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张静江和张石铭的关系 > 第16部分(第2页)

第16部分(第2页)

有趣的是,花园的新主人也不乏模型细胞,而且是两代人一脉相承地热衷模型!但是他们热衷的最初不是铁路模型,而是船模。他们甚至比那个英国人在模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玩得更为煞根。他们没有长久地停留在船模的“玩具阶段”,而是最终买来了一艘真正的船,一艘80英尺长的进口高级游艇!那是张家孩子们的骄傲,每逢假日有空,张叔驯就高高兴兴地带领全家乘上去,从黄浦江一直开到太湖!

20世纪30年代,是苏州河里充斥着运输货物的小木船和帆船的年代,即便是租界里的高等华人,也是很少人家玩得起进口游船的。南浔“四象八牛”之中,只有一个张叔驯。宁波籍的成筐成篓的上海富商中,只有一个周纯卿(华人房地产大王周湘云的弟弟)。安徽籍的诸多晚清旧僚的后代中,也只有一个周今觉(晚清两江总督周馥的长房长孙)。

。。

10。钱币大王的前卫理念和海派生活(2)

更有甚者,张叔驯对进口的高级游船并不绝对满意,过了几年,他嫌不够过瘾了,觉得速度太慢,就通过在江南造船厂任总工程师的好朋友,美国人摩根(Morgan),在该厂定做一艘设备更先进的游艇。尽管这艘预定的游艇不知何故最终没有造出来,但是艇上最主要的部件、有着12个汽缸的引擎已经交付了,放在一只巨大的木箱子里等待安装,这是张家孩子们都看到过的。或许因为后来抗战爆发,张叔驯的两个孩子张南琛和张泽琏比他们的父母早一年离沪,赴香港读书,那只等待安装的新游艇,就只能是个永远的梦了。

作为张叔驯的好朋友摩根,很理解张家人对船模的热爱,曾制作了一只帆船模型送给张叔驯的儿子。两个儿子如获至宝,常在课余时间把船模拿到花园里的荷花池里放行,还在周日捧着它到兆丰公园(现中山公园)的湖泊里放行。那船设计得很精巧,桅杆很活络,只要有风就可以开得很快。

后来这个船模被张静江的儿子张乃昌看见了,他的胃口也大大地调动起来。因为张乃昌也是个船模迷,从小就喜欢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儿。他家在杭州葛岭5号的房子落成以后,他父亲专门给他布置了一个“车间”,里面小型的车床、刨床都有,培养了他对机械制作的终生爱好。张叔驯见张乃昌对船模如此着迷,就请摩根先生也为他定制一艘,于是,摩根先生很绅士地又送来了一艘帆船船模(有一米半高),成了张乃昌的上好玩伴。

1937年“八一三”以后,张南琛、张乃昌、张泽琏、张乃琛等避难香港时,张乃昌还不忘带上这个心爱的船模。一年后他们一行到了日内瓦,过了些日子又转到美国,他都没忘记带上这个船模同行。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张乃昌要搬到另一个城市居住了,行李太多,只好把这个跟随了他四十多年的宝贝,交给张南琛,请他继续保存下去。而这时,他和张南琛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船模之情,仍未稍减。这个船模到了张南琛手里,一晃又是三十多年过去了,他已经是两鬓飘白的八十老者了,仍旧对这个船模宝爱有加!

现在,张南琛一提起这个船模就在琢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船模,记载了中外两代人的友谊,也反映了1930年代上海租界里的生活的某些风貌,是不是应当把它送到江南造船厂的厂史陈列室里去呢?这可能是该厂有史以来造的最小的一只船了吧?或许是该厂出品的唯一一个帆船船模也说不定。

“齐斋”藏品的最后归宿

1938年,张叔驯全家因日本人侵华而去了美国,临走时把他的所有的钱币收藏及生意上的事务,全都委托他的姐姐张智哉代管。在美国,他曾经有一段非常发达、红火的时代,这主要是投资股票带来巨大的收益,他们夫妇住进了纽约非常高档的住宅区:花园大道。但是脱离了华夏文化的生活土壤,加上生活境遇后来的巨大变化,尤其不幸的是遭遇了美国二战之后那场令人胆寒的股灾,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使他无法再继续他的收藏生活。而且因生活所迫,他出让了他的古玉,但他始终舍不得出让他的宝贝古钱。

抗战胜利后,张叔驯曾于1946年回到上海处理他的许多账务和财产,四个月后返美,临走时把他的最好的古钱(约2000枚)带去了美国。这2000枚古钱是他收藏中的至精品,著名的孤品“大齐通宝”也在其中。他的这些心肝宝贝,伴随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在他最后的几年里,他曾受朋友之托,在纽约曼哈顿东57街125号料理一家东方艺术品公司(那片街区是艺术品公司的集中区),可是由于健康原因,生意还未及很好地展开,他就先已病倒了。这是他在来美国之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

张叔驯的钱币收藏虽未印过钱谱或目录,但是据他的长子张南琛先生提供的权威资料和线索,使人们仍能基本看清“齐斋”旧藏的面貌,以及大致的流向——

最好的2000枚古钱现在仍在美国,但是已经易手,是张叔驯去世若干年后由其夫人徐氏卖给了当时已经成为大收藏家了的(读音:戴吉涛)先生。

10。钱币大王的前卫理念和海派生活(3)

这位戴先生是位60年前闯荡美利坚的传奇人物,山东人,他原先在上海时就与张叔驯认识,那时他还只是一个身背古董包袱,在上海走街串巷地做小本生意的小古玩商,张叔驯为照顾他的生意,经常象征性地买他一些小玩意儿。抗战爆发后他到了香港,抗战胜利之后到了美国,在美国先是做古董生意,后来做房地产生意,发了大财。张叔驯的夫人徐懋倩与他的妻子常在一起打麻将消遣,彼此间非常熟悉。

不幸的是,这位戴先生后来去世了,近些年来,他的夫人、儿子和女儿也相继去世了,没有第三代人。戴先生身后留下了近3000万元美金的巨额遗产,就组成了一个由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这是一个著名的慈善事业基金会,该基金会曾经多次向中国的医疗机构和大学捐款。张叔驯的这批“精锐部队”,包括“大齐通宝”、“应天元宝”、“中丝元宝”、“应圣元宝”、“咸平元宝”、“天庆元宝”、“ 乹德元宝”在内的2000枚珍贵古钱,现在理应都还在这个基金会中。至于这批珍贵的古钱现今究竟收藏在什么地方,目前还是个谜。估计这个基金会不会拆散这个有顶级意义的专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在某个大博物馆里隆重展出。

值得庆幸的是,张叔驯还是有不少的藏品留在了上海,被收藏在上海博物馆里,这个过程颇具戏剧性,是由好几个渠道汇拢到该馆的。

张叔驯有个内兄叫徐懋斋,是其夫人徐懋倩的哥哥,也很喜欢古物,于古字画也很有研究,跟张葱玉非常熟悉。在一个特殊的时候,他曾获得过一批张叔驯的钱币藏品。后来他生活发生困难,就把这批古钱的一部分,拿去卖给了上海博物馆。剩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