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有唐记多吗?”
“唐记?”张全福一声嗤笑。“你玩命儿卖一年的油煎包子,也挣不来这么多!”
严河坊这两个月光卖酒,就收钱八千余贯,肥皂、香皂收三千多贯,工料开支和这巨额的利润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马老三占了一成的纯利,那就是将近一千贯钱。
一千贯,要是全是铜钱,上称量重,就是四千多斤,得用好几辆大车才能拉走。这马老三居然还是小农心态,为了一点儿小钱儿苦心算计。
唐奕也不得不附和道:“您岁数大了,家里享享福就行了,外面有我们这些小辈照看,咱们真的不差食铺那点盈余。”
马老三一算计也对,现在炒菜在邓州人人会做,嘴都吃刁了。而且生煎也不是什么多难的手意,城里已经有好几家食铺,仿着唐记开始卖生煎了,拐带着唐记的生意也不如从前了。
要不。。。。雇两个人?
唐奕也不和马老三再掰扯,而是转向君欣卓,“你们有什么打算?是跟着我走,还是留在酒坊?”
黑子一听抢白道:“我们当然听主家的。”
君欣卓则是秀眉轻触,沉吟了一下,方道:“让憨牛带着那十几老幼留在坊里,我和师兄陪你走。”
唐奕释然一笑,“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憨牛哥的母亲岁数大了,不宜远行。”
君欣卓点点头,她和黑子都是在邓州犯的案,能不留在这里,就不留在这儿。
“那就这么定了!”唐奕一拍大腿。“邓州这边有张伯和大哥照顾生意,我带着张家大哥、君姐姐,还有黑子哥,随老师一同去苏州。”
“张伯,您把这段时间酒坊的盈余,留下一些必要的开支,其余的都换成金银,我要带走。”
“还有你婶子,让你婶子跟着你。”马老三发现唐奕把马婶漏下了。
“您老就别犟了。。。”唐奕苦着脸道:“大哥下个月大婚,这个结骨眼儿上,婶子哪能不在?等我们在那边安顿好了,邓州这边也都没什么事儿了,我就把您和婶子一起接到苏州去享福。”
“那等四娘过了门儿,我就和你婶子去找你去,你身边咋地都得有个知冷知热的照应着!”
。。。。。
唐奕无语了。
又商量了一些生意上的细节,唐奕终于把一切都敲定下来,只等新官到任,辞邓赴苏。
只不过。。。
只不过范仲淹从七月中旬旨意下来,一直等到八月都快过了,也没等来魏介来接任。
马家把马大伟和张四娘的婚事都办完了,唐奕也还没走。
问题出在哪儿呢?
按说鄱阳离邓州并不算远,走水路不需十日就能抵邓,魏介为何如此之慢?
朝中的守旧派又起了妖蛾子?
错了!
这回是赵祯这个老好人,玩了个心眼儿。。。。
。。。。。。。。
第52章 和稀泥
宋仁宗赵祯从历史角度来看,并非一代雄主,最多算是个守成之君。
可是同样,那些开疆阔土、傲世天下的圣明之君们,有一点也是没法和他比的,就是一个“仁”字。
一个人做一时的好人不难,做一辈子的好人却不容易。
做为一个执掌天下的皇帝,要做一辈子的好人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赵祯就偏偏用一生在诠释,什么是一个好人!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数十次减免各地税赋,遇有天灾**必拨款赈济灾民,并下诏责己,罢饮宴歌舞,亲自祭祀天地,为生灵祈祷。贵为君王却从为难下人,为免宫中浪费,宁可苦着自己,也不妄加用度。对宫人内侍,更是从不苛求。
他珍视每个普通人的生命,故决狱严谨,全国的死刑案卷都要经过他的最后复审御批方能执行,仁宗对能从宽的决不重处,故每年从他的笔下超生的死刑犯不下千人。
他曾对大臣说道:“卿等素知,朕气极骂人时,也决不说‘你去死吧’这种刻毒的话,就更不敢在断狱中滥用死刑了。“
一个万万人之上的皇帝,谈笑间就能决人生死的君王,竟能做到珍视每一个百姓的生命。可能除了赵祯,再找不出第二个了。
就连把宋史篡改得乱七八糟的蒙元,都在他们撰写的《宋史》之中这样评价赵祯——
“于君者,止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