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韩叶宁也没有进幼儿园,而是继续呆在家里,继续着他的自我教育。
因为韩家奶奶年岁大了,不仅做一家子的饭,还要照顾一个孩子,考虑到她的辛苦,叶家姥姥很干脆的退了休,开始接替韩家奶奶成为了照顾韩叶宁的人。
现在的韩叶宁,多了一些关于未来的考虑,他不能只是学习语言,虽然他很佩服那些休学闯出一番事业的人物,但是他觉得知识不等于文凭,学校里面学的东西很多还是很有用的,于是他已经开始回忆他高中的课程了。
韩叶宁开始这个计划没多久,时间就到了到了十月。叶家大舅妈生下了一个女孩。大名叶澄澄,小名还是澄澄。韩叶宁一下子家中最小的孩子升级成为了哥哥。
韩叶宁很懂事,很乖,平常都只是静静的看书画画,所以叶家姥姥照看两个孩子是绝对没问题的,更何况现在还有休假的舅妈?而这个三岁的孩子,在某些时候,还有一些作用,比如,当叶家姥姥做饭,而叶家舅妈收拾屋子的时候,他还会成为小胖娃娃的临时看护——坐在一边看护着她别掉下床。
其实韩叶宁觉得没必要,澄澄才多大,连翻身还不会呢,怎么可能掉下床?
韩叶宁看着眼前的小胖娃啊,澄澄长得不是很漂亮,丹凤眼,圆脸蛋。于是,她“曾经”嫉妒了他那双双眼皮大眼睛整整十年——从她五岁懂事起,尽管如此她还是单眼皮,并为此极为恼怒。曾经的澄澄一直把韩叶宁当作她的目标,不管哪个方面。两个人的关系也十分的亲密,虽然差了几岁,但是却是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而现在,韩叶宁印象中的那个十五岁的清秀少女,已经变成了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韩叶宁很感慨的看着这个胖娃娃,澄澄一向不是很乖,每天都有三、四个小时在哭,莫名的哭,不是因为饥饿,不是因为口渴,只是单纯的哭。亲眼目睹这一切的韩小朋友,很惊讶于她那小小的身体怎么能够拥有那么多水分。
——你看,学校的至少还是有用的啊!至少生物学是需要学的。
进步
当韩叶宁满三岁的时候,日历翻到了1987年的年底。
以前学过的知识他已经完全过滤了一遍,几种语言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进步,随手的一张素描也可以让李阿姨惊讶不已。看到了这样的进展,韩叶宁决定,他要开始拓新业务了。
他很明确的向妈妈提出了想要学一种民族乐器以及学习国画的愿望。韩家妈妈妈反映极为迅速的在三天之内就给儿子报了一个少年宫的国画班,与此同时,她还开始寻觅民族乐器的学习班。
在那个年代,学习乐器的人多数都是学习西洋乐器,例如钢琴、小提琴之类的,真的想要找到一个民族乐器的学习班还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好在韩家妈妈很善于沟通,很快就在朋友介绍下,找到了一个乐器厂开办的学习班。
而在古琴,琵琶和二胡面前,韩叶宁选择了看上去就很有韵味的古琴。
作为国画班最小的学生,进步却比其他人都快——当然这也有之前素描的基础和曾经的残留记忆的帮助。尤其是韩叶宁拿笔之稳,甚至让老师都觉得惊奇。
在上了几堂课之后,老师就发现这个不过三岁的男孩,已经可以很完整完成所有的基础技法了,也就是说,他在初级班已经没什么好学的了。于是,那个老师就和韩家妈妈商量着,不要多浪费孩子的功夫,想把韩叶宁直接调入了中级班。
这样一来,对韩叶宁来说倒是很不错,让他节省了不少时间,于是,他很快的放弃了基础训练,直接走进了山水画的世界。
而同在中级班的同学也都很照顾这个只有三岁的孩子,毕竟这些孩子也都差不多8、9岁了。只有韩叶宁心里别扭,也不知道是谁更懂事,让他们照顾他,他还真地有点儿汗颜。
那位教授古琴的老师姓刘,是个年约五十的“古怪”老头。他和同在这个学习班,教授二胡和琵琶的外聘老师不同,他除了教孩子学古琴,同时他也是乐器厂的员工,一位专门制作古琴的老师傅。每一个来这里学古琴的学生,他都拿出他亲手制作琴,当然,因为是他的作品,购买的费用也是相对低廉一些的。
刘老师教导学生非常的严格,稍有差池他都会很不高兴。这也把很多来学琴的孩子经常弄得哭鼻子。不过对于韩叶宁这个三岁的孩子,他倒是稍显宽容,毕竟这个孩子的年纪摆在那里。这孩子能够理解他说的东西,他就觉得很不错了。只不过,这个孩子更让刘老头觉得惊讶的是,他甚至能完成很多大孩子都不能坚持的辛苦的练习。
韩叶宁很喜欢这位老师,在他的眼中,让人看到了那种对于这种乐器的热爱和执著。
解决了这些学习问题之后,韩叶宁的生活再一次进入了正轨——画画,听广播,练琴。
对于孩子的勤奋刻苦,韩家爸妈不仅不会高兴,反而开始了担忧。
答应给孩子报这些学习班,无非是因为看孩子喜欢,能让他高兴,可是他们也不会想到孩子会这么认真。看这孩子因为弹琴而留在手上的厚厚茧子后,韩家爸妈非常的心疼,立刻决定开始培养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爱好——只要能让孩子少受罪就好。
而韩叶宁自己,只能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家爸妈——竟然还有父母苦恼于孩子的勤奋。
做出决定之后,韩家妈妈立刻执行了第一个计划——学游泳。
韩家妈妈年少时候就是搞体育的,虽然后来因为上山下乡她自己没有再继续训练,不过那时她的不少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