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皎洁,海风轻拂。
泉州码头十分热闹,海面上堆满了船只,岸上堆满了人。
按照田禹的命令,一个人去,父母妻儿都必须去。
而乔满楼又给扩大化了,不仅父母妻儿要去,未婚配的兄弟姐妹也必须去。
第一批运走的,并不是灾民,而是泉州府衙的书吏、捕快的家人。他们在乔满楼的要求,必须跟着去鸡笼。
泉州新败,刚换了皇帝,现在都人心惶惶,没人敢质疑乔满楼的命令,虽然很不情愿。
雷大坚的兵,在泉州城和码头之间巡逻,没有人敢异动。
这些人多少有些产业,除了留了一部分族人经营,大部分都上船去了鸡笼。
第二批也不是灾民,而是乔满楼在俘虏营挑选的一千精壮的家人。
他们的家人都过去了,他们的工作才更卖力。
灾民被赶到码头,一开始并不情愿,拖拖拉拉,谁愿意去一个荒凉的地方。
可是,他们看着不少吏员、杂役的家人上了船,接着是军官、士兵的家人上了船,一直等到后半夜,还没轮到他们。
一些人开始骚动了,流言在灾民中流传,鸡笼肯定有好事,不然这些官老爷怎么会抢着去。
当运送第三批的时候,依然不是灾民,是俘虏和他们的家人。
~
乔满楼这么安排,是担心灾民抵触,一开始就闹乱子。
所以他将一些可以强制的,安排在前面。
没想到流民却越来不满意了,他们从一开始的不满意,到后来的要抢着去。
他们担心去晚了,好事都被前面的人抢去了。
灾民开始叫嚷,躁动。
雷大坚立刻带领骑兵赶了过去。
但是即使有骑兵的威慑,灾民依然叫嚷,大骂“狗官!”
直到乔满楼过来,亲口许诺,第四批就运送灾民,事态才没有恶化。
后半夜,灾民开始上船,灾民营彻底安静了下来,在士兵的疏导下,有序上船。
泉州当地不少村民,早被码头的动静吸引了,看到大批人携家带口的过海,打听之后,有的说对面发现了金矿,有的说是免费送地,有的说三年不征税。
金矿、田地都没有官方的背书,但是不纳税的说法,很快被乔满楼证实了,这是田禹的命令,鸡笼五年不征税。
人都有盲从的心理,看到几万人堆积码头,争抢着要过海,不少附近的人也心动了。
虽然运人的船只几乎连接了泉州和鸡笼,但是码头上的人却一直不见少。
乔满楼一夜没有睡,眼睛红彤彤的像兔子,嗓子早已经沙哑,可是他心情很好,神情亢奋。
以为运人过去,会是个大难题,但是看眼前,完成五万的小目标,很轻松。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过去的人发现没有金矿,没有免费送的土地,会不会闹事。
~
清晨,当田禹听到乔满楼的担心,便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