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我军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守城有余,攻击不足,不足以北伐。若是再等上三五年,那时在北伐不迟,此时北伐时机不当,一旦战败,多年努力化为虚无…………陛下,出兵要慎重呀!”
王守义、岳飞,韩世忠等人,都是反对北伐,一些文臣也是站在反对的序列中。
这些武将明白,这位皇上独裁,但是不独断。
只要是道理合理,就会听进去。
赵朴道:“这个道理,我也知道。只是有时候,不是你选择战争,不是你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而是局势逼迫得,不得不打!此时西北危险,川陕危险,金国动用全国之力,进攻西北,仅仅靠着西北抵御,根本抵抗不住。我们只能四路出击,缓解西北压力!”
“有时候,明知道要打败仗,甚至是全军覆没,也要打一场,因为没有选择!”
说着,赵朴深深叹了一口气,有些感叹,局势不由人。
原本想着先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然后在自己的领土上搞科技、经济、军事、政治制度建设。再此期间,基本上不与外部势力发生战争。至种田完毕之后,再凭强大实力力征服天下。只是这也只是丫丫而已,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
敌人不会留给充足的时间去种田,而是会不断影响,破坏,最后崩溃。
此时此刻,一味的为了种田而避战,只会陷入万劫不复。
就好像历史上,南宋皇帝个个都是种田的好手,只是田地种的再好,一味觉得实力不如人,一味避战,结果白中了田。而毛太祖,往往是一边种田一边打仗,以打仗赢来种田时间,以种田获取打仗的本钱,最后走到了胜利。(未完待续。。)
ps: ; ;下一更,有些迟。
第357章宁可被打死,也不愿被吓死
赵朴道:“各位将军,宋弱金强,北伐胜利的机会渺茫,只是这次我们不得不战,因为没有选择。从战略上,金军进攻西北,而我等无动于衷,不能对西北形成有力援助,以邻为壑,坐观西北衰亡,只会导致全局崩盘!”
岳飞道:“只是北伐中原,没有足够的骑兵根本不行,此刻骑兵刚刚两万多,战力远远不如金军,一旦金军从后方出击,切断我军粮道,那时大事去矣!”
赵朴点点头,这的确是宋军的软肋。
野战最需要骑兵掩护,可是宋军的骑兵数量少,质量差,与金军对战,往往是以三敌一,以五敌一,也未必能胜。
“那岳将军觉得该如何?”赵朴问道。
岳飞道:“陛下,金军重点进攻西北,在金军大力进攻西北时,我军再出动,也不迟!”
赵朴心中一亮,有些明白了。
武将们不是反对出兵,而是反对率先出兵。
刘豫的伪齐国建立,在某种程度上,使宋金之间的屏障,两国之间被隔断开来。金军可以借着伪齐,强制宋军大部分主力,而集中主力进攻西北。
而这些武将们对于出兵讨伐刘豫,没有意见;只是在出兵的时机上,有些分歧,觉得在金军主力尚未大规模进攻西北时,暂时不要出动,至少也应该在金军主力大量调动到西北时,在西北开展会战时,那时再出击也不迟。
而此时提前出兵,等于提前引来金军攻击,可能金军会放弃西北攻略,从而集中在中原地区歼灭宋军主力。
很有道理。
只是,赵朴还是摇摇头。武将们只是从政治上,进行考虑,而很少从全局考虑。
在西北之战,开打后,再次出兵,固然是缓解了东线作战压力。只是那时出兵,可能来不及了。一旦西线失利,一旦关陕出现变故,那时在东线取得再大战果,也是毫无意义。
赵朴摇了摇摇头。看着在场的武将,道:“各位可知此次北伐的目的何在?”
“是为了练兵,以血战淬炼将士!“
“为了打击伪齐的嚣张气焰!“
“为了缓解西线压力!”
在场的武将纷纷说道。
赵朴摇了摇头道:“这些只是一方面理由,真正的理由是消除恐金症!”
在场武将,相互看着。隐约有些明白。
“宋金之战,不仅比拼的是国力。比拼的军队、民心。更是比拼的是自信。自信不是万能的,但是自信的一方胜利机会大。宋金之战,我朝缺少的不是马匹,而是自信心!”
“自信心很重要。就好似金军,为何敢于四百铁骑,冲击几千上万的我朝军队。就是因为金军有自信心;而为何我朝十几万大军一遇到小挫折,就是阵脚大乱,开始跑路,这是自信心不足。。练兵,纪律为先;强军,实战为主!”赵朴平静道。
“而我朝军队,最缺少的不是马匹,马匹没有,朕可以买到;只是自信心不足,我无能为力,只能是血战铸造。其实这也很正常的,宋金交战我朝损失了上百万军队,丢失了半壁河山。丢的不仅是土地,百姓,更是自信心。说得天花乱坠也无用,唯有血战,唯有见过血,最后没有崩溃,才能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