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富昌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兼文学院副院长
封笔近半世纪的上官鼎,近日以新作《王道剑》一书,重出江湖。对沉寂已久的武侠文学界重注新血,实乃武林之福也。
上官鼎出道甚早,高中、大学时期,七年之间,以半职业武侠作家之姿,撰写多部武侠作品,广受好评。因其早慧,兼具国学素养,早年作品文气斐然,格高意远。或写手足之情、朋友之义;或写恩怨纠缠、斗智斗力;或写豪情壮志、悲剧侠情。叙事大多繁而不紊,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笔下人物,亦皆有血有肉,丰满深刻。大抵说来,其早年作品之结构、布局,乃至叙事手法,大多精采纷陈,深获好评。
上官鼎此次以《王道剑》重出,人生阅历更加丰富,文笔更见老辣,颇有金梁之风。其述江山庙堂,似班马文章;谈佛理之悟,如渡河香象;至于谈侠义与武功,更是锋发韵流,深具巧思。全书以明朝“靖难之役”为历史梗概,透过考古与传说,改造一些历史人物,也创造一群新的武侠类型人物。把真实的历史人物,如朱元璋、傅友德、朱允炆、郑洽、方孝孺、朱棣、道衍、胡濙等,与虚构的传奇人物,如傅翔、郑芸、方冀、完颜道长、明教人物、少林寺僧、丐帮帮众、天竺三尊等,全都放在作者创造的假定艺术情境之中,把历史人物及其故事当成了武侠传奇故事的重要元素,可谓融历史与传奇于一炉。
武侠小说讲武功、言侠义,多为江湖、武林中事,自以想像和传奇为主。《王道剑》则在保持武侠小说的基本特性外,兼讲历史与文化。书中透过历史悬案,彰显人性情操;透过儒家之道与王道之剑,描述豪侠传奇。可谓既纪实,又演史。在历史与传奇之间,虚实相生,真假参半,颇有似实而虚,似虚而实的艺术效果。这类手法,梁羽生、金庸等武侠大家,固已用之,上官鼎新作,运用亦颇自如。看他写史、写侠,亦写儒;写政争、写人性,亦写情操。于史,则考证精详,展示历史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写侠,则刚肠侠骨,跃然纸上;写儒,则风骨独标,正气凛然。笔底生花,颇有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之妙。
综观本书,举凡灭门(村)、仇杀、流亡、拜师、练武、复出、遇挫、受伤、疗伤、得宝(秘笈)、武林盟主、大功告成(王道无敌)等武侠小说叙事的核心场面,都可得见,写来却不落俗套。至于坠崖不死、武林奇人、异国僧人(边疆恶僧类)、大夫医药等带有叙事功能的情节模式,更是所在多有。上官鼎作品中,喜写聪慧明达,有少壮之气的武林奇葩。《王道剑》承继此一理念,写男女主角傅翔、郑芸,亦皆聪慧颖悟,深有此风。艺术贵在独创,《王道剑》跳出传统格局,于佛、道之外,另以儒家王道谈武林事,更以“王道剑法”强调王霸之别及“超越胜负”的武侠价值观,别出机杼,令人激赏。
总之,《王道剑》既有简练的文笔,巧妙的构思,清晰的叙事和严谨的历史态度,更有作者掩饰不住的热情。此一力作,比之金、梁、古诸人,实不遑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