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学中庸解读 > 第40章(第4页)

第40章(第4页)

应权通变: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而制定相适应的策略。

弘思:弘大的谋略,深思远虑。远益:长远利益。

忿(fèn奋):愤怒。

议者,议论的人。这里指主张与吴绝交的人。咸:都。鼎足:鼎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有三足,这里比喻三方并立。

志望:志向和愿望。

无上岸之情:当时魏吴以长江为界,这里指孙权没有渡江攻魏的打算。

侔(móu谋):齐,相等。智力不侔:愿望和力量不相称。

致讨:指蜀国出兵攻打魏国。

彼:这里指东吴。其地:指魏国领土。后规:然后再作打算。

略民广境:指吴国乘蜀魏战争的时机,夺取魏国的劳力和财物,扩大自己的领土。

河:黄河。河南之众:指魏国黄河以南的军队。

【译文】

孙权称中的野心由来已久了,我国所以没有追究他的挑衅行为,是为了求得他的援助,前后牵制夹击敌人。现在如果公开与东吴断绝友好关系,它必然十分仇视我们,那么,就应当移兵东伐,同他较量,等平定吴国之后,才谈得上进攻,中原的事。孙权手下有才干的人还多,将相之间团结和睦,(同他较量)只能一朝一夕决定胜负。长期屯兵相持,就会使曹魏得计,不是上策。过去孝文帝同匈奴和亲,先帝以优厚条件与东吴联盟,都是适应客观形势,考虑长远利益而制定的策略,同那些目光短浅,发泄私愤的人不一样。现在有人认为孙权利于三国鼎立,不能同我们齐心并力,况且愿望已经满足,没有渡江攻魏的打算,考察这类说法,都是似是而非的。为什么呢?孙权是愿望大而力量不足,所以只能隔江自保,孙权不能越过长江,好比魏国不能渡过汉水,都不是力量雄厚而有利不取啊。一旦我们大军讨伐魏国,东吴如采取上策,扰会同时出兵分割魏国领土,再图后计,其次也会乘机取利,骚扰魏国边境,向国内显示武力。总之

,他是会有行动的。即使他端坐不动,只要跟我们和好,我们北伐时,就没有东顾之忧,而魏国黄河以南的军队(为了防御美国)却不能全部调往西边,这样,对我们的好处也就很大了。所以,孙权称帝的罪行,不宜于公开揭露。

论曹军①

这是诸葛亮在说服孙权联合抗曹时,分析曹军的一段话。公元二○八年(建安十三年),刘备被曹军大败于长阪坡,情况十分危急,诸葛亮亲自到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当时东吴内部的一批儒生主张投降。诸葛亮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地分析了曹军的各种不利因素,预言曹军必败,终于说服了孙权。这一分析,体现了诸葛亮敢于以弱胜强的军事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原文】

豫州军虽败于长阪②,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④,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⑤。故兵法忌之⑥,曰“必蹶上将军”⑦。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⑧。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⑨,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⑩,在于今日。

(见《三国志·蜀志·诸葛壳传》)

【注释】

①标题是注释者加的。

②豫州:指刘备,曾任豫州牧。长阪(bǎn版):地名,在今湖北省当阳县境内,豫州军虽败于长阪:公元二○八年(建安十三年),曹操领兵进攻荆州,荆州牧刘表刚死,次子刘琮(ɡ从)领荆州牧,背着刘备向曹操投降。刘备见势危急,便从樊城向江陵退却,到当阳长阪,被曹军打败。

③刘琦:刘表的长子,江夏(今湖北随县以南,汉水以东)郡太守。

④疲敝:疲劳。

⑤弩(nǔ努):古代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末:终了,最后。势:力量。鲁缟(gǎo

稿):鲁国生产的薄绸子。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见《汉书·安国传》。意思是,强力的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见《汉书·韩绸子也无力穿透了。这里比喻强大的曹军从中原远征到江南,战斗力大大减弱。

⑥忌:禁忌,禁止。

⑦蹶(jué决),跌倒。这里当挫折、失败讲。上将军:这里指善战的将帅。

⑧附操:随附曹操。逼:强迫。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这里诸葛亮强调了人心的向背对战争胜败所起的重要作用。

⑨规:谋划。协规同力:合谋协力。

机:时机,关键时刻。

【译文】

豫州的军队虽然败于长阪,现在重新汇集的战士和关羽的精锐水军共有万人,刘琦集合的江夏战士也不下万人。曹操的军队远征疲劳,听说追刘豫州,轻骑兵一日一夜赶三百多里,这好比“强弩射到了尽头,就连鲁国的薄绸也穿不透了。所以兵法上禁止这样做,说:“就是善战的将帅也定遭挫败”。况且北方兵,不习惯水上作战,加上荆州民众随附曹操是追于势力,并不是心悦诚服,现在将军真能命令猛将领几万战士,和刘豫州同心协力,打败曹军是毫无疑义的。曹军败后,必定退还北方,这样,荆州、东吴的势力扰会强盛起来,三足鼎立的局势就形成了。成败的关键,就在今天。

殚廖立表①

这是诸葛亮为弹劾廖立给刘禅的公文。诸葛亮在立行法治过程中,遭到豪强地主势力的反对,廖立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极力反对诸葛亮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当诸葛亮积极准备北伐,力争统一全国时,他寻找种种借口,横加阻挠,散布流言蜚语,制造思想混乱,攻击蜀国执行法家路线的文武官员。诸葛亮上表后,刘禅下令撤销了廖立的职务。本表写作时间当在公元二二四年(建兴二年)。

【原文】

长水校尉廖立②,坐自贵大③,臧否群士④,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⑤,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⑥。诽谤先帝,疵毁众臣⑦。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部伍分明者⑧,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⑨,“何足言!”凡如是者不可胜数。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托在大,位⑩,中人以下识真伪耶?(见《三国志·蜀志·廖立侍》)

【注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