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了八千精锐,昼伏夜行,奇袭襄阳,为的就是斩杀新皇帝赵朴。
这八千精锐,都是金军精锐中的精锐,更是由四皇子金兀术亲自率领。为了达到奇袭效果,知道这次奇袭的只有三人,金国皇帝吴乞买、宗翰、希尹。
粮草筹备,武器挑选等都是秘密进行,士兵出征前,根本不知道要去哪里打仗,直到战斗的前夕,才知道这是要攻打襄阳。而为了隐蔽,八千大军化妆为土匪,或是宋军,分为八股行进,直到襄阳附近,才集合起来。
这种种隐蔽手段,致使金军这次奇袭做到了隐蔽、快速,瞒过了宋军的诸多情报组织,致使到了襄阳附近,才被发觉。
…………
看着情报上的描述,赵朴总算是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对于金军的这次奇袭,赵朴佩服到了极致,差一点点就成功了,若不是近卫军战斗力强,若不是武备学堂牢固……金军就成功了。
只是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
“宋朝版的汉武帝,有意思!”赵朴苦笑道,没有想到金军竟然这样重视他,这样看得起他,不过目标总算是达到了。
让敌人恐惧、害怕,也是让击败敌人的一种手段。
赵朴之所以,不厌其烦的给金国皇帝吴乞买写信,不断的分析宋金战局,宋金两国的实力对比等等,不是好心的劝说你犯了多少多少错误,你要好好改正,而是试图打心理战,在心理上压垮敌人。
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可以称为心理战。
战争,有时精心准备,最后失败了;而盲目冒进攻击,有时却胜利了。看看宋金交战史,宋元交战史,就会发觉,金国、蒙古存在的问题,比宋朝严重了很多倍,最后金国、蒙古还是胜利了。
从数据上的分析,到实际的战场较量,往往是天壤之别。
再高明的数据分析,也算计不出人心,算计不出意外,算计不出战局变化。所谓的数据分析,所谓的庙算,成功的案列很多,可是失败的案例也很多。不到了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刻,没有人会知道战局的发展趋势,战场莫测,千变万化。
不战而屈人之兵,很多情况上,是被字面的数据吓到了,从字面上的数据得出必败的结论,从而失去了胜利的信心,于是不是必败,也变成了必败。
就好比,朝鲜战争时,按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朝鲜必败,中国必败;可是中国没有被数据吓到,或者是明知是必败,甚至是凄惨无比,也要为尊严打一场。就像有人问,若是朝鲜战场打败了如何,彭德怀说,不过是解放战争迟上几年。而那时多数人认为,若是朝鲜战争大败了,不过是再打几年抗日战争而已。
美国试图用数据,吓到中国人,试图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惜失败了。
而他这不厌其烦的,不断给金国皇帝写信,不断的分析宋金之战,就是想要通过数据,吓到金军。
而实际上,他也成功了。
金军的确被他吓到了,这次奇袭就是最好的表现。
ps:周一了,求推荐票,求点击,求月票,求订阅。
〖
第258章金兀术的算计
这些精密的数据分析,果然把金军吓到了。
赵朴又是欣喜,又是悲哀。
大宋,是士大夫的时代,准确说是嘴炮的时代,是笔杆子的时代。
在后世,那些高科技人才,或者是高级技工,才是特流人才。至于其他的金融、销售之类的,都是二三流人才;至于那些耍嘴皮的,靠笔杆子耍弄的,全是末流人才。
可是在大宋,却是恰恰相反。
何为人才?
会写文章,会耍嘴皮子,就是人才!
就好似柳永、苏东坡之流,除了泡妞把妹,除了写上几首好词之外,真的找不到一丝优点。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没有一丝劳动能力;而从军打仗,也是纸上谈兵的料;治理一个县城,也未必有一个胥吏做得好。
总之,在大宋,没有一丝优点,只因为会写几首词,会泡妞把妹,于是就成为了大才子,成为了人才。
而如今,赵朴只是写了几封信,信中夸夸其谈了几句,就被金军称为雄才大略,视为大敌。
看到此处,赵朴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身上有几斤几两,赵朴最为清楚不过了。
他根本配不上雄才大略,配不上英明神武,论行军大战,排兵布阵,士卒的分配等等,全是两眼一抹黑;而对于识人之明,赵朴也只是一般般,至少现在没有发觉特别厉害的人才,岳飞还是毛头小伙子,没有后来的岳元帅那般威武,而李若水,虞允文等也只是书生,没有太多出奇之处;而在处理朝政上,在协调大臣上,赵朴也尽量不干预,因为不熟悉,不了解。只能是靠着朝廷自动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