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部做好预演,防备所有可能的敌人,加强薄弱地区的军事力量,例如苏门答腊岛。”刘一鸣不相信英国会老老实实作壁上观。
当然,英国也不会直接出手,这不符合他们的风格,增兵苏门答腊,不过是向英国表明自己的态度。
即便真要出事,也不可能是这个地方——太敏感,英国的存在力量也不强。
“参谋部讨论认为,我们需要适度加强阿拉伯地区的军事存在,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威胁。”谢辉看着刘一鸣。
陆军总参谋部和刘一鸣的想法差不多,当然,这不单纯是参谋部的想法,还有国防部等。
他们认为,最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阿拉伯,一个人夏威夷。
国防部排除了夏威夷,倒不是相信日本和美国,而是南华本就打算同日本摩擦摩擦,而美国……没有加入战争的条件。
南华和英国的关系并没有破裂,二者还处于互相需要的合作状态,只是在实际操作上有一点小小的瑕疵。
要是南华和美国打起来了,英国并不会高兴。
因为不论谁胜谁负,都不是英国希望看到的,至于两败俱伤的平局?它倒是想,但不敢赌。
不管南华和美国谁胜利了,谁就会变成主导太平洋势力的大国,在英国抽不出精力这段时间,这是它不希望看到的。
“不用加强,那会刺激到许多人,凭空惹麻烦。”刘一鸣摇了摇头,都定了阿拉伯增兵的方案。
“意大利人陷入了困局,作为朋友,我们应该帮助一下他们。”
“允许他们欠款的情况下,卖五千辆各种车辆给他们,让他们能够给饥渴的意大利大汉送去意大利面和红酒。”
谢辉眼前一亮,点了点头,心里思索着那些车是能卖的,好替换成新车。
意大利在北非的军事行动遇到了阻碍,前期意大利军队准备较为充分(相比较奥斯曼帝国陆军而言),势如破竹。
但是当意大利离开海岸后,进攻的力度便降低了许多,特别是进入到丘陵山地后,恶劣的气候进一步降低了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
奥斯曼帝国陆军则在山地峡谷等地方修建工事,进行阻击战,并动用骑兵,对意大利的后勤线进行骚扰。
战争突然僵持住了,占领区出现了自发组成的游击队,目标是意大利的后勤物资,马匹骆驼甚至是饲料,还有最重要的——水井。
这种情况下,意大利被迫继续增兵,用于安定占领区,并组建军级进攻。
但奥斯曼帝国的防线让他们大吃苦头,没有足够的火炮,根本就是送死。
所以,他们需要效率更高的运输工具,而且因为钱拿去打仗了,还掏不出现金来。
南华为了和法国的关系,在这件事上一直很暧昧,反正军用车不出售,民用车要现金。
现在,因为不知明的大火,法国人挣了一笔钱,重要的是考虑到争取意大利的可能,默认了这件事。
“要什么车好呢?”谢辉离开时,还在想这件事。
操作的好,起码能替换两三千辆卡车,省下一大笔钱。
倒不是他不想全换了,主要是有些车辆和出口的车辆差别不小,报废都得好几个系统的人亲眼盯着。
(五千辆各种车辆不仅仅是卡车,所以数量并不多。)
…………
一月七日至九日,五千辆包括卡车、水罐车、勇士车、挎斗摩托等,在南华各地装船,陆续发往那不勒斯。
意大利本来想加钱让运输船直接运往的黎波里的,但是南华以民用设备为理由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