助其采购物资。
而向宫廷供货,往往能够比开出比民间正常市场价贵几倍的商品物价,里面油水多的惊人,能够成为宫廷的“买办”,往往都是有靠山有背景的商人。
当然,买办这个词,也并不是宫廷采购商人专用。为军队办事的商人,可以被成为军队的买办。为官府办事的商人,可以是官府的买办。为宫廷办事的商人,自然就是宫廷的买办。
而为经济特区办事的商人,也就成了经济特区的买办。
关于经济特区的买办商人,规模最大的是郑芝龙家族,去年郑家帮助特区进口270万两的原料和生活用品,并且帮特区销售300多万两的商品。
其次是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何塞,何塞每年帮助特区采购也是超过百万两,并且帮助特区销售150多万两的商品。何塞专门做“大明——欧洲航线”的贸易,来回虽是十倍利润。但是,一年之间只能做一个来回。加上,何塞的船队只有800多名员工,远远不如郑家船队川流不息繁忙的在亚洲几十个港口进出口贸易。
而除了郑芝龙、何塞两大第一线买办商之外,其他的二三线买办商有国内的商人,也有日本朱印船主,其余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也不胜枚举。
随着经济特区的发展,这些买办商人也等于搭上了便捷的发财通道,财力势力也不断的水涨船高。与此同时,这些买办商人对特区就更加依赖。
当然,这些商人通过帮助经济特区政府办事,从而个个发财。而他们的资金、人力、智力的参与,何尝不是对特区政府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源泉?
特区政府与传统的官府不同,传统的官府或许会做出杀鸡取卵,对一些没有靠山背景的商人进行贪婪的掠夺。“破家县令、灭门知府”,面对官面上的手段,哪怕是拥有千万身家,也难保富贵,反倒可能家破人亡。
特区的开明环境,也成为了吸引很多商人的独特因素。(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一七六章 买办(二)
崇祯九年十二月底,天津葛沽。当地规模最大的酒楼——松风阁,已经被百多名财势不凡的买办商人包下。
门前张灯结彩,写着“热烈庆祝特区买办商会正式成立!”的信息。葛沽地区,很多的官民,羡慕的看着这群超级富豪。
与会者,身家几十万两的只算三线买办商人。一线买办身家规模达到千万两资本,而二线买办商人也达到百万资本。
历史上,李自成绑架北京的百官,硬生生勒索了7000万两的赎金。代价是得罪了整个北方地主,政权建立不久,迅速的被北方地主和满清合力将之推翻。
而如果谁绑架了买办商会在座的所有买办商人,估计能勒索的财富,会超过绑票北京的文武百官。
肖图白步入楼前,商人们纷纷上前致敬道:“感谢国师大人,百忙中抽空参与‘买办商会’成立典礼。”
肖图白拱手,笑道:“各位老板客气,特区的繁荣稳定,也里不开各位商人的鼎力支持。”
一名福建籍买办商人连忙道:“不敢,不敢!小人能赚一点利润,多是国师爷给的机遇和政策。”
肖图白这名商人颇有印象道:“你是那个新崛起的薯片大王德老板吧?”
德老板一愣道:“小人正是德万川,薯片大王不敢当,这都是国师爷指点的机遇!”
肖图白笑了笑道:“能够把握商机,将一点点的机遇,化为真金白银的利润,德老板也着实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