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张山峰的父亲因为身体原因,来到当地县城当县外贸局局长。
那时,中国开始实行正式代际转移政策--顶班制。
张山峰运气特别好。第二年,他就顶父亲的班来到了当地的县外贸公司当司机。
因为有父亲的光环和关系,天资不错,勤奋好学的张山峰从司机到业务员,再到股长、到副局长、局长,一路高升。
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是打地洞,“顶班”成为当时中国的一大特色。
青藏高原的魏风是这样,西安的廖雨辉也是这样。
彼时,能够顶班的人可是特别令人羡慕。
一是显示父母的地位,象征着父母的身份,二是说明顶班者从此远离了农村苦海,走向了城市生活,成为了一名真正实体城市人。
别看现在资本主宰世界的时代,工人似乎成了社会的最底层,最弱势的群体。
但那时的工人却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好工作,司机更是当时最好的职业之一。
当时,在农村,就是一个手扶拖拉机行走在乡村小道,一大帮的小学生都要围着追赶,观看。
彼时,国家提出的“农业机械化”蓝图,对农村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诱惑力”,让农村的孩子夜不能寐。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改革开放一旦启动,滚滚向前的洪流就谁也不能阻挡。
张云峰所在的外贸局,随着改革的深化,外贸局变成了外贸公司,最后变得只剩下一个符号。
张山峰作为外贸公司的最后一名总经理,也只能是徒有虚名,孤家寡人一个,最后不得不走向自我救赎。
下海后,张山峰利用国营企业时候积累的人脉关系,很快圈起了自己的事业地盘。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利用邮政车辆、军牌车辆,每往返一次云南,将外省的香烟倒卖到湖北,就有几万的收入。如果往返多次,那可是十几万,几十万的收入。那里,内地一个公务员的年收入还不到5000元。
有了资金,张山峰就通过关系,在父亲以前林场的山上开发一些小型煤矿等其它矿产资源,可谓财源滚滚来。
随着生意的做大,他不满足本地的发展。于是,跟随中国开发大西北的步伐,到内蒙、陕西,新疆发展。不仅开采煤矿,而且还淘金,组建运输车队。进行多元化经营。
但一次大的煤矿安全事故,让张山峰苦心经营多年的生意受到巨大打击。他有的生意破产了,有的经营艰难了。人一旦走下坡路,有的关系就疏远了,有的关系就消失了。
他一定要想办法突破,争取往日的辉煌。
时时刻刻想着关系,想着成功一件大的生意。
5年前,张山峰筹集1000万元资金,在一位新疆成功的家乡老板指点下,来到新疆柴达木盆地的河谷开始淘金。
俗话说:条条蛇都咬人。
在新疆淘金也非常艰难,自然条件、环境要求、资源保护、人脉关系、利益分配,都会随时给野外开采金矿带来灭顶之灾。
这些,对于一个奋斗30多年,渴望最后能翻身的张山峰来说,变得希望渺茫,也变得痛苦异常。
去年底,当他来到青海寻找商机时,民营老板魏风关于可燃冰生意的信息,让他燃烧起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