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在现代农村,多的是人承包土地来种,不仅农民的腰包变鼓了,国家也增加了税收。
土地承包是经过实践验证的真理,只要施行得当,绝对能获得成功。
这些话白露自然不能说,她扯了扯嘴角,“不敢欺瞒大人,民女家里只有两亩薄田,却有五口人,在下一次秋收之前,家里所有的吃穿用度都要靠这些粮食。想买地又买不起,但要是能租给我们种,那就会便利很多。”
蓟州牧赞同地点点头,“你很有想法,朝廷这么多年,从未有人提出过租种田地。”
白露想了想,开口道:“也许因为大人是官,考虑问题习惯地带上了上位者的想法。”
就比如流民问题,朝廷的措施是安抚和镇压,是他们统治阶层的思想。
“而民女是民,整天想的就是怎么吃饱穿暖,怎么把日子过好。”
“大胆!”姚县令眉毛倒立,“你敢讥讽州牧大人狭隘。”
里正吓了一大跳,冷汗又噌噌地冒了出来。
他下意识地挡在白露面前,替她求情,“大人恕罪,俞氏不是这个意思。这丫头嘴笨,不会说话,但绝对不敢冒犯州牧大人。”
蓟州牧拍了拍姚县令的肩膀,“这丫头说的不无道理。我们在庙堂之上侃侃而谈,言之凿凿,自以为晓农事懂农务,但其实双手从未沾过土地,根本不知道地里面的事务。反而是他们这些庄稼汉,整天跟土地打交道,他们对地里的事才一清二楚。”
白露有些意外。
很多当官的都自以为是,不愿意接受不一样的声音。这个蓟州牧倒是不一样,不仅没有动怒,还赞同她说的话。
其实白露只是陈述事实,同一件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得出的结论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蓟州牧感慨地说:“看来以后还是要多去地里转转,多听听老把式们的经验之谈。姚大人,你说是也不是?”
姚县令自然满口赞同,“大人说的极是。”
沿着田埂再往前走就是白露家的两亩地。
有半亩种了辣椒,先头的一茬已经结了指甲盖大小的辣椒。剩下的一亩半种了地蛋跟甘薯。
叶片碧绿碧绿的,在阳光下迎风摇摆,很是喜人。
蓟州牧看过去,随口问道:“姚大人给你们村减了粮税,余粮可还够?”
一提这个,里正就忍不住咧开嘴,“够的够的,大伙儿都念着县令大人的好呢,让咱们今年都能吃上一顿饱饭。”
没有人不喜欢奉承话。
姚县令眉宇间流露出一丝得意之色,嘴上却呵斥道:“州牧大人在此,胡说什么。”
蓟州牧笑得意味深长,“周里正说的可是肺腑之言,你这位县令大人真心为民,百姓们自然也念着你的好。”
得到上官如此肯定,姚县令心下暗喜,嘴上却连连谦虚,“大人谬赞,下官愧不敢当。”
蓟州牧想到现下让他头痛无比的流民问题,叹了口气,“真希望蓟州辖下所有村子都能减免赋税,人人都有饱饭吃。”
这次聂家军要求增税,除了黑石沟,其他的村子都增加了税额。赋税加重,民众的抵触情绪十分严重,这也是最近动乱频发的主要原因。
一想到这,蓟州牧就满心愁绪,他作为蓟州的父母官,既无法为百姓请命,又不能替百姓出头,实在是心中有愧。