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普希金的作品是 > 第1部分(第3页)

第1部分(第3页)

⑤方杰捏里(1657…1757),法国作家。

伯爵夫人,虽说已经过了青春最初的年华,但还是貌美惊人。十七岁她从修道院还俗,嫁了人。这个人她还没有来得及爱上,而他日后也永远不曾想到这一点。流言蜚语给她编派了不少情夫。但按照社交场中宽容的法典,她赢得了很好的名声,因为即令发生某种可笑的、诱人的桃色事件,那可是不能够责怪她的。她的家最为时髦。在她那里常常聚集了优秀的巴黎人士。伊卜拉金姆通过年轻的梅尔维尔介绍给她。梅尔维尔被认为是她最近的情夫,而他也想方设法力图体察这一点。

伯爵夫人客客气气接待了伊卜拉金姆,没有对他特别垂青。这使他颇为惬意。平日别人看待黑人好似一个怪物,包围他,问候他,向他提出一大堆问题。这种好奇心虽然被友好的姿态所掩盖,但着实伤透了他的自尊心。几乎是我们活动的唯一目的的那件事,即妇女们的青睐,不但没有使他洋洋得意,反而使他痛苦和愤怒。他觉得,对于她们来说,他是某种稀有动物,是偶然被带进跟他毫不相干的世界里来的一个陌生的特殊品种。他甚至羡慕那些谁也不在意的人物,认为他们的卑微反而是一种幸福。

造物主创造他不是为了谈情说爱——这个思想使得他从自信与自爱的奢望中拯救出来,使他与女性交往时具有罕见的魅力。他的谈吐纯朴庄重。伯爵夫人正喜欢他这一点,因为她听厌了法国机智的老一套逢场作戏与意在言外之辞。伊卜拉金姆常常上她那儿去。久而久之,她便看惯了这个年轻人的外貌,甚至开始找寻在她客厅里众多的假发中间那显眼的生着黑鬈发的脑袋的魅人之处。(伊卜拉金姆受伤后不戴假发而系了一根绷带。)他二十七岁,个子高高的,身材匀称。不只一个美人儿睃过他,那眼光与其说是好奇,不如说是倾慕。但抱有成见的伊卜拉金姆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认为那只不过是单纯的卖弄风情。当他的目光跟伯爵夫人的目光相遇的时候,他的疑虑消失了。她的眼风流露出那种甜蜜的柔情,她和他的交往显得那么单纯,那么自然,以致不可能在她身上怀疑有逢场作戏和蓄意嘲讽的影子。

恋爱的念头不曾来到他的脑子里,但每天会见伯爵夫人对他已经成为必需。他到处寻找机会跟伯爵夫人见面,而每次见面对他简直是天赐洪福。伯爵夫人比他自己更早猜到了他的感情。不管怎么说,不怀希望、不求报答的爱情肯定比一切工于心计的引诱更能打动一个女人的心。伊卜拉金姆来了,伯爵夫人跟他形影不离,倾听他谈话。他走了,她就心事重重,陷入常有的那种软绵绵、懒洋洋的状态……梅尔维尔第一个发觉这种相互依恋的关系并且向伊卜拉金姆道贺。没有什么东西比旁人的鼓励更能使爱火燃烧起来。爱情是盲目的,它不相信自己,却手忙脚乱地去争取任何支持。梅尔维尔的话唤醒了伊卜拉金姆。占有这个可爱的女人,直到此刻他还不敢妄想。希望之光突然照亮了他的灵魂。他发狂地恋爱了。伯爵夫人被他的狂乱的爱情吓坏了,想以友好的规劝与善意的忠告相抗拒,但是欲罢不能,她自己浑身发软。不检点的报酬很快一次接一次地照付。被她所诱发的这种强烈的爱欲使她自己心荡神摇,无力抗拒,终于她失身于惊喜欲狂的伊卜拉金姆……

什么事也逃不过社交场中的睽睽众目。伯爵夫人新的桃色事件很快大家都知道了。有几个女士对她的选择感到吃惊,而多数人则以为,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有的笑一笑,有的认为她有失检点,难以宽容。沉溺于爱欲的初期,伊卜拉金姆与伯爵夫人忘怀一切,什么也不管。但是,男人们机带双敲的调笑,女人们刻毒的挖苦很快就传进了他们的耳朵里。伊卜拉金姆庄重和冷淡的态度至今使他得以防御类似的攻击。他不耐烦地忍受着,不知道如何进行反击。伯爵夫人习惯于社交界对她的尊敬,不能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成为流言和嘲笑的对象。她时而热泪盈眶地向伊卜拉金姆倾诉,时而伤心地责备他,时而又央求他不要为她辩护,以免徒然引起纠纷,把她彻底毁了。

新发生的情况使她的处境更为糟糕。不检点的爱情的果实显露出来了。安慰、劝告、建议——一切良方想尽,终归无济于事。伯爵夫人眼看逃不掉身败名裂的下场,并绝望地等待着它。

伯爵夫人怀孕了,很快大家都知道了。闲话又以新的力量开始传播。多愁善感的女士们由于恐怖而长吁短叹。男人们则打赌:伯爵夫人会生出个白小子还是黑小子呢?矛头指向她老公的讽刺诗传散开来。此公是巴黎城中唯一蒙在鼓里、啥也不曾怀疑的人物。

命定的时刻临近了,伯爵夫人处境十分可怕。伊卜拉金姆每天困守在她身旁。他看到,她身上精神和肉体的力量怎样逐渐消逝。她的眼泪和惶恐与时俱增。终于她感到了第一阵痛楚。很快采取了措施。想了一个办法把老公打发得远远的。医生到场。那件事发生之前两天,说服了一个贫苦的妇女割舍自己新生的婴儿交给陌生人手里,随即派出心腹取回那个婴儿。卧室里躺着不幸的伯爵夫人,伊卜拉金姆就在卧室旁的书房里。他不敢出粗气,倾听着她闷声闷气的呻吟、女仆的轻言细语和医生的吩咐。她折腾了好久。她每一次呻吟都撕裂着他的心,她每一次沉默的间歇都使他失魂落魄……陡然,他听到一声婴儿微弱的啼哭,他无力控制自己的狂喜,冲进了伯爵夫人的房间——一个黑婴孩就在床上,在她的脚旁。伊卜拉金姆向他走过去。他的心剧烈地跳动,用发抖的手给儿子祝福。伯爵夫人有气无力地笑一笑并向他伸出柔弱的手……但是大夫生怕病人过分劳累,把伊卜拉金姆从床边拖开。新生的婴儿被放进一只有盖的篮子里,打从秘密的楼梯送出了家门。抱进来另一个婴儿并把他的摇篮搁进产妇的卧室。伊卜拉金姆坐车走了,心头稍感宽慰。大家恭候伯爵。他回家很晚,得知爱妻顺利分娩,心头十分得意。因此上,公众本想等候一场好看的纠纷,结果大失所望,于是只得用造谣中伤聊以自宽自解罢了。

一切恢复正常。但伊卜拉金姆觉得,他的命运应当改变了。他跟伯爵夫人的关系或迟或早会传到伯爵的耳朵里去。在那种情况下,不论发生什么事,伯爵夫人身败名裂必不可免。他爱得很热烈,也同样热烈地被爱。但伯爵夫人是任性的和轻浮的,她不是第一次恋爱了。厌恶和仇恨可能替代她心中最温柔的感情。伊卜拉金姆已经预见到她冷淡的时刻的到来。直到如今他还不曾尝过妒嫉的滋味,但他怀着恐惧之情预感到了它。他想,别离的痛苦应当是较少折磨人的。他已决意掐断这不幸的关系,离开巴黎去俄国。彼得以及他自己模糊的责任感召唤他到那儿去。

第二章

美之花并未盛开,

欢乐并非令人神往,

智慧并非随意轻狂,

我自己也并非一向安康……

向往荣誉,我受尽磨难。

我聆听,一片喧哗,光荣在向我召唤。

杰尔查文①

①杰尔查文(1743…1816),俄国诗人,这儿的诗句引自他的颂诗《米谢尔斯基公爵之死》。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逝去了。而堕入情网的伊卜拉金姆不能够下狠心丢掉那个被他诱惑的女人。伯爵夫人也对他日益恋恋不舍。他们的小儿子在边远的外省被人抚养。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也就沉静下来。这对情人便开始享受更宁静的生活,口里一字不提,但心头却还记得不久前闹得满城风雨的那件风流韵事,同时尽量不费心去想想将来。

一天,伊卜拉金姆正站在奥尔良大公的家门口。大公从他身旁走过,停住脚步,交给他一封信,要他得空时去阅读。那是彼得大帝的信。皇上猜到了伊卜拉金姆不去俄国的真正原因,给大公写了信,要大公无论如何不要强迫他,去不去俄国随他自由,并且说,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舍弃自己的养子。这封信深深打动了伊卜拉金姆。从这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决定了。第二天,他向摄政王陈述立刻去俄国的打算。

〃您想想,您这是做什么?〃摄政王对他说。〃俄罗斯并不是您的祖国。我想,您今后未必有机会再见您那炎热的故乡了。您长期生活在法国,这就使您很难适应半开化的俄罗斯的气候和生活方式。您生来并不是彼得大帝的臣民。请相信我的劝告吧!彼得宽大为怀,您何妨利用一下,留在法国吧!您为法国流过血。请相信,在这儿您的效劳和才能不会得不到奖赏。〃

伊卜拉金姆衷心感谢大公,但还是坚决要求去俄国。〃很遗憾!〃摄政王对他说,〃不过,您是对的。〃大公答应他退伍,并且把这一切写信告诉俄国沙皇。

伊卜拉金姆立即准备起程。动身前,跟平常一样,他在伯爵夫人家里度过了一晚。她什么也不知道,伊卜拉金姆没有勇气告诉她真相。伯爵夫人很安详和快活。她几次把他叫到身边并且笑他愁眉不展。晚餐过后,客人都走了。客厅里只剩下伯爵夫人,她的丈夫和伊卜拉金姆三个人。为了换取跟她单独在一起的机会,这个不幸的人可真愿意抛弃世间的一切。但伯爵却安详地坐在壁炉旁边,看来让他滚出这个房间是毫无希望的了。三个人都不吭声。伯爵夫人终于开口说:〃祝您晚安!〃伊卜拉金姆的心紧缩了,突然深感别离的恐怖。他站住不动。〃祝你们晚安,先生们!〃伯爵夫人又重复一遍。他还没有动弹……最后他眼前一片漆黑,头晕目眩,差点走不出这个房间。回到家,他近乎意态狂乱地写了如下一封信。

我走了,亲爱的列昂罗拉!永远离别了你!我给你写这封信,因为无能为力用别的办法向你解释。

我的幸福不能继续下去了。这个幸福,我享受它是违反命运和天意的。你应当不再爱我,爱的魔力应当消逝。这个念头不断追逼着我,甚至每当我看来忘怀一切,在你脚下沉醉在你的自我牺牲的狂恋和无限缠绵的柔情中的时候……轻浮的上流社会事实上无情否定了它理论上认可的东西。它的冷嘲热讽迟早会征服你,使你火样的心肠冷却,而你最终会为了自己的爱情感到羞愧……到那时我将怎么办?不!我宁可死,宁可在那可怕的时刻来到以前离开你……

你的平安对我比一切都宝贵。当上流社会的目光都集中到咱们身上的时候,你是不可能有安全之感的。你不妨回忆一下你所忍受的一切:自尊心受辱,提心吊胆;你不妨回忆一下咱们的小儿子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