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自己倒先不好意思了,和她姐姐笑眼相视咯咯直笑,却还忍不住一劲儿的瞧他。
那道人被她笑得脸上微红,拱手深深一揖,言道:“仙子客气了,那便有劳两位姐姐引路。”
话说这玄衣道人早年是最喜欢和这些仙宫元君、阆苑仙娥们往来的。他性情开朗,又爱调笑,在女仙中人缘甚好。却也因他生得太过好看,惹下不少纠葛,所以此后便以道人装束示人,性情也收敛了不少。近年来,他已久不在天上走动,更少与仙界交往,十有八九的仙官都已不识得了,自然也没几个人识得他。
……
说着,二位仙子将那玄衣道人引入仙宫,穿过大殿径直往后殿引去。
路过一段花径进入内堂,只见殿内布置素雅,插了几杈雪白的梨花,不见多余装饰。
有童子奉上仙茶后,二位仙子也随之退下,轻轻带上了殿门。
就在这时,内堂中走出一曼妙女子。
淡绿色的罗衫,高挽乌髻,头上插了一根羊脂玉钗,此外再无装饰。
那女子秀眼轻黛,不染朱唇,说不尽的清雅冲淡,透着一股清冷的不食人间烟火之气。
久别重逢,故人相见,两人竟呆呆的竟谁也没有开言。
好一会,那玄衣道人先开口言道:“碧霞妹妹一向可好?”
“这么多年,没想到还能见到故人。”这碧霞元君幽幽轻叹,神情哀婉。
那道人接着说道:“是呀,已经过了这么多年。我倒是常来看妹妹,知你安好便可,不敢叨扰罢了。”
“我知道你来过。我又何尝不想离开这孤冷之地,只是怕要回来的人找不到路罢了。就这么一直守着这里,可却再也没人回来过。”碧霞元君黯然答道。
玄衣道人沉默片刻,问道:“他也没再回来?”
“你知道,他与我素来不亲近。”碧霞元君心领神会,自知他说的是何人。
“可知他在何处?”
碧霞元君叹了口气,答道:“无非是个不见天日的避世之所罢了,不问世事,饮酒纵情。”
他们口中之人,就像是隔在二人之间的芒刺,即咽不下,也越不过。
那道人不再多问,收了收思绪,转言正色道:“不说这些了,我找你是有正事。”
碧霞元君微微一笑,问道:“你是为那少年而来的吧?”
那道人一愣,没想到她竟料事如神。
碧霞元君续道:“不用奇怪,别的人我或许不知,可这个人除了我恐怕再无他人知晓。”
……
“那是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碧霞元君看了眼窗外,只见树影斑驳,鸟鸣虫语,并无其它声响,于是慢慢回忆道:“忽然有一天太山极顶虹光大作,我赶忙过去查看,却有一团灵气从天而降。我小心将之收敛起来,慢慢竟似有人形,可却不知是何来历。我见这团元气冲融浑厚,没有半分瑕杂,料想定是圣灵之物,就养在了玉女灵泉池中,沐浴仙泽,俯仰太山神灵之气。养了一段时间,竟大有瓜熟蒂落的迹象。”
“这先天之气居然能幻化人形?”那道人问道。
碧霞元君摇了摇头,说道:“并不是,仍然只是一团灵气而已。”
她继续解释道:“可巧还有另外一段因缘。百余年前,当时的人间帝王前来太山封禅,见玉女池破败不堪,便下令疏浚清导。还命人修缮宫苑,以白玉重雕神像。此后每年遣使致祭,香火供奉,日益隆盛。我自是不想白白受这香火,定然要还他一份人情。五世之后,他这一脉命当绝嗣,我一来想还他一份人情,二来不想人皇一脉就此断绝。于是便逆天改运,派紫虚和玉真二人下临凡界,续赵氏一脉香火,同时将这枚元灵寄于人间,待他自己养成肉身。”
“这便是那个落水的少年?”那道人问道。
碧霞元君点头答道:“不错,确是那个少年。他正是紫虚元君带下凡间的那枚元灵。”
那道人接道:“怪不得他的血有鬼哭神泣之效,或许正是因为吸收了这太山之上萦绕不息的祖神灵气吧?”
碧霞元君有些疑惑道:“这倒不敢断言,我在太山多年,也不曾沾染其他灵气,若无机缘怕是难以得见真灵之气。”
那道人叹了口气,说道:“说的也是,那这就奇怪了。”
碧霞元君接着道:“还有更奇怪的。等他落生后,我查看过他的命定因果,可三生石上未有他半分痕迹。”
那道人诧异道:“这可奇了,什么生灵能跳脱六界之外?但凡六界生灵,必然在三生石上有所印记。”
碧霞元君续道:“是呀,我当时也大为奇怪。近日恰逢人间大乱,不知他命数如何,所以我也正要去探查一番,可巧你就来了。”
那道人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我一来你就知道。也难怪我看不出半点那少年的前世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