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驼峰航线名词解释 > 第6部分(第3页)

第6部分(第3页)

抗战最后的地区与基本战线,将在粤汉、平汉两铁路以西……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注一)

委员长如是说。

实力不够,这是劣势,但人多,幅员辽阔,这是优势。把中国“让”出了一半之多,战争也只是才刚刚开始,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任何一个战略家基本之备。

拖他个精疲力竭、拖他个人仰马翻。

“拖”死他!

资源不多,兵力不足,在和对手交火时,务求速战速决。否则,将陷入重重险境,祖辈住在小岛上的小鬼子清楚得很。

地面火速推进,空中截杀,就是围绕斩断通道,逼你投降!

鬼子也不含糊。

一个来中国“考察农业”的美国老头

扯皮一样的“照会”中,美国继续奉行它的“中立”。

暗中支持!

空中的力量已经被彻底摧垮了,采访过的所有当年在“中国空军”中服过役的老人都有过“跑飞机”、“跑警报”的经历。老人们说,那时,空中力量几乎被全部打垮,“制空权”是小日本的,人家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连教学和训练都在你的头顶上进行,干等着挨炸,一点办法都没有。

后来给美军做翻译的王漠老人当时在成都读书,老人说,正上课呢,明明满操场都是连蹦带跳的孩子,鬼子飞机来了就扔炸弹。炸弹响过,硝烟中,一片悲惨哀号。

知道政府在重庆,就炸你委员长。多少次,蒋介石正在讲话,警报声四起,让委员长也狼狈不堪地钻地洞、跑警报。

的确是有点不行了。

没有制空权,等于*着趴在地上等着挨打,自己培训既没有时间又没有场地又没有足够的航材(飞机、汽油),说实在的,也没有那个能力,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招募。

到美国买飞机、招飞行员。

说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空军就言必称“飞虎队”的创建者陈纳德出场了。

“淞沪大战”时,持有到中国“考察农业”护照的陈纳德亲眼目睹了由一群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担当飞行员的中国空军驾驶老式战机,在没有保护、缺乏各种支持的情况下,与日军英勇作战、浴血蓝天、舍身成仁的惨烈情景,他被深深打动了。当与委员长夫人会面时,宋美龄哽咽着对他说,日本正在屠杀我们的人民、正在屠杀我们的人民啊……(注二)

夫人的泪水打动了陈纳德,“考察农业”的老头脱口而出道:“应该马上组织空中力量对那些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进行轰炸!”

时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蒋夫人和她的左右幕僚这时才发现,整个中国空军军官中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该如何计划并组织这样的轰炸,夫人明亮的眸子带着期盼的目光转向了眼前这位到中国“考察农业”的空军专家。

那一刻,陈纳德知道自己已经和这次轰炸分不开了。

那一刻,陈纳德根本就没想到自己的后半生竟然如此密切地和中国联系在一起。。 最好的txt下载网

抵抗到底的国民政府(2)

按陈纳德的计划,中国空军出动飞机对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轰炸,但仅仅炸伤炸毁几条日舰并不能起到决定作用,空中力量的失落注定了地面战场的失利,国土的渐渐沦陷就是最好的证明。随着陈纳德参与中国空军活动的增加,他已被宋美龄授予“少校”军衔,正式的名称是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扛着人家授予的几个星就不能吃白饭,有着美国人的“敬业”精神并且素来就对中国尤其是蒋夫人有着相当好感的陈纳德在1940年中提出建议:到美国购买一批性能优异的飞机,并在那里招募飞行员。

目前,这是唯一可行的并且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办法。

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也就落到了提建议的人身上。

“中立”的美国三 :罗斯福和他的“水龙带”

回到美国的陈纳德非常清楚,此时,如果美国政府不干预,就是最大的支持。在一个媒体不是“一边倒”的国度,是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

还好,白宫已渐渐脱离了“孤立主义”,原由是不列颠拼死抵抗纳粹的狂轰滥炸和首相丘吉尔让太多美国民众为之动容的演讲。

但多数人的目光只盯住了英国、盯住了欧洲。

已经看出希特勒称霸欧洲和日本人要独霸亚洲的端倪,肯定下一个目标就是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