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乃薛笙于清晨书写,其内容关乎薛国宏之子薛勇衡修炼之事。薛笙亦告诫薛国宏切莫轻易与薛勇衡通话,否则那些执法弟子自电话信号中便会察觉到薛勇衡所在之地——那处隐秘的修炼之所。而薛勇衡因修为未至,无法踏入世俗工作,全赖薛国宏供给灵石维系修炼所需。
信末更附上了一个狡黠的表情符号,并叮嘱薛国宏务必焚烧此信。
向来深爱其子、以子为傲的薛国宏读罢此信,不禁老泪纵横。虽知此举出自薛笙之手,然此刻能助薛勇衡脱困的薛家之人,唯有薛笙而已。
就在不久前还遭人轻视的薛笙,如今竟成了他儿子唯一可倚仗之人。如此巨大反差令薛国宏心中愧疚之余,更多的是对薛笙的反感。
薛国宏主动拨通了薛笙的灵讯,开口便言:“薛笙!你需要多少灵石?”
“何谈灵石之需?”薛笙回应。
“你既然相助于我儿,必有所求,你说个数便是。”薛国宏心中明了,即便薛笙确实救了薛勇衡,但他此举定然别有所图。
“国宏叔此言差矣!我只是盼着咱两家能重修旧好,何谈钱财交易?勇衡乃是吾兄,您又是我长辈!为了你们二位,我甘愿赴汤蹈火,自是心甘情愿之举!”薛笙义正辞严地回答。
“再者,家父与您又同为一门亲兄弟,我在闭关修炼时,家父常提及您诸多恩德,言及您为避免薛家卷入这场仙凡之争而不肯援助家父,实则您是深谋远虑也!家父更是赞您有高瞻远瞩之见识呢!”
薛笙颇有宗门传教士之风,一番言语说得薛国宏心头舒畅。然而薛国宏并非易于糊弄之人,稍加思索便看出薛笙此举实为恭维自己。然即便如此,这份恭维带来的愉悦之情,薛国宏依然欣然接受了。
或许这就是“善言难拒”吧!
薛国宏此人明理且多疑,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薛笙真心想要促成两家和解。
“薛笙,你需要多少灵石,直接开个价吧。”
“国宏叔,我真的不收取任何灵石,救助我兄之事,乃是出于我自愿!”
“你这话若是对着薛国峰说,或许他会信以为真,但对于我,哼!你想错了!”薛国宏冷笑一声,毫不客气地回应:“我最后再问你一遍,你需要多少灵石,如果不提的话,我现在就挂断通讯!”
“叔,我真的不需要灵石……”薛笙面露尴尬之意,恳切地说。
“好,那我就先退下了,日后若有事再与我联络吧!”一听薛笙坚决不受灵石,薛国宏顿时松了口气,心想:这样不是更好吗?何必为灵石之事纠缠不清?
念头刚转完,薛国宏便准备切断通讯,不料薛笙神色大变!显然薛国宏是铁了心一分灵石都不给啊!薛笙心中暗叫不妙,他本意只是客气一下,岂能让到嘴边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叔、叔、叔,我不需要灵石,可是勇衡大哥的生活开支还需要些啊!”薛笙忙改口,重新接入先前的话题……
以薛勇衡之名索要些许修炼资源并非过分之举,毕竟薛笙家族的贫困世人皆知。若薛笙欲持续供养薛勇衡修道,恐怕薛国宏本人亦难以应允。自家子嗣修炼所需,岂能与薛笙之家等同视之,至少需比薛笙家多备几种灵材才是!
“哼,你这小子!我就知道你要来讨要修炼资源。好吧,说吧,你需要多少?”薛国宏揣摩透了薛笙的心思,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得意。
薛笙略微思考,答道:“国宏叔,我们当前隐居之地的物资价格颇高,几乎是故乡的双倍。还请您自行斟酌数目吧。”
“物资价格竟是老家的两倍?你们究竟去了何处,怎会如此昂贵!”薛国宏虽富足,对此等高昂物价也不禁瞠目结舌。
“我们前往了相邻的灵城暂避数月,待家中风波平息再回返。”薛笙从容应答,实则他们只是从乡间转移到了津江市的一处城区修炼而已。
薛国宏沉默片刻,紧咬牙关,毅然决然地道:“罢了,我便先供给你七千块灵石!将之藏于你家门口石缝之中,你晚间回家取便是。”
“多谢国宏叔慷慨解囊!”薛笙欣喜不已,轻而易举地从薛国宏手中诓得七千枚珍贵的灵石。
乡村中的七千枚灵石,其价值之重,足以令薛笙乐不可支。
薛笙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之声,暗想薛国宏为了他儿子可谓倾尽全力,即便没有伤及根本,也是元气大伤!
“客气什么呢!你这次救薛勇衡确有大恩,关于前几天你欺骗我的事情我便不再追究。可若是还有下一次,哪怕抓不到你本人,我也必定要找你父亲问责!”
薛国宏言毕,便挂断通讯法器,返回屋内筹备灵石。
薛笙接着耐心等待灵石及灵晶卡中的修为资源到账。出门两日,不知姚明月独自在家过得如何,心中惦念之下,薛笙悄然回到了家,悄然攀上一棵大树。
双方均乃智者,薛笙自然明白薛国宏的打算。上次薛国宏丢脸且耗尽资源的事情,他又怎能轻易释怀?
因此,薛笙坚信薛国宏绝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便选择了一个绝佳的位置,确保薛国宏即便到来也无法发现自己正在监视他。
过了良久,薛国宏果然依约而来,手中捧着一叠用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厚实物品。
正如薛笙预料,薛国宏抵达的第一件事并未按照约定将那一叠灵石置于指定位置,反而四下环顾,四处寻找薛笙的身影,期间甚至拨通了一个通话。幸亏薛笙早已预料到这一点,将自己的通讯法器调至静音模式,否则险些被识破。
薛国宏的阴谋未能得逞,只能无奈离去,将灵石按约放置在预设之处,然后趾高气昂地离开。
待薛国宏走远后,薛笙又耐心得等待了两个时辰,方才小心翼翼地下树取走那些灵石。
手中握着薛国宏辛勤积累的灵石,薛笙不禁冷笑道:“同在一座山修行,你我皆是老狐狸,何须在这儿讲述《聊斋志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