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长安城中;李隆基笑眯眯地将虫娘拉了起来。
“二十九娘;你倒是善祷善祝;连贵妃都说你好呢……你说说;要什么赏赐;要不;朕封你为公主?”
虫娘小小的头一直垂着;听得李隆基的话;用力摇了摇头:“孝敬父皇;敬爱娘子;原是儿臣本份;哪里敢要什么赏赐?”
李隆基失声笑了起来。
虫娘虽有公主身份;却一直没有公主封号;以前时;那是因为李隆基对这个早产儿怀疑虑:一是怀疑她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二是怀疑她是不祥之兆。但现在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当初皱巴巴的小丑物;现在已经越发地舒展;除了头发略黄、眼睛带着海蓝色外;其余方面;带着明显的李家特征。
而且原先自闭、孤僻的性子;这两年变化很大;越来越娇憨讨喜了。
李隆基当然知道这是谁给她带来的变化。
“你这小娘;倒是狡猾;不敢要不是不想要;对不对?”他问道。
虫娘笑嘻嘻地默认了。
“朕乃天子;言出即行……你想要什么就说吧。”
“儿臣……儿臣心慕大道;听闻修武叶畅精通道法;愿拜其为师。”确认父皇不是在骗她之后;虫娘大着胆子道:“请父皇召他还京。”
李隆基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不见了;冰冷、猜忌的目光取而代之。
这目光之下;虫娘战战兢兢;脸色惨白;从方才的娇憨;变成惊惧;一瞬间;她仿佛回到了认识叶畅之前。
“是叶畅让你求朕?”
“没……没有;只是儿臣怕他在边关受苦……”
这个问题;李隆基相信虫娘不敢骗他;这让他神情稍缓。
只要不是勾结宫中;那就好虫娘虽小;却是个有主意的;她觉得叶畅待她亲近;怕叶畅在边关受累;也是自然的事情。
“你休要替他担心;他精明着。况且;许他在私下批评朕的国策;就不许朕让他吃些苦头?”李隆基想着这个小女儿这些日子曲意奉承;叶畅去边关的时间不短了;憋到现在才求情;自己的这个小女儿倒还是有些耐心的。
“你先下去吧。”只说了一句;李隆基又觉得不耐;将虫娘又打发走了。
在洪济城当中;南霁云怒气冲冲;见着一个人便问:“叶郎君呢?”
回答的都是不知道;他最初的怒火渐散;到后来就是好奇:叶畅这厮会躲到哪儿去?
高适、岑参和李白跑出去登高吟诗了;叶英叶挺不知道叶畅到了哪儿;那么和尚善直呢;为何善直也不在?
想到善直;南霁云顿时想起一个地方。
这洪济城曾经被犬戎多次攻破;因此城中破败;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城东北角有一处小庙;应该是以前某个僧侣在此建起的。南霁云跑到这儿;果然看到破庙之前;善直百无聊赖地在逗着一条野狗
“和尚;叶郎君何在?”
“嘘;他在参禅。”
“参禅?”南霁云眉头一皱;便向破庙中望去。
只见叶畅盘膝坐在一个蒲团之上;眼睛微闭;双手举起;用食指在脑袋上不停地画圈。
南霁云是不懂叶畅这在做什么;只不过跑到破庙里;又有善直的“参禅”;还是让南霁云肃然起敬。但旋即他讶然:“和尚;叶郎君不是道家的么;跑来参什么佛家的禅?”
“那个谁知道呢?”和尚挠着头:“象他这般人物;佛道相通吧?”
南霁云深以为然地点头;但是肃然起敬归肃然起敬;问题还是要解决的;他打听到的;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能不能唤他?”他问道:“有紧急情形要禀报。”
“他说了任谁都不能打扰。”和尚警惕地看着南霁云:“你也别进去;没准这便是在摆七星灯朝天乞命;你莫作魏延”
《绣像三国志演义》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便是和尚;也记得其中星落五丈原的情节;南霁云狠狠瞪了他一眼;心道便是要比;也当以关羽关云长比自己;如何能用魏延那脑后生有反骨的家伙来比
不过方才还说叶畅是在参禅;转眼又是在摆七星灯朝天乞命……呸呸;不吉利;这和尚定是张乌鸦嘴在乱说
判断出和尚在胡说八道;南霁云还是不敢去打扰叶畅;过了好一会儿;猛然听得“叮”的一声。
那声音却是从叶畅口中发出的;然后叶畅又道:“有了”
“郎君倒是悠闲;可知让郎君监督割麦;实际上是不怀好意?”南霁云见他回过神;推开和尚便走了进去;烦躁不安地道:“郎君;这皇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