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畅完成首尾;他也不等王真的来寻他;径直离开赶往城外。他却不知;他在城门前的作为;却都看在一个人的眼中。
杜甫便在人群里;默默看着叶畅。
“不愧是叶畅;大唐柱石之臣;爱民如子;摧折权贵;若我大唐之臣;个个都如同他一般;哪里还有什么争端”他身边一人叹息着称赞道。
“正是;难怪诗家天子王昌龄、谪仙人李太白等;都愿意为他效力;这般人物;当真可谓当世英雄”
“子美兄;你既郁郁不得志;朝廷当政;都不重你才学;何不跟随叶十一;去边疆立功;也能如李太白一般;为一城郡守;甚至如高适;独当一面……以往听闻你与叶十一有交情;为何不去?”
听到这里;杜甫勉强一笑:“某才器皆不如高、李;是无一用;不敢献丑。某与叶十一也谈不上什么交情;当初有数面之缘罢了……如今并无热闹可看了;兄台何不走?”
“哈哈;说的是;该走了……以往李林甫为相;贤能不进;如今李某去相;陈公当政;必能改弦更张。与其跟着叶畅去边关寒暑之地受罪;博取那微不足道的功名;倒不如先去陈公那里拜谒。陈公囊中正缺人;以子美兄之才;必能得用”
杜甫心中对这些话不以为然;以前他也认为;为京官方是美事;可是如今朋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在边疆上立下功劳;他却仍然在长安城中中蹉跎;为了一个微末大小的京官;不得不奔走于朱门权贵府前;而朋友们来的信件中;却多谈自己在边关上如何意气风发。
与那些朋友相比;现在身边这些人;当真是不知鸿鹄之志的燕鹊。
更何况;还有一个叶畅可以为榜样呢。武则开边一方;使群夷不敢正眼视之;文则抚育一地;使百姓尽皆敬如父母……
当到了陈希烈门前时;杜甫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陈希烈与高适、杜甫等也有往来;只是此前陈希烈在李林甫压力之下;根本无法安插合适的官职。
此次来见;也不过是在陈希烈面前晃晃;提醒他不要贵人多忘事。陈希烈如今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多年压在头上的大山一朝搬开;自然是兴奋不已。不过他虽然是来与众人相会;便是这短短的时间内;有十余批人来寻他;有公文要他签发的;有大事要他决断的;还有上门于谒的、前来投效的;众人就见他忙得团团转;往往一句话没说完便要起身办事;到得后来;便只有告辞而去。
但当他们到得门口时;却看到一人;怒气冲冲;大步而来。
杜甫虽然尚无官身;但寓居长安久矣;认识的人不少;这位王;这两年也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天子在扶杨钊拱走李林甫的同时;隐隐也有要用王等人牵制杨钊的意思。
他这个时候来……想必与城门前发生的事情有关吧?
第一卷谁乘星槎破虚空 第368章 相逢一笑问旧故
杜甫藏了个心眼;出了陈希烈府之后;没有急着离开;找了个借口与同伴分手后;独自守在陈希烈府前。过了一会儿;便见王又怒气冲冲出来;在上马车时;还喝骂了一声车夫。
杜甫犹豫了会儿;然后又到了陈希烈门前;那门人认识他;笑着道:“杜郎君怎么又来了?”
门人话语甚是不恭;杜甫却只有忍气吞声;拱手道:“方才见王大夫怒气冲冲出来;有些好奇;莫非王大夫与相公不睦?”
那门人是个饶舌的;杜甫又借着拱手机会;将一小吊钱塞入他手中;门人便笑道:“杜郎君有心了……不是与相公不睦;我听得似乎是在咒骂叶畅;据说叶畅打断了他儿子的腿。”
“那他跑到陈相公这边来发什么怒”杜甫佯作生气:“当真是不知所谓
“那还用问;自然是来寻陈相公相助;帮他出这口恶气;只不过我家相公岂是那等人物?”门人说到这里;打了个哈哈;任杜甫如何相问;也不肯开口了。
杜甫手中若是有许多钱;或许还能买得他开口;但杜甫如今的经济状况并不算好;故此只能作罢。
他心中不免有些担忧;叶畅怎么处处是敌;然后又觉得好笑;自己为何会叶畅担忧。自己与叶畅原本就已经割袍断义;后来自己还念着旧情;曾经向叶畅暗中示警过;此后数年;自己与叶畅毫无往来;还有必要在乎他的安危么?
“我只是不愿意见着一个真心为民的好官;坏在王这等只知盘剥百姓的败类手中……”他自我安慰道。
但在内心深处;却知道自己只是自欺欺人。当初因为李邕的事情二人反目;但时移事易;这么久过去之后;特别是李适之等人事败之后;杜甫便隐约觉得;自己奉为贤达宿老的李邕;未必真是什么当世圣贤;更大的可能是沽名钓誉之辈。他心中不只一次后悔;只为了一个李邕;自己竟然会和一向善待自己、敬重自己的叶畅反目;当时真是奇蠢无比。
他此次入长安;仍然是寄居在族兄杜位宅中;只不过因为李林甫辞相将东去;杜位宅里也是人心惶惶;他回到宅中;并无人理睬。
“阿戎何在?”他见杜位宅里乱成一团也没有人管理;便问一仆人。
“郎君去见叶郎了;尚未回府。”那仆人道。
杜甫抿了抿嘴;暗暗叹了口气;这就是树倒猢狲散;这几日他也听说了;李林甫数子自然将随父东迁侍疾;而诸婿则各有打算;甚至相互间还有争执。特别是杨齐宣;甚至公然去拜访了杨钊;投靠之意;毫不遮掩。
杜位会如何选择;杜甫也不知道。
“终究还是自己学问不足;若是学问足了;总有出头之日……叶十一这几本书;暗藏玄机;我当好好揣摩;争取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他想到这里;便自回住处;闭门读书。到得午后;却听得外边有人道:“子美兄可在否?”
这声音有些熟悉;杜甫回想了一下;他妻子杨氏原本在一旁侍读;此时起身:“可要去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